新華社銀川5月1日電  題:黃河岸邊“植綠人”

  新華社記者馬麗娟、蘇醒

  春夏之際,黃河岸邊,草木蔓發。在寧夏靈武白芨灘國傢級自然保護區馬鞍山林場,轟鳴的挖掘機吊起樹苗,穩穩放入提前挖好的樹坑中,苗木工人扶苗、培土、踩實、澆水……眼下正值春季造林的收尾期,工人們正搶抓時機,種下油松、側柏等耐旱樹苗。

  “種樹和種糧一樣,都得趕時令,‘五一’假期我們也不休息。”馬鞍山管理站隊長丁河勇告訴記者,每年3月中旬地皮解凍到5月10日前後,氣溫回升,雨水較多,是春季造林的黃金時節,而進入夏季氣溫過高,水分蒸發嚴重,會降低樹苗存活率,因此工人們正與時節“競速”,爭取種下更多樹苗。

  一株株新栽的樹苗整齊排列。新華社記者蘇醒 攝

  白芨灘國傢級自然保護區地處毛烏素沙地西南邊緣,距黃河最近距離僅有5公裡,是阻擋沙漠侵襲、保護黃河生態安全的重要屏障。但由於氣候幹旱等原因,在這裡種活一棵樹十分不易。

  記者看到,為應對當地春季大風天氣,苗木工人在每棵樹四周打下木樁,再用繩子將樹苗與樹樁捆綁,進一步固定苗木,以提高成活率。

  苗木工人用繩子對新栽的樹苗進行捆綁和固定。新華社記者蘇醒 攝

  面龐黝黑的丁河勇在白芨灘工作瞭31年,治沙的情懷像樹苗一樣紮根在這片土地。“呵護這些樹苗就像呵護我的孩子一樣,修剪、澆灌、補植、病蟲害防治,絲毫馬虎不得。我已經習慣瞭與樹為伴的生活,隔兩天不上山看看林子,心裡就不踏實。”他說。

  寧夏靈武白芨灘國傢級自然保護區馬鞍山林場內,一輛拖拉機在運送樹苗。新華社記者蘇醒 攝

  治沙需要久久為功。白芨灘在沙漠腹地利用自然降雨,采取草方格固沙、雨季撒播草籽、穴播灌木種子、營養袋苗造林、春秋植苗造林等綜合治理措施,極大提高瞭草木成活率。同時,在沙區邊緣有灌溉水源的地方,采取滴灌節水技術,營造喬灌混交林,種植沙地經濟林,發展沙產業,實現瞭治沙與致富同步發展。

  植綠,更要護綠。59歲的吳敬忠今年“五一”假期也沒有休息。他在白芨灘國傢級自然保護區白芨灘林場最偏遠的東灣護林點已經堅守瞭9年,是整個護林點唯一的護林員。每天清晨,吳敬忠騎上摩托車在管護區內來回巡護,一人一車,每日行程49公裡。

  在吳敬忠守護的林區,有一小片父輩栽下的小葉楊林,當年的小樹如今已樹幹粗壯,枝繁葉茂。“這些樹木都是白芨灘變化的見證者,我不但要守護好它們,還要讓後輩把這種治沙植綠精神代代傳承下去。”

  從白芨灘防沙林場到白芨灘國傢級自然保護區,70年來,無數像丁河勇一樣的白芨灘人投身於治沙植綠,累計治沙造林68萬畝,在毛烏素沙地西南邊緣構築起一道南北長約60公裡、東西寬20到30公裡的“綠色長廊”,將沙漠推後瞭20公裡,擋住瞭沙漠南移西擴,保護瞭黃河的生態安全。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