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中國空間站應用取得階段性成果,開創多個“國際首次”。圖為神舟十四號飛行乘組航天員劉洋在中國空間站舉行的“天宮課堂”第三課中展示太空水稻種子。\中新社

  中國空間站全面建成後,國傢太空實驗室已正式運行,空間應用成果不斷產出。在備受關註的空間站航天醫學研究領域,中國已佈局開展49項創新性實驗研究。中國航天員系統副總設計師李瑩輝日前透露,空間站已完成中國首例太空器官芯片研究,這也是國際上首例人工血管組織芯片研究,標志中國成為國際上第二個具有在軌開展器官芯片實驗和分析能力的國傢。這一研究對於幫助航天員保持身體機能、重新適應地球重力環境具有重要意義;在地面上亦可應用於藥物篩選等領域,加速新藥研發速度。\大公報記者 劉凝哲北京報道

  目前,中國已建成功能完善、性能國際先進的國傢太空實驗室研究平臺,學科覆蓋全面。李瑩輝表示,針對長期失重、輻射等復合因素對航天員健康、行為與能力的影響特征與機制,探索研究前沿理論,科研人員開展瞭一系列原創性機理探索和應用基礎研究,獲得航天醫學新發現。其中,就包括國際上首例人工血管組織芯片的研究。

  分析形態變化 研發防護措施

  據瞭解,人體器官芯片是生物醫學工程的一個新研究方向,可高仿真的模擬人體器官功能。通過開展太空器官芯片的設計研究,發展有效的對抗防護措施,對保障長期飛行後航天員的健康和圓滿完成航天飛行任務具有重要的意義。根據官方公佈的視頻顯示,航天員張陸曾在空間站進行血管器官芯片的操作。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副研究員王春艷接受采訪時表示,這個芯片由中國自主獨立研制,在神舟十五號任務中,中國第一次在軌實施器官芯片項目,也是國際首次在軌開展人工血管芯片研究,標志著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二個具備在軌開展器官芯片研究能力的國傢。

  據“中國運動健康”報道,神十五任務中研究人工血管芯片,是研究人員在實驗室用原代細胞構建具有功能性的人工血管,並將其安裝至自主研發的太空血管芯片中,進行微流體培養以確保血管的穩定性。同時,結合影像學分析方法,對實時觀察並采集到的血管形態變化進行分析。研究主要針對空間飛行導致的立位耐力不良的細胞學機制研究需求,聚焦微重力對血管氧化應激水平的變化和血管結構與功能的影響,研究長期空間飛行導致的立位耐力下降的細胞學機制,以及在空間環境下某些化合物對抗航天員立位耐力不良防護機制,為發展有效的對抗防護措施提供理論和實驗依據。

  助航天員重新適應地球重力

  事實上,太空器官芯片研究是近期世界航天醫學研究的熱點領域之一。據外電報道,全球在航天醫學的生物制造領域,約有13%的研究聚焦器官芯片。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等機構正與NASA合作計劃開展一系列研究,在國際空間站的失重狀態下測試器官芯片。來自美國的研究稱,針對在國際空間站的航天員研究表明,微重力和輻射可能會使他們的器官系統和DNA過早老化。

  王春艷表示,中國的人工血管芯片研究主要針對航天員長期空間飛行後導致的身體反應,對通過藥物防護等方法幫助航天員保持身體機能、重新適應地球重力環境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器官芯片在地面也可以應用於建立疾病模型、進行藥物篩選、評估藥物效果等研究,服務於大眾健康。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