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長江常州段智慧監管平臺實現對企業排污情況的智慧監管。\大公報實習記者吳瑤攝
駕車穿行於長江常州段沿岸,兩側樹木和蘆葦長勢旺盛,滿眼綠意蔥蘢,空氣中帶有泥土的清新。很難想像,在幾年前,這裡曾是一片化工產品生產基地。近年來,常州市積極破解“化工圍江”頑疾,全部騰退沿江一公裡內危化企業,並實施長江岸線連片復綠,累計復綠超過3300畝,生態岸線躍升至80.6%,位列江蘇省第一。
據長江大保護展示館工作人員介紹,長江常州段岸線總長25.8公裡,在江蘇省沿江城市中長江岸線最短,一度是化工企業最密集、“化工圍江”特征最明顯的區域之一。為解決“化工圍江”問題,常州市近年來把長江大保護作為重中之重,開展“停、轉、拆、綠、提”五大行動。構建專傢評估、方案設計、拆解施工、污染治理、土壤修復“五位一體”風險可控騰退方法。
優化產業結構 園區轉型升級
據常州市生態環境局統計,目前常州沿江已累計安全拆除化工企業45傢,實現沿江一公裡范圍內低質低效化工企業“清零”。同時,累計拆除內河非法碼頭191傢、三無船和漁船445艘,整治排污口257個,完成城鄉黑臭水體治理248條。在此基礎上,常州加快岸線生態保育與修復,全面推動沿江化工企業騰退地塊連片復綠。同時,重新佈局現代化產業鏈,聚焦新材料、新醫藥兩個主導產業,深度優化沿江產業結構,推動園區整體轉型升級,形成瞭以中簡科技等為代表的碳纖維及復合材料產業集群,以合全藥業、吉恩醫藥為代表的新醫藥產業集群。
騰退危化企業帶來瞭新的發展空間。數據顯示,2022年,常州濱江開發區新材料產業產值達573.3億元,同比增長26.8%,新醫藥產業產值達175.2億元,同比增長152.1%,“東方碳谷”“創新藥谷”產業地標持續擦亮。
大公報實習記者邱海琳、吳瑤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