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隨著大模型熱度消退,業內開始著眼於更加實在的業務。有人說,華麗如大模型,走到盡頭也還是要“賣貨”。而“賣貨”需要場景,目前在北、上、深三個已經出臺AI政策的城市裡,AI的落地應用是深圳的優勢。
近期,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在寶安創新創業大賽·新一代信息技術專場裡,發現瞭不少初創企業都將AI作為提升行業標準的工具。其中,中國農業作為數字化基礎薄弱的行業,正在借由AI變得更加智慧。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 石恩澤、實習生 侯藝博 深圳報道
在經濟學裡有一個“牛肉消費理論”,意指當一個國傢的人均GDP達到1000至1500美元的時候,牛肉消費熱就會隨之到來。
2021年,中國的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大關。而中國牛肉進口量也逐年升高。據中國海關總署數據顯示,自2018年起,中國取代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牛肉進口國。2021年之際,牛肉進口額超800億元。
雖然中國人越來越富,但本土牛肉卻越來越缺。據行業內測算,中國每年牛肉缺口至少200萬噸。
久而久之,供給側的不足催生出瞭牛肉走私。據測算,中國牛肉市場30%份額都是走私貨,並且都打著蘇格蘭安格斯牛肉、日本和牛等高品質的旗號。
中國市場苦優質牛肉久矣。奈何如今在中國若想養一頭肉牛,光是養殖費用就要數萬元。同時,牛是單胎動物,育肥、出欄、屠宰,周期時間較長,讓中國即將面臨“一牛難求”困境。
科學育牛成為破題關鍵。而科學的背後重在數據。目前中國在牧業的基建上底子尚薄,許多農戶都是手工養殖,導致效率和品質不盡如人意。
深圳市在那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苑維武在物聯網行業深耕多年,看到瞭牧業市場裡的巨大缺口,花費6年時間,在科學養牛上,為牧場提供瞭一套數字化管理工具——AI生物膠囊。
用生物膠囊提升牛羊繁育質量
在那科技不是苑維武的第一個創業項目。作為一名創業老兵,他在基於網絡通信定位創業小有成就之後,開始探索更加垂直的物聯網場景。
“2019年之前,大傢都不知道真正的物聯網是什麼樣,但趨勢是往更加垂直的生態演變,於是選擇我們押寶農業賽道。”苑維武接受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采訪時說。
在大部分人因農業數字化基礎薄弱,而不看好農業的時候,苑維武選擇躬身入局。他將此前在車聯網中琢磨出來的LoRa、GPS定位技術,結合傳感器,改良設計成瞭一顆大號生物電膠囊,
這顆膠囊的外型好似一個泡騰片管,在牛出生第5個月,膠囊就被放入它的胃裡,隨後膠囊將終身停留在牛胃裡,成為牛獨一無二的“私人主診醫生”。
值得註意的是,牛作為反芻動物共有4個胃,比豬的胃更為復雜。若想要對牛進行全生命周期監測,則需解決膠囊不被吐出或排出的問題。苑維武的團隊針對反芻動物的特點,做到瞭讓這款生物膠囊因自重,穩定停留在反芻動物的第一個胃——瘤胃。
當保證瞭生物膠囊可以穩定停留在牛胃裡,這個自帶采集和發送功能的傳感器便可24小時無間斷記錄牛身體裡發生的各種數據。以往農科院在研究牛養殖時候,隻能通過望聞問切及體外測溫,如今則可通過傳感器追蹤牛的身體裡的數據。
膠囊裡的加速度傳感器是用於監測牛活動的步數和活躍度;陀螺儀傳感器是用於監測牛活動的角速度值,掌握牛走坐臥的體態;溫度傳感器是用於監測牛胃的溫度值;PH傳感器則是監測牛胃的PH濃度。通過將牛身體裡的這些數據實時采集和發送到牛健康管理APP平臺,如飲水、采食、反芻、發情、懷孕、流產、產犢等,養殖者可以隨時掌握牛的身體健康和養殖繁育情況。
同時,這些數據經過AI運算後,還能影響到上遊,如飼料配方改良、獸藥的研發和改良,如此一來,將能從源頭提升牛羊繁育的質量。
構建中國版牧業大模型
對比歐洲、澳洲、新西蘭等海外牧場,國內牧場養殖還基本停留在經驗化養殖,部分產能出眾的牧場,也是因為有專傢的駐點才有所提升,規模化效應尚未顯現。而規模化的前提是標準化。因此,生物膠囊放進牛胃還隻是第一步,一個樹立行業標準的開始。
苑維武在采訪中提到,“若是想構建數字牧場,需要把互聯網行業、電子行業、還有服務業,三個行業結合到一起。”
橫跨三個行業,可謂是難度不小,首先要將收集來的數據標準化。為此,苑維武開始自建IDC機房,並試圖用AI將三個行業的數據進行融合。他在內蒙古註冊瞭一傢分公司,與河套學院共建IDC大數據計算中心,從頭開始構建中國數字牧場大模型。
“采集數據方面是我們擅長的,但是建造AI大模型方面,則需要更多的力量”,苑維武說。目前在那科技得到瞭當地政府、院校和企業的支持,內蒙古農科院科研基地、蒙牛和茂等牧場,以及全國各地的農科院專傢、大數據算法分析國傢工程實驗室等,都已經與在那科技建立瞭長期合作。目前在西北、西南各地大中型牧場20多個和養殖戶100餘戶已率先進行示范基地投放。
值得一提的是,在那科技於2022年入選農業“火花技術”培育名單,該評選旨在挖掘處於萌芽狀態或成長階段、尚未大面積推廣、但未來有可能對農業生產或產業發展產生積極影響的農業科技成果,業內稱之為“農業版專精特新”。
此外,苑維武的規劃不僅停留在中國數字牧場大模型。基於瘤胃膠囊實時采集和記錄的養殖過程核心基礎數據,管理平臺可以實現養殖過程的追溯和對比,不僅是養殖戶、銀行、保險公司、政府、科研院所都可以利用數據進行生物資產監管、養殖技術改進、飼料配方、獸藥改良、牛羊疾病防控、食品溯源、遺傳育種等方面的數字化轉型。
於是,在苑維武的設想中,還將有2個平臺配合該大模型。其一是產業鏈交易平臺,涵蓋屠宰中心、冷鏈運輸、交易中心、乳品和肉品企業,讓食品可以安全溯源,根除走私黑產。
其二是連通金融和獸藥企業的賦能平臺。苑維武表示,“引入金融平臺可以解決生物資產難監管,緩解養殖戶貸款難,以及保險公司上保難等問題;聯動獸藥企業則可以在繁育育種改良上發揮作用,往後還可以探索遠程醫療,解決偏遠山區缺獸醫的問題。”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