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劉黎霞 廣州報道
8月15日,我國迎來首個全國生態日。這個首創性、標志性的紀念日,體現瞭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地位,體現瞭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堅定決心。
黨的二十大報告對“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作出重要部署,提出“統籌產業結構調整、污染治理、生態保護、應對氣候變化,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推進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為更好統籌生態文明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指明瞭方向。
在全國諸多省份中,廣東在生態文明建設具有獨特性。一方面,作為人口大省和經濟大省,廣東在發展領先一步同時,也面臨資源環境約束趨緊、新舊生態環境問題交織的挑戰;另一方面,生態文明建設是近年來廣東省委、省政府重視程度最高、研究部署最多、資金投入最大、責任壓得最實、工作成效最顯著的工作之一。
圍繞高質量發展這個戰略任務,今年年初,廣東明確提出深入推進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的總體要求,要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美廣東樣板”。
以“綠美廣東”為抓手,廣東堅定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深化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穩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生態環境質量發生巨大變化,廣東走出貼合地方產業發展的綠色路徑,綠色日益成為廣東發展的鮮明底色。
同時也要看到,廣東生態文明保護結構性、根源性、趨勢性壓力仍然很大,持續強化生態文明建設,統籌污染治理、生態保護、應對氣候變化依然是時下重任。作為先發展地區,廣東在不斷“先行先試”過程中,積極探索“零碳”“碳中和”技術及發展新模式,將有助於經濟大省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綠色浪潮”緊貼產業發展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謀生態就是謀發展。一組組數據可以看出近年來廣東生態文明建設的力度與成效。
廣東生態保護紅線占國土面積比例約20%,廣東林業總產值連續13年全國居首,已有14個市獲得“國傢森林城市”稱號,珠三角地區率先建成國傢級森林城市群,森林覆蓋率提高至58.7%。廣東已建成11個國傢森林城市和1362個自然保護地,超1000餘個森林公園、濕地公園免費向公眾開放。
在人民群眾最為關心的污染防治方面,黨的十八大以來,廣東以超常規力度打好這場攻堅戰,全省生態環境質量水平和改善幅度走在全國前列。空氣質量連續8年全面達標,2022年全省空氣質量指數達標率為91.3%,PM2.5平均濃度再創新低,連續3年達到世衛組織第二階段目標,珠三角PM2.5平均濃度為19微克/立方米,率先在長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城市群中進入“1字頭”;全省地表水優良率達92.6%,再創新高。
行至年中,綠美廣東生態建設成效如何?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以廣深為代表的珠三角核心城市,正探索超大城市綠色更新路徑,並逐步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而在粵北生態發展區,綠色發展探索聚焦於如何通過“生態+”模式進一步激活綠色經濟新動能。
以廣州為例,1873.41萬常住人口如何在1380.60平方公裡上與綠色共存?廣州白雲山“還綠於民、還景於民”工程,成為這座超大城市探索“城市綠色更新+生態產業化經營”的一次嘗試。通過拆除白雲山周邊地區違建、開展生態環境整治復綠,白雲山已實現高質量復綠27.76公頃、打通環山生態斷點7處、串聯公園26個,提升改造2.7公裡進山路徑。
推進城市綠色更新的目的不止於“增綠”,還在於“賦能”。據介紹,白雲山實施“還綠於民”工程之外,還支撐孵化瞭國傢超高清視頻產業發展試驗區等一批產業空間34公頃,助力低效舊村遷改、盤活用地219公頃。
與廣深“繡花式”推動城市綠色更新不同,粵北生態發展區挖掘綠色經濟新動能,更要考慮的是如何避免重走破壞性開發的老路。
在雲浮市鬱南縣,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看到,當地開發建設礦山不再“一錘子買賣”,除對礦產資源開發利用中設置瞭更為細致的環境治理條款,也重點明確“誰開發誰治理”,對復綠復墾等責任作出明確要求。
“我們在發展綠色化工等區域支柱產業時,也著重引入一批工業廢物資源化利用領域的龍頭企業,希望通過提升資源回收利用率,進一步減少重工業對原材料的依賴,也通過打造園區企業之間的循環產業鏈,進一步降低污染排放,最大程度減輕環境負擔。”鬱南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潘寧說。
在廣東省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二級巡視員闕志興看來,將綠美廣東生態建設落實到產業發展上,是廣東的特色路徑。實際上,綠美廣東生態環境建設不僅從根本上解決瞭生態環境問題,也助力形成新的產業結構,實現高質量發展。
以東莞為例,松山湖吸引瞭包括華為等世界知名的科技企業落戶,助力東莞成為GDP萬億城市。但鮮為人知的是,東莞還有一條全廣東省污染最嚴重的臭水河——茅洲河。自2016年被全國環境督察點名以後,當地政府立志要徹底整改,不僅探索出流域綜合整治大兵團作戰的成功做法,還實現瞭“墨汁河”到“生態河”的華麗轉型。原來的舊工業物流園變為科技展示與生態體驗交融共生的科技公園,一批高科技企業也慕名而來,取得瞭很好的效果。
廣東如何持續深入打好綠水青山保衛戰?對於綠美廣東的生態建設,闕志興提出瞭三條建議。一是要挖掘綠美環境潛力,加強特色產業發展。二是要促進林業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不斷提高綠美廣東的經濟效益。三是要推進綠美廣東生態環境建設成為地方經濟發展的紅利。
減污降碳,先行先試
“十四五”時期是碳達峰的關鍵期、窗口期。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已進入以降碳為重點戰略方向,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實現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由量變到質變的關鍵時期。
把節能降碳作為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抓手,穩步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各項工作,加快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是廣東當下的重要任務。
7月21日,位於廣東湛江東海島的巴斯夫湛江一體化基地傳來消息,巴斯夫與明陽達成協議,將在華南共同建設運營海上風電場並成立合資公司(明陽將持股90%,巴斯夫持股10%)。該項目總裝機容量為500兆瓦,預計將於2025年全面投入運營,其發電量將主要為巴斯夫湛江一體化基地提供可再生能源電力,使基地實現100%綠電供應。
這個由中德首個設計開發、建設和運營的海上風電場,標桿意義不言而喻。對於巴斯夫湛江一體化基地來說,這是實現100%綠電供應的重要裡程碑。於廣東而言,這個邁向凈零排放之路上的燈塔項目,是廣東化工行業綠色轉型,可持續和智能生產的典范。
更多的企業選擇走到一起,共同行動。在剛剛過去的全國節能宣傳周,來自廣東的電力、鋼鐵、建材、石化化工、有色、紡織、輕工、煤炭、節能環保、循環經濟等領域的12傢行業協會和19傢重點企業,共同簽署發佈《重點行業領域碳達峰碳中和宣言》,號召共同推進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
數據顯示,在減污降碳方面,廣東走在全國前列。2022年,廣東省能耗總量3.65億噸標準煤,以占全國約6.7%的能源消耗支撐瞭全國約10.7%的經濟總量。2022年,廣東新增海上風電裝機達到140萬千瓦;廣東大力培育發展綠色低碳產業,全年新增新能源汽車產量129.7萬輛,規模占全國的18%。
在業內人士看來,在統籌處理好發展和減排、整體和局部、短期和中長期的關系,廣東正在走出符合實際、體現廣東作為的碳達峰碳中和路徑。
從廣東省2020年的能源使用狀況來看,雖然廣東省煤炭、石油以及天然氣等化石能源仍然占據著全省能源結構的主要部分,煤炭能源占總能源比重33%,占據最大的比重,但是和其和全國平均能源結構相比,是全國平均煤炭能源使用占比的一半。另外,石油占比26%,天然氣占比11%,與廣東省“十三五”前的能源結構相比有瞭質的飛躍。另外,非化石能源的使用率有瞭較大的提升,2020年達到瞭全省能源使用總量的29%。
但也要看到,廣東目前的能源結構仍然偏煤,產業結構偏重,減污降碳仍存在諸多困難和挑戰,與發達國傢相比,廣東省的碳排放總量仍有較大差距。在下一階段的生態文明建設過程中,廣東省的建設重點在於如何進一步優化能源結構,推動節能減排技術的創新。
這也意味著,廣東仍需要從堅持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協同推進,緊盯關鍵重點持續發力,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同時,應進一步推動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變革,完善綠色低碳政策體系。
在距離廣州約140公裡的深圳羅湖,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看到,一場“綠色實驗”正在進行。作為深圳首批近零碳排放區域試點項目,羅湖區筍崗片區等近零碳示范項目於2022年年底啟動,計劃從低碳市政、低碳建築、低碳管理、低碳出行、低碳生活等五方面入手,探索近零碳排放技術的城市治理全鏈路應用場景。
在低碳、近零碳排放示范項目探索方面,廣東走得較早。自2010年被列為國傢低碳試點省後,深圳、廣州、中山先後被列入國傢級低碳試點城市。在因地制宜的理念下,廣東選取瞭“四市八縣(區)”深入開展低碳市縣、園區、社區試點,探索不同地區、不同發展階段的低碳發展路徑。
2017年,廣東下發《廣東省近零碳排放區示范工程實施方案》,成為首個落實中央精神、出臺系統化建設近零碳排放區示范工程舉措的省份。
2021年6月3日,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就曾在海外社交平臺轉發瞭中國國際電視臺的文章《一個中國村莊如何實現碳中和?》並發表評論,“作為中國凈零碳(Net-Zero Carbon)社區的范例,福興村隻是中國正在做的事情的縮影”。這個中國村莊,即中山市小欖鎮北區社區居委會福興新村。
相比早期的低碳、近零碳項目,深圳羅湖區筍崗片區試點讓外界看到更多與產業相結合的“黑科技”,比如分佈式光伏發電、柔性增容、OPZV無酸固態電池儲能等技術,都將用於助力這個人流密集區域內的建築實現近零碳排放。
更多近零碳排放示范項目的出現,帶來瞭新的啟示。在業內人士看來,對於大多數企業或者社區、傢庭而言,近零碳排放並不是一件遙不可及的事,通過一些日常的技術改造和生活習慣的改變,達到降低碳排放的目的,形成一種良好的社會氛圍和習慣,這才是近零碳排放區最大的示范意義。對於廣東而言,亦是如此,在不斷的“先行先試”過程中,不斷積極探索“零碳”“碳中和”技術及發展新模式,將有助於這個經濟大省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