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財經全媒體見習記者歐楚穎 南沙報道
ChatGPT會取代哪些工作?百川智能創始人、CEO王小川認為,坐在電腦面前的工作大概率會被取代,且坐在電腦面前的工作越長,越容易被取代。
8月13日,在廣州南沙舉行的2023(第二十三屆)中國企業未來之星年會上,包括王小川在內的多位人工智能企業傢就引爆科技圈、投資界巨大熱情的ChatGPT 技術展開討論,認為以ChatGPT 為代表的大語言模型是走向通用人工智能的一大步,但實現通用人工智能依舊非常有挑戰。
(王小川)
“工業革命帶來瞭高度的社會分工,社會分工越細效率越高。但在智能時代之後,端到端的分工相對會減弱,社會將變得更加的扁平。”在王小川看來,大模型技術並非工具,而是助手。大模型“讀萬卷書”,但其實沒有“行萬裡路”,缺少線下的實際經驗,因此,人類可以借助大模型的超級大腦從低效率的勞動中解放,將自身置於更高的位置尋求個人理想實現的路徑和方式。
通用人工智能時代意味著什麼會被改變?“這個大模型不是簡單的工具調用,更像是創造人類的夥伴,未來它具備完整的語言能力、極好的溝通能力,使它也能夠有世界的知識。它未來可能是你的私人醫生、律師、搜索助手、購物達人。”王小川提出,今天的大模型已走出瞭傳統的物理學框架,采用瞭語言建模的方式,在生產力提升、智能助理、開放世界三個方向上獲得廣泛應用,但離生物建模還有相當的距離。
易寶支付聯合創始人、總裁餘晨從應用層面,總結瞭大模型“巨大規模性、通用性、生成式服務”三大特點,並提出結合ChatGPT可以創造出具有實際應用價值和商業潛力的解決方案,如在金融科技的垂直行業運用智能客服提升客戶體驗、推出交叉營銷等。
對此,面壁智能聯合創始人、CEO李大海補充表示,面向C端的智能客服還需要跟用戶交互和企業生產流程、業務邏輯耦合,僅通過通用知識可能還解決不瞭實際問題。
在李大海看來,業務邏輯是在企業內部積攢瞭大量的數據後形成的,隻有將這些數據與大模型結合,才能夠產生好的效果。如果企業過去沒有有意識地積累此類數據,與大模型的結合成效將不盡如人意。
“現有的數據是有限的,因此還需要一個固定的場景持續產生新鮮的數據,不斷幫助模型進行迭代。”關於如何積極擁抱大模型新技術和未來要迎來的通用人工智能時代,在曠視合夥人兼總裁付英波看來,企業從業者需要重點考慮人才密度、數據、場景、算力四大因素。
今年上半年,多傢科技公司持續投入,推動中國大語言模型技術更新和商業化、產品化,從推出的垂域產品應用來看,已取得階段性的進步。據悉,8月8日,百川智能宣佈發佈公司旗下530億參數閉源大模型Baichuan-53B開啟內測,這是繼6月初發佈的中英文語言開源模型Baichuan-7B、7月初發佈通用大語言模型Baichuan-13B後,百川智能推出的第三期迭代大模型產品,王小川透露,該產品將為To B端的進一步落地和商業化做準備,也為國內開源社區生態、科技強國建設貢獻力量。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