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紀念館內的南京大屠殺幸存者照片墻。\大公報實習記者朱文豔攝
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內,每隔12秒就能聽到流星從高空墜落的聲音,這意味著南京大屠殺期間每隔12秒就會有一條生命消失。1937年12月13日,日軍攻陷當時的中國首都南京後,展開瞭長達6周的大規模屠殺,30萬手無寸鐵的同胞慘遭屠戮。
每顆流星、每本檔案都代表著南京人民的鮮血,每處碑刻、每粒砂石都昭示著遇難同胞的曾經。紀念館辦公室副主任王山峰表示,紀念館的建立,非但為留存史料,更是為留存記憶。
1982年,日本文部省審訂通過的歷史教科書將“侵略中國”的記述改為“進入”,這一美化侵略歷史的行為激起瞭中國人民特別是南京人民的義憤,他們紛紛寫信給南京市政府,要求將“血寫的歷史銘刻在南京的土地上”。1983年12月13日,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正式開工建設,其地址就位於南京大屠殺江東門集體屠殺遺址及遇難者叢葬地。
如今紀念館包含三個基本陳列,共展出近4000幅照片,9992件各類文物,262部影像資料,展示瞭南京大屠殺、日軍“慰安婦”制度、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偉大勝利的歷史。從2014年12月13日起,紀念館作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傢公祭儀式的固定舉辦地。
據悉,近年來每年前來紀念館參觀的觀眾多達800萬人次,其中包括大量外國觀眾。王山峰說,前來紀念館參觀的外國人中,又以日本人占比最高。“日本人但凡願意來的,都是想瞭解這段歷史的,或者本身是有懺悔之心的。”王山峰說。
王山峰指出,在紀念館的土地上,中國人的博愛精神與對和平的向往悉數體現,在留言板上,“銘記”與“和平”是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匯。而外國遊客,無論來自何地,也都表達瞭對和平的祈願和對歷史的反思。他說,在對和平的呼聲方面,世界人民的心意是共通的,銘記歷史不是為瞭銘記仇恨,而是為瞭走向更好的和平。
大公報實習記者
張鑫冉、吳昊明、黃雯、李卓恩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