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烏鎮夜景迷人。\大公報實習記者邱子斌攝

  烏鎮在中國的眾多江南水鄉城市之中脫穎而出,而且名聲遠播海外。這座占地面積並不大的小鎮,究竟有著怎樣的魅力吸引來自四面八方的遊客?或許,隻有真正走進烏鎮,才能體會到她的美麗,被她深深吸引、感動。8月2日晚,“范長江行動——香港傳媒學子浙江行”抵達烏鎮。此時,古鎮上的煙火氣尚未散盡,大街小巷燈火通明,主河道中也還有不少船隻來來往往,兩岸上行人三五成群,其中不少都穿著傳統漢服,親身體驗江南水鄉的風土人情和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大公報實習記者 章嘉豪、戴清瑩、嚴鈺儀、馬見穎、王雲鵬、施宏咪

  直到晚上十點多,烏鎮才開始進入真正的夜晚。原本售賣著各類特色美食或是紀念品的商傢,開始一個接一個地謝絕待客並關門,遊客們也陸陸續續地向出口走去,街道上安靜下來,隻剩下少量入住在景區內酒店的住客還在街上欣賞著入夜的烏鎮。

  典型的江南水鄉文化

  悠悠河畔,兩位來自北京的小姑娘正欣賞倒影撲朔燦爛的河面。她們說:“感覺烏鎮和北京帶給人們的感覺完全不同,這兒的江南水鄉文化和飲食特色都很吸引我,古樸而悠閒。”

  不論是建築還是人文,烏鎮都體現出一種優雅美好、引人入勝的意境。一位父親抱著手舉可愛紙傘的女兒,向她介紹河邊的柳樹以及白墻黑瓦建築。這位梁姓先生告訴記者:“趁著暑假和孩子從河南來到這兒,帶她瞭解祖國各地的文化。中原文化和水鄉文化不同,尤其是柔情似水的水鄉文化無比吸引著我們。”

  “我認為烏鎮的清晨比晚上更凸顯出中國古風的建築特色。清晨的陽光照在黑瓦白墻上透出來的光,和早上獨有的薄霧融合在一起,顯現出真正的古鎮之美,所以我更喜歡烏鎮的清晨和日出,早上遊客也相對來說少一些,更容易讓我沉浸在古鎮的氛圍裡。”來自香港的遊客繪聲繪色地描繪她在鎮上一天的感受。

  當地人喜見古鎮發展

  白墻黑瓦,青石板路,在這座秀麗的水鄉,乘坐烏篷船遊覽也是一種特別的體驗。小船最多可坐八人,狹小而精巧。船夫朱師傅起初對於接受采訪顯得有些矜持,但隨著交流的深入,漸漸敞開心扉。一手拉著粗繩,一手把著船槳,他邊搖船邊訴說自己的故事。作為烏鎮的原住民,他笑著談及河道兩岸的木房子,以及烏鎮發展成旅遊景區的喜悅。他說:“多些遊客代表多些活力和生意,我們這些退休瞭的人也能找到工作,多賺點。”

  朱師傅搖船時,和其他船夫熟絡地打招呼,手到擒來地將空瓶子遞給清潔船上的船夫。“搖船可不容易,很累”,他笑著說,“但也有新人願意學,這是好事。”

  遊船體驗之後,再到鄰近的染坊學堂。學堂外的染佈大曬場上,每一匹佈在微風下飄揚,為整個烏鎮增添瞭畫意的色彩。染坊裡的工人是位上瞭年紀的老人傢。初見時,他表情閃躲,不願接受訪問,稱自己“隻會搗鼓這些破佈,沒有用。”但慢慢地,他開始分享染佈的每一個過程步驟,以及多年來的趣聞。他希望染佈手藝可以傳承下去。他的聲音裡滲透出對傳統的熱愛與期盼。

  紮實準備帶來安心體驗

  烏鎮之所以帶給遊客如此精彩的體驗,一是因為其自身的文化底蘊,二是與烏鎮人密不可分。正是這些平凡而淳樸的人物,讓烏鎮的古色古香得以流傳和綻放。

  當你吃著臭豆腐、喝著桂花釀,悠悠閒閒地坐在窗邊欣賞美景時,如果突然聽到急促的哨聲,看到店員慌慌忙忙提著滅火器就往外跑,不要慌張,那可能是烏鎮正在進行消防演練。

  “剛剛那個是火災集訓,這是為教商傢在發生火災時應該怎麼做。”“茅老太臭豆腐”的一名店員解釋道。她還特意強調:“我們必須在幾秒鐘之內趕到呢,要跑得老快瞭,如果發生瞭火災,我們大傢都要趕去救援。”

  “除瞭消防安全,我們每個月還要檢查食品安全、環境衛生之類的,不定時、不定次數地檢查,所以我們這裡很幹淨很衛生。”她驕傲地告訴記者,“你們外地遊客來這裡玩得放心,吃得也放心,我們這裡培訓等各個方面都管得很嚴格,就是為瞭給你們一個愉快的假期。”

  那麼,經常進行消防等演練會否對當地人生活造成困擾呢?針對記者的疑問,店員說:“作為土生土長的烏鎮人,我看著烏鎮從過去的小村莊發展成為如今的一座有名景點。現在雖然旅客多,熱鬧,也隨時有可能要進行消防演練等等,但對我來說這也是一種清靜。”她補充道,“烏鎮發展的是旅遊業,這邊的綠化做得很好,讓我平時的生活也多瞭一點盎然。”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