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 曹媛 深圳報道

7月19日,在第十七屆中國基金合夥人峰會上,深圳發佈瞭“20+8”產業集群基金第二批基金。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瞭解到,深圳此次圍繞7個產業集群,市場化方式配置5隻專項基金,包括新材料產業基金、高端裝備產業基金、數字創意裝備產業基金、腦科學與類腦智能產業基金、細胞與基因產業基金,基金目標規模共計85億元。與此同時,深圳宣佈公開遴選基金管理人。

此前,繼出臺“20+8”產業發展政策後,深圳按照“一集群一基金”思路,已公開征集瞭“20+8”產業基金第一批基金管理人,涉及四個重點產業方向,包括合成生物、智能傳感器、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產業,基金目標規模達165億元。

圍繞7個產業集群,配置5隻專項基金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瞭解到,深圳此次圍繞7個產業集群,市場化方式配置5隻專項基金,主要包括:

一是新材料基金(目標規模30億元),重點投向電子信息材料、前沿新材料領域,兼顧先進金屬材料、高性能高分子材料等細分領域。

此前,深圳出臺《深圳市培育發展新材料產業集群行動計劃(2022-2025年)》,預計到2025年,深圳市新材料產業增加值達到550億元,培育出新能源材料、先進金屬材料、高分子材料等百億級材料集群,電子信息材料、前沿新材料、綠色建築材料產業規模穩步擴大。

二是高端裝備產業基金(目標規模20億元),圍繞工業母機、激光與增材、精密儀器三個產業集群進行投資。

其中,在工業母機產業,目前,深圳已初步形成上遊核心零部件,中遊設備本體,下遊應用較為完備的產業鏈。將快速推進工業母機數字化轉型、高端化提升。到2025年,新增一批制造業創新中心和“單項冠軍”,加快培育數字化發展新業態。

而深圳作為重要的激光與增材產業集聚區,預計到2025年,產業增加值達到140億元。

此外,在精密儀器設備產業,深圳產業門類齊全、配套完善、主體活躍、具備豐富的應用場景支撐,到2025年,深圳市精密儀器設備產業增加值達到200億元

三是數字創意裝備產業基金(目標規模10億元),聚焦數字創意技術和設備、數字文化裝備等領域投資。

目前,深圳正劍指“全國數字創意產業創新發展高地”。2022年6月發佈的《深圳市培育數字創意產業集群行動計劃(2022-2025年)》提到,到2025年,深圳數字創意產業增加值將突破1000億元。

四是腦科學與類腦智能產業基金(目標規模10億元),主要投向腦科學新儀器、新設備、新耗材,類腦傳感器、腦機接口等領域。

五是細胞與基因產業基金(目標規模15億元),主要投向細胞與基因治療、新型病毒載體、新型疫苗研發、基因技術、生物育種等領域。

針對腦科學與類腦智能產業和細胞與基因產業,相關負責人現場表示,“深圳緊盯產業世界發展前沿,拓展技術應用場景和迭代示范工程。發起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攻堅戰。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前沿引領技術和顛覆性技術。打造梯次成長、持續發展的產業格局。”

政府統籌出資比例最高70%

據現場介紹,為促進“20+8”產業集群基金發展,深圳在財政金融體系上也進行瞭一定創新。

首先,政府出資比例高。深圳打通市區兩級引導基金通道、統籌出資比例最高可達70%。

其次,在激勵機制方面。管理費上浮比例最高50%;引導基金超額收益讓利最高100%;優質項目可申請對引導基金出資進行收購。

此外,在服務及投後管理方面。據相關負責人介紹,財政部門、產業部門、基金管理人三方聯動,確保政策目標切實可行;市、區引導基金投研聯動,一次決策、兩級出資,加快基金設立;深圳市財政局構建全市城投後服務管理平臺,一個口子統籌協調各部門各區。緊密對接管理人和被投企業,提供強有力的綜合投後賦能。

首批基金落地情況如何

2022年6月,深圳出臺“20+8”產業政策,同年12月,“20+8”產業基金群正式對外發佈。深圳按照“一集群一基金”的理念組建產業基金群。

根據公告,深圳第一批公開遴選的基金管理機構涉及四個重點產業方向,分別為合成生物、智能傳感器、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產業,基金目標規模達165億元。

其中,智能傳感器產業基金、新能源汽車產業基金、生物醫藥產業基金的目標規模均為50億元,合成生物產業基金的目標規模為15億元。

此前,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兩支產業基金已落戶深圳市坪山區。坪山區產業資本投資公司(簡稱“坪山產投”)董事劉勇此前向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介紹,“基金落地,市裡面重點考慮跟區域主導產業要做一個匹配。“20+8”首批四個產業基金中,生物醫藥和新能源汽車剛好是坪山區的主導產業,因此這兩個基金的註冊地就放在瞭坪山。”

除上述兩支產業基金外,考慮到產業與區域主導產業的匹配度,50億級智能傳感器產業基金、15億級合成生物產業基金也將在深圳光明區落地生效。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