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 翁榕濤 實習生 林婉娜 廣州報道
近日,為提高對碳酸鋰品種的認識、提高服務新能源相關產業的專業水平,廣州期貨交易所就碳酸鋰品牌專題開展瞭“新能源×新未來”系列培訓第六期。
本次培訓活動邀請瞭廣發證券金屬及金屬新材料行業聯席首席分析師宮帥就碳酸鋰現貨市場發展要點進行分析,邀請瞭宜春銀鋰新能源有限責任公司、鋰電研究院院長、總工程師鄧紅雲就礦石提鋰技術的原理和發展進行探討。
鋰價長期價格中樞取決於成本
宮帥表示,從大的研究框架來看,鋰主要是應用於下遊新能源行業,隨著近年來新能源產業蓬勃發展,鋰行業常被看作成長型行業。但從資源的角度來看,這仍然是一個周期行業,和其他有色金屬一樣,同樣遵循著“需求決定方向,供給決定斜率”這一原則。
“這意味著鋰的價格漲跌,仍然是由供需關系來決定,鋰資源的供給是否充足,會影響價格的斜率。”宮帥說。
從需求端來看,新能源產業的發展仍然是鋰需求的核心助推力量。據SQM年報數據,各應用場景全球鋰鹽需求占比情況數據顯示,2015年到2022年動力電池應用場景占比從10%攀升到70%,同時儲能電池應用場景也迅速擴大到15%。
宮帥表示,需求端可以分為表觀需求和終端需求兩方面。在表觀需求方面,由於動力電池原料成本較低且環保、循環壽命長、安全耐高溫,疊加比亞迪第二代刀片電池的研發投產等因素,全球磷酸鐵鋰電池占比將逐漸提升。雖然受新能源汽車行業波動和春節假期影響,動力電池銷量在今年一季度有所下滑,但整個新能源行業的景氣度依然較高,支撐碳酸鋰價格處於高位。此外,儲能電池也處於快速擴張期,預計將貢獻第二大需求增量。
在終端需求方面,受2022年底疫情沖擊和2023年初宏觀經濟疲軟影響,新能源汽車行業銷售有所放緩。但從行業發展整體看來,過去幾年新能源乘用車的銷量及產量都在持續增長,新能源汽車發展趨勢仍處於上行階段。
“市場對今年一季度的需求量數據過於擔憂瞭。實際上,新能源汽車和動力電池的產銷量仍處於快速增長階段,行業整體趨勢仍然向上。”宮帥表示,展望未來需求情況,根據市場研究機構相關數據,預計2023年到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速分別為35%、30%、25%,在上述假設條件下,新能源汽車終端碳酸鋰需求量預計分別為51.5萬噸、69.5萬噸、88.0萬噸,同比增速分別為39%、35%、27%。
而從供給端來看,宮帥認為當下鋰行業再次迎來瞭大開發階段。
事實上,2016年起,市場對上遊鋰資源的開發興致高昂;在2018、2019年,鋰價格的下跌導致許多企業信心受到重創,認為後續鋰價格的上漲已到達頂部位置不可持續;而在2021年,鋰價格進一步上漲,行業再次燃起瞭開發熱情。
“然而,鑒於鋰資源本身的特點,鋰資源開發關乎企業資金是否充足、技術是否可突破、礦權是否能獲得、開發是否能按時間進度推進,這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也給行業帶來較大的挑戰。”宮帥表示,目前澳洲鋰輝石礦和南美鹽湖的開發的放量都已在預期之中,非洲的鋰資源開發或將是未來三年的新亮點。隨著中國企業在海外鋰礦的進一步佈局,未來鋰資源在迎來大開發的同時,供給的渠道和區域也將呈現多元化的變化。
宮帥表示,過去鋰行業經歷過暴跌時刻,市場預期供需差額增大,同時伴隨著市場的非理性不采購或非理性出貨行為,這很大程度上是由於消費主體不瞭解市場的真實情況,同時市場缺少期貨定價所導致。
從成本數據角度看,宮帥認為未來成本將提供價格強支撐,鋰價長期價格中樞取決於成本。據數據分析,鹽湖、鋰輝石和鋰雲母(透鋰長石)鋰鹽的完全成本基本呈現逐步上升的態勢,大致分別位於3.6-5.2萬元/噸、5.5-10.0萬元/噸和10.0-12.0萬元/噸。
“接下來鋰價或有繼續下探的空間,但是從成本的角度來看,下探空間有限,目前市場對於鋰價不需要太悲觀。”宮帥表示,全球碳酸鋰產量90%分位上對應的完全成本大概為12萬元/噸。而從整體供需情況看,碳酸鋰短期價格可能受中遊產業影響出現非理性變動,但長期價格預計在成本強支撐下仍將維持高位運行。
提鋰技術仍有待優化提高
鄧紅雲表示,目前工業化提鋰主要使用鋰的矽酸鹽和鋰的磷酸鹽兩類礦物。鋰輝石是目前商業化礦石提鋰的主要來源,其中鋰輝石提鋰主流工藝是硫酸法。
目前,硫酸法是處理鋰輝石礦的最常用、最成熟工藝,已工業化應用超過50年。但該工藝也有缺點。由於硫酸用量大的特點,一方面受硫酸價格波動的影響較明顯,另一方面對設備的耐腐蝕性要求也較高,此外酸性尾氣的處理投資費用也較大,存在環保方面的壓力。
相較於鋰輝石,鋰雲母含有的化學成份更加復雜。鄧紅雲表示,“目前江西宜春地區在鋰雲母資源的提鋰工藝,已發展到第三代復鹽法。與酸浸法等其他鋰雲母提鋰工藝相比,工業生產中渣量減少,鋰回收率提高,並且該工藝流程短,不需要用到濃硫酸,其物料對設備腐蝕性程度較低。”
第三代復鹽法雖然目前在江西宜春地區的生產企業占絕對主流,但是鄧紅雲也表示仍有待改進。因為使用該工藝提鋰,一方面鋰雲母中珍貴的鐘、銣、銫均未綜合利用,另一方面鉀很難除雜,影響產品品質。此外,浸出液中鈉含量較高,濃縮液濃度較低,一次沉鋰率較低,產量較低。
相比之下,產量較小的磷鋰鋁石是已知的氧化鋰含量最高的天然鋰礦物,目前磷鋰鋁石提鋰主要采取硫酸法、復鹽法、堿溶法,用磷鋰鋁石進行提鋰具有鉀含量高(6.0%~10.0%)、工藝流程短(一步法可成)、尾渣少、收率高(可達93%以上)優勢,但同時也面臨著礦源少等劣勢。除瞭鋰輝石、鋰雲母、磷鋰鋁石三類主要鋰礦之外,蒙脫石、鋰瓷石、鋰冰晶石等鋰礦也有待進一步開發。
宮帥也提及,目前我國推進鋰資源開發項目過程中,資金、技術、投資關系是三個主要難題。其中,由於過去我國鋰產業偏小、從業者較少,人才缺失以及產業經驗缺失,上述不足也導致當前工藝技術仍有待進一步優化提高。
展望未來鋰產業的技術發展前景,鄧紅雲表示,當前鋰行業可吸收借鑒其他有色金屬行業的發展理念,通過發展新工藝技術大幅降低生產成本,他認為未來提鋰技術發展有四大趨勢:一是更廣泛的鋰礦來源,二是更低的成本(降低酸堿耗量、能源消耗、環保成本),三是更穩定的品質(管控雜質波動和磁性異物),四是更高的自動化程度。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