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2022年,我國新建瞭約7.2萬座公路橋梁,我國的造橋能力已經向智能化邁進。正在建設中的西堠門公鐵兩用大橋,橋梁跨越浙江舟山境內的西堠門水道,這個水道水深流急,不過建設者們現在有瞭厲害的智能幫手。

  超大直徑旋挖鉆機 自浮式鉆孔平臺等建橋“神器”投入使用

  在大風、急流的復雜海洋環境中,進行超大直徑鉆孔樁的施工並非易事。

  為瞭給大功率鉆機搭建一個穩定的施工平臺,2023年年初,一個重達7600噸的自浮式鉆孔平臺抵達5號墩位。這個全新研發的鉆孔平臺,平面尺寸超過13000平方米,相當於31個標準籃球場大小,定位誤差卻控制在30厘米以內,角度偏差小於1度。這在世界橋梁建設中還是首次嘗試。

  在汪洋大海上作業,傳統的測量工具難以快速讀取和量測平臺位置、姿態的實時變化。而數字孿生技術的全面運用,測量效率遠高於人工測量方式,實現瞭對平臺的智能定位和遠程調度。

  技術創新 成本下降 我國橋梁建造品質和效率不斷提高

  近年來,隨著橋梁建造技術的提升、設備的更新升級,以及信息化手段的豐富,我國橋梁建造品質和效率不斷提高、成本不斷降低。截至2022年底,我國已建成公路橋梁103.32萬座,比2021年末增加7.2萬座。如今,包括橋梁在內的基礎設施建設,正向工業化、信息化、智能化、綠色化升級,現代化綜合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加快。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