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米中藏世界,半升鐺內煮乾坤。”一粒平凡的稻米種子生根發芽,開啟瞭輝煌絢爛的人類文明。今天,稻米仍是全世界 60% 左右人口的主食。中國具有萬年稻作史,稻米文化已深入其中,無處不在。稻米文化不僅養成瞭今天中國人的許多生活習性,更培養瞭今天中國人的精神氣質。從6月17日到9月2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23年重點項目、大型美食文化探尋節目《中國米食大會》在央視財經頻道黃金檔首播。從“一粒米”窺見中國米食的誕生及發展,探尋源遠流長的中華歷史文化,品嘗多種米食味道,瞭解不同地域的飲食文化。並以全新的真人秀慢綜藝形式呈現,藝術欣賞性和文化思想性俱佳,令人耳目一新,帶來不一樣的審美享受。

  一、千年“禾下夢”撞見“米食尋味團”

  《中國米食大會》本季共有12期,每期節目邀請六位不同領域的嘉賓,組成“米食尋味團”,嘉賓構成豐富,從歷史、文學到農業科技,再到名人,如作傢梅毅、麥傢,影視明星陳數、許佳琪、張曉龍、王霏霏,體育明星武大靖,央視著名主持人謝穎穎、劉仲萌,脫口秀新星毛豆,美食達人王瀟然等等,去到六個具有“米食文化”差異性的省份,進行深度走訪,開啟瞭別具一格的中華米食文化探尋之旅。

  “楚稻中秋熟,珠璣碗面浮。已諳藜藿味,敢作稻粱謀。”禾下乘涼,一夢千年,如今正在逐漸變成現實。“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生前主持的最後一個項目——“海南雜交水稻雙季畝產3000斤”攻關目標,如今已經成功突破。雙季畝產3000斤,意味著一畝地多養活5個人。糧食是社稷之本,種業是糧食之基。“自己的手攥緊中國種子,才能端穩中國飯碗,才能實現糧食安全。”新一代農業科技工作者真正做到“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更大程度上保證瞭國傢糧食安全,讓中國人的飯碗也端得更牢。同時,中國農業科學傢還心懷天下,中國高產雜交水稻在緬甸、越南、斯裡蘭卡、馬達加斯加等數十個國傢推廣種植,助力全球糧食安全。

  當千年“禾下夢”撞見“米食尋味團”,《中國米食大會》熱鬧、有品、有意思,好看、好吃、好玩,讓一粒米背後博大精深的中國米食文化變得可視、可感、可觸摸、可品嘗、可回味,別開生面開創“旅遊+文化+美食+體驗+思索”之慢綜藝新表達,塑造出“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

  可視:“水滿田疇稻葉齊,日光穿樹曉煙低。”江南美景如畫,風光旖旎,“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節目更緊扣主題,處處聚焦主角——米。如畝產三千斤的水稻長什麼樣子?畫面直觀呈現給你:粗大茁壯的稻稈、籽粒飽滿的稻穗。禾下乘涼夢還可以在三亞水稻國傢公園見到藝術還原的造型:禾桿像高粱,稻粒像花生米。袁隆平的夢想,是人類千年的夢想,如今夢想正在逐步變成現實。

  可感知:“稻米炊能白,秋葵煮復新。誰雲滑易飽,老藉軟俱勻。種幸房州熟,苗同伊闕春。無勞映渠碗,自有色如銀。”一碗潔白的米飯,要經過育種、插秧、追肥、除蟲、收割、脫殼、晾曬、烘幹、藏儲、蒸制等多種勞動。嘉賓參與農事,參與加工和制作過程,更加體會到“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可觸摸:如在上山遺址,嘉賓深度體驗用原始工具把稻谷脫殼,用燒紅的石頭放在大口盆中烹制米飯。在湖南常德,機械化耕作已經代替瞭人工插秧。嘉賓們登上無人駕駛插秧機,體驗到機械化插的水稻秧苗,橫平豎直,間距行距非常規范,簡直就是機器在大地上畫的一幅壯美的圖畫!

  可品嘗:“昔日帝王膳,今朝百姓餐。”如今中國人吃飽已經不是問題,如何吃得好,可大有文章。嘉賓們品嘗瞭江南各種美食,更重要的是揭示科學傢正在努力培育既高產又口感好的水稻品種。如在海南的試驗基地,育種傢胡忠孝,正在育有專供湖南米粉制作的水稻、適合特殊人群食用的低升糖水稻。湖北育種專傢湯儉民癡情不改,讓稻米生香,用幾十年培育的“超級米”,既保留“黃毛粘”的口味,又提純復壯提高瞭產量。

  可回味:中國有萬年稻作歷史,米食文化源遠流長。嘉賓們在分享中,使思想性升華,碰撞出米食文化的真諦。米食文化是人類飲食文化當中的一部分,中國適宜種植水稻的地區,人們對水稻的種植而形成的生產文化,以食米而形成的種種特有的生活文化。節目從一粒米,小中見大,藏在米食千變萬化的背後,是中華兒女的智慧和力量,是中華文明開拓、發展的史詩。

  二、揭秘米食版圖,打卡旅遊勝地,玩轉米食江南。

  浙江、廣東、湖北、湖南、雲南、海南這六個米食文化濃鬱的省份,特色鮮明,別具一格,也是國內火爆的旅遊熱線和旅遊目的地。

  浙江作為稻作文化的發源地,在這裡嘉賓感受一碗萬年前的大米飯。當年考古學傢在遺址中挖掘出夾炭陶片,發現瞭許多稻殼和稻殼的印痕,還發現石錛、石斧、石磨等,系統地證明瞭上山遺址當時的生活已經是原始稻作農業。浙江人用稻米制作的美食多得數不清,如融合山海之味的海鮮米豆腐,如傳統美味慈城年糕、湖州粽子、梁弄大糕,再到甜苦相依的創新米食咖啡湯圓,米的香味不斷延續,米的形態不斷變換。每一粒稻米在浙江人手中,都被賦予瞭愛意和智慧。

  在廣東,嘉賓體驗老廣“食不厭精膾不厭細”,既有禾稈上的非遺美食禾稈冚珍珠、風味米食“粥底打邊爐”,還體驗瞭武術界“食夜粥”風俗和黃飛鴻精神等稻米相關文化活動。在黃但記向第三代傳承人何淑芬學習磨粉、蒸粉、切粉的流程中,親身感受到瞭陳村粉米香濃鬱、純大米制作,外形“薄如蟬翼、純白若雪”等特色。還有佛山玉冰燒,歷史悠久,深度體驗瞭玉冰燒“肥肉醞浸,缸埕陳藏”的核心環節的傳承與創新精神。在增城深度瞭解“中國絲苗米之鄉”是如何出產品質上乘絲苗米,深度瞭解瞭現代化智慧農業項目。

  在湖南常德,嘉賓們在這裡親身感受瞭桃花源裡的米食文化和歷久彌新的湘味米食。體驗農耕飲食“活化石”——缽子菜。這種烹調方法在陶器發明的新石器時期就已出現,它繼承瞭古代先民“烹於斯、食於斯”,炊、食合一的鼎食文化的特征。學習瞭古樸習俗“擂茶”的技藝。參觀6500萬年前的古城和稻田:城頭山遺址。感受碼頭人的最愛——“霸蠻”大湯圓。吃土傢族糍粑;體驗現代化農業——機械化、無人化在高規格標準化稻田耕作的情景。

  在湖北孝感市,嘉賓前往擁有96年歷史的老酒館,品嘗瞭當地人最愛的桂花糊湯米酒。探尋非遺美食糊湯的奧秘,瞭解當地人對本地米的喜愛是如何傳承下來的。在孝感市垌塚鎮新河村,嘉賓在稻田裡抓稻田小龍蝦,稻蝦共生,香在味蕾間。在鐘祥市豐樂鎮,尋找神奇的長壽米,喝一碗長壽老人的同款米茶,感受返璞歸真的生活。前往稻米油之鄉的湖北隨縣,見證湖北人對一粒米的吃幹榨凈的精神。

  在雲南,體驗酸甜苦辣,新式雲南米食賞味。景頗綠葉宴,明清就有“食無器皿,以芭蕉葉籍之”和“食不用筷”“攆成團而食”的記載。這種古老的飲食遺風,一直流傳到現在。不僅盛菜飯的盆和盒是用肥大的樹葉或烤軟瞭的芭蕉葉制成,就連喝湯用的碗和勺都是用樹葉折疊而成。吃時以手指代替筷子,大有返璞歸真之感,別有情趣。過手米線,是德宏州阿昌族特有的小吃。嘉賓體驗瞭吃時先取一團米線置於手心,然後將野味制成的拌料放在米線上食用,味道真是鮮美。喝藏在大山裡的米酒陳釀——牛屎酒。當年人們用牛馱酒罐趕路進貢給土司,路上顛簸容易把陶酒罐撞碎,於是想出瞭一個辦法,用牛糞在酒罐表面糊上一層封壇,以減少碰撞力。土司喝瞭用這種方式封壇的紫糯米酒,細嘗含有一股青草味,變得更好喝瞭,從此牛屎酒名揚天下。嘉賓們還尋找最辣、最酸、最苦的食材,以完成當期節目的創意米食。

  在海南,嘉賓感受春天裡的第一把稻——畝產三千斤的超級稻谷,吃糯米焗龍蝦。在漂浮在海上的村莊,品嘗“天下第一粥”——疍傢人喜愛的氣鼓魚及氣鼓魚粥。體驗港門酸粉、山蘭米酒、海南鳳梨海鮮炒飯。黎族三月三,黎族盛大的慶典,要吃黎族五色飯。其背後是旱稻穿越千年書寫出一部屬於黎族的農耕歷史,也記載下勤勞的黎族人在殘酷的自然環境中,向大地索要果腹之糧的那一份勇敢。南繁矽谷,正乘著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東風,大步向前成為“種子育繁”最前線,向世界展示中國育種傢“種濟天下”的傢國情懷。

  三、創新表達,開創瞭國內紀實探尋美食文化真人秀的先河,制作精良。

  《中國米食大會》采用“真人秀+紀錄片”式的拍攝手法,跨越綜藝與紀錄的邊界,以“忠實記錄、真誠表達”,讓真實生活本身的魅力打動人,感染人。紀實性的手法拓寬瞭國內紀實探尋美食文化真人秀的疆域,並且獲得瞭觀眾的認可。在創新表達方面,以故事性強的小片導入,強烈引起觀眾興趣,拉高瞭收視。嘉賓三組路線相互有機勾連,環環相扣,並行不悖。以團聚在一起分享經歷和體驗為結構,更重要的是在分享中,使思想性升華,碰撞出米食文化的真諦。該片融合真人秀、紀錄片和輕綜藝為一體的新型節目形態,給熒屏帶來一股藝術清流。

  融媒體傳播方面,《中國米食大會》在央視財經頻道每周六19:30播出的同時,還在央視頻、央視財經等客戶端同步播出。在新媒體端,除圖文和短視頻外,在節目播出當天,還推出網絡先導直播,揭秘拍攝花絮,設計有獎互動環節,吸引網絡受眾的關註度,並將此關註度引入大屏,以此覆蓋大屏和小屏兩端受眾,增強融媒體傳播效應。

  《中國米食大會》以創意方式展現出各地美味米食與厚重的文化內涵。從一粒米深入開掘,生動展示稻米對中華文明歷史的積淀,將“尋味米食+探訪文化”緊密結合,精良制作,電影質感,多維度彰顯瞭中華米食文化的魅力。(王永利)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