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鄭淋議(浙江大學中國農村發展研究院/公共管理學院特聘副研究員,浙江大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中心研究員)

  21世紀初,浙江改革開放先行,鄉鎮企業迅猛發展,農民收入迅速提高,但隨之而來的卻是農村環境問題日益突出。2003年,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在廣泛深入調查研究基礎上,立足浙江省情農情和發展階段特征,準確把握經濟社會發展規律和趨勢,作出瞭實施“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千萬工程”)的戰略決策,在浙江近4萬個村莊中選擇1萬個左右的行政村進行全面整治,把其中1000個左右的中心村建設成全面小康示范村,並以此為龍頭,深入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20年來,“千萬工程”持續深化,相繼經歷“千村示范、萬村整治”的示范引領階段、“千村精品、萬村美麗”的深化提升階段以及“千村未來、萬村共富”的迭代升級階段。“千萬工程”從人居環境整治切入,逐漸向外擴展、延伸和迭代,不斷激發乘數效應和化學反應,紮實推動鄉村全面振興,深刻重塑瞭人與自然關系、城市與鄉村關系、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關系,帶來瞭觀念革命、環境革命、生態革命和發展方式革命,催生瞭鄉村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治理方式重大變革,促進瞭美麗生態、美麗經濟和美好生活有機融合,成效顯著,影響深遠,對未來鄉村的建設、經營、發展和治理有著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

  在新征程上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其他地方可以借鑒浙江“千萬工程”經驗,以未來鄉村為指引,以共同富裕為使命,以農業農村現代化為感召,久久為功、砥礪前行,全面推進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和組織振興,全面強化鄉村建設、鄉村經營、鄉村發展和鄉村治理戰略協同,奮力開啟未來鄉村新實踐,紮實推動鄉村振興事業行穩致遠。

  以鄉村人居環境整治為突破,塑造未來鄉村建設新面貌

  未來鄉村是全域和美的美麗鄉村,深化新時代“千萬工程”首要任務是要以人居環境整治為突破,塑造未來鄉村建設新面貌。黨的十八大以來,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努力,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瞭全面勝利,歷史性地解決瞭絕對貧困問題,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瞭小康社會,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廣大村民對整治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傢園、過上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也愈加凸顯。

  “千萬工程”的一條重要經驗就是順應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人民至上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想村民之所想,急村民之所急,直面農業農村發展最迫切、農民反映最強烈的農村環境問題,以鄉村人居環境整治為小切口,深入推進“垃圾革命”“污水革命”和“廁所革命”,千方百計解決“室內現代化、室外臟亂差”等發展不協調問題,全面改善生產生活條件,不斷提升村民生活質量。

  對標未來鄉村建設要求,可以借鑒“千萬工程”經驗,以鄉村人居環境整治為突破,建設全域和美的美麗鄉村。特別是要從投入少、見效快、利民生的農村垃圾集中處理入手,先易後難、循序漸進,率先著手改水改廁、道路硬化、潔化凈化、綠化亮化,再逐步拓展到農房改造、農業面源污染整治、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和村莊公共服務完善,有序推動美麗鄉村建設從一處美向全域美、一時美向持久美、外在美向內在美、環境美向發展美、風景美向風尚美、形態美向制度美轉型,從而實現未來鄉村面貌從點到面、由表及裡、由外而內、形神兼備的全面提升。

  以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為抓手,激發未來鄉村經營新動能

  未來鄉村是村民共富的發達鄉村,深化新時代“千萬工程”根本任務是要以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為抓手,激發未來鄉村經營新動能。當前社會主要矛盾的突出表現在於城鄉發展不平衡、農業農村發展不充分,社會主義矛盾決定瞭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依然在農村,最關鍵最核心的突破口也在農村,紮實推進農民農村共同富裕任重而道遠。

  “千萬工程”的一條寶貴經驗就是順應人民對共同富裕的向往,始終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文明理念,發展和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特別註重在保護好自然生態和改善好人居環境的基礎上,想方設法將鄉村建設與鄉村經營結合起來,在強調村莊整治的同時也強調特色資源開發利用,在強調環境保護的同時也強調經濟發展,因地制宜培育鄉村特色優勢產業,努力探索生態富民實現路徑,不斷助力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美麗資源轉化為美麗經濟、公共產品轉化為民生福利,走生態立村、美麗生財、村民共富的可持續發展道路。

  對標未來鄉村經營要求,可以借鑒“千萬工程”經驗,以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為抓手,激發未來鄉村經營新動能。特別是要立足各地資源稟賦、區位條件和發展階段,圍繞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推動改革興村、發展強村、經營富村,持續打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轉化通道,積極培育鄉村新產業新業態,著力促進生態產品價值有機實現,不斷讓鄉間“沉睡”資源變為城鄉“流動”資產,努力讓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成果惠及全體村民。

  以城鄉要素雙向流動為主線,構建未來鄉村發展新格局

  未來鄉村是城鄉融合的開放鄉村,深化新時代“千萬工程”關鍵任務是要以要素自由流通為主線,構建未來鄉村發展新格局。改革開放以來,工業化、城市化快速推進,農村勞動力大規模、單向度地向城市非農產業集聚,不少鄉村面臨農業凋敝、村莊衰退和城鄉發展差距不斷擴大等突出問題。

  “千萬工程”的一條典型經驗就是順應城鄉融合發展趨勢,始終堅持統籌城鄉的系統思維,從縣域切入努力破除妨礙城鄉要素平等交換、自由流通的制度壁壘,深入實施“千萬農民素質提升工程”和“浙江綠領培育行動計劃”,培育一大批新農人、新農匠、新農商和新頭雁,積極推進“兩進兩回”行動計劃,促使科技進鄉村、資金進鄉村、青年回農村、鄉賢回農村,大力開展“十萬農創客培育工程”,著力留住原鄉人、喚回歸鄉人、吸引新鄉人,促進城市非農產業向鄉村輻射、基礎設施向鄉村延伸、公共服務向鄉村覆蓋、資源要素向鄉村流動,不斷提升鄉村發展人氣、活力與水平。

  對標未來鄉村發展要求,可以借鑒“千萬工程”經驗,以城鄉要素雙向流動為主線,構建未來鄉村發展新格局。特別是要以縣域為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切入點,把城市和鄉村作為一個有機整體統籌考慮、協調推進,充分發揮城市對農村的帶動作用和農村對城市的促進作用,著力破除土地、資本、戶籍、社會保障、公共服務等方面的體制機制制約,積極推動城鄉要素雙向自由流動,加快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協調發展、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

  以多元主體協同治理為保障,提升未來鄉村治理新境界

  未來鄉村是治理有效的善治鄉村,深化新時代“千萬工程”核心任務是要以多元協同治理為保障,提升未來鄉村治理新境界。當前中國已經進入城鄉經濟社會轉型新階段,各類要素流動日益頻繁,各類行為主體日趨多元,各類利益關系錯綜復雜,這給未來鄉村治理帶來瞭新的挑戰和考驗。

  “千萬工程”的一條深刻啟示就是響應人民群眾多層次、差異化、個性化的需求,始終堅持共建共治共享的現代治理理念,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突出人本化、數字化和生態化,充分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充分運用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現代技術成果,充分調動人民群眾參與公共事務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不斷完善黨政主導、社會協同、公眾參與、基層自治、法治保障、德治護航、科技支撐的現代鄉村治理體系。

  對標未來鄉村治理要求,可以借鑒“千萬工程”經驗,以多元主體協同治理為保障,提升未來鄉村治理新境界。特別是要突出人民群眾主體地位,從各類主體實際需求出發強化多元主體協同共治,建立健全黨組織領導下的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治理機制,積極推廣新時代“楓橋經驗”“餘村經驗”“後陳經驗”,以黨建促鄉建,以共建抓鄉建,以數字推共治,不斷提高鄉村治理水平和治理效能,促進未來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本文系浙江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課題“農村土地制度改革驅動共同富裕的實現路徑研究”、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資助“馬克思主義土地產權理論指導下的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階段性成果。)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