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2月23日,廣汕鐵路正線鋪軌貫通。圖為施工人員輔助軌道鋪架車鋪設廣汕鐵路正線最後一組500米長軌。\新華社

  灣區融通,交通先行。打開灣區交通規劃圖,眾多大型跨江、跨海通道猶如一條條巨龍橫躺在珠江口兩岸。已建成的4條公路跨江通道以及1條鐵路通道,與在建的獅子洋通道、深中通道等架起大灣區東西聯系線,貫通“黃金內灣”形成1小時生活圈,助港參與內地物流業高質量發展。近年來,在軌道交通方面,“軌道上的大灣區”建設持續推進,交通出行邁向“內灣半小時、灣區一小時”。根據規劃,未來粵港澳大灣區鐵路、城際軌道等線路將超過30條,運營裡程將超過5000公裡,將實現每年客流量超過1億人次旅遊、商務和購物的共享共利。\大公報記者 方俊明廣州報道

  “近年我特別關註跨江通道的建設進展,像南沙大橋建成通車,一下子就促使東莞到廣州南部的路程縮短瞭10公裡,車程也縮短約半小時。”在東莞、中山都有投資業務的港人劉曉偉表示,他在珠三角工作十多年,見證瞭這裡的交通網絡越織越密。

  珠江東岸往粵西交通成本趨降

  “之前從東莞廠區出貨,要經深圳鹽田港或廣州南沙港出口,去南沙經常遇到虎門大橋堵車;而南沙大橋開通後,深圳、東莞、廣州的港口資源都可更加合理選用。譬如,以往從東莞運一個集裝箱到南沙和鹽田成本差不多,但如今經南沙大橋到南沙港單程可節省時間約1小時及運費約200元人民幣。”劉曉偉說,南沙大橋的通車,不僅讓東莞與廣州的連接更加緊密高效,同時也激活瞭廣州、東莞乃至深圳的創新要素,促進灣區的產業、創新優勢融合發展。

  面對粵港澳大灣區日益繁忙的人流和物流,更便捷的直線連接──深中通道應運而生,目前“海上長龍”蜿蜒曲折雛形已現,將於明年建成通車。“深中通道通車在即,珠江口東西兩岸‘天塹變通途’,大大縮短深中兩地的通勤時間,灣區11城也將融入‘1小時生活圈’。”中鐵大橋局深中通道項目部相關項目經理魯慶表示,中山與深圳之間車程就不到半小時,中山等珠江西岸城市有望承接深圳、香港等產業轉移;同時進一步降低珠江東岸往粵西的物流成本,灣區將形成深入緊密合作,令物流交通進入新格局。

  中山大學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教授鄭天祥認為,深中通道將與已通車的虎門大橋、南沙大橋、港珠澳大橋,規劃建設的深珠通道等通道一起,在珠江口形成“灣區跨海跨江通道群”,將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串珠成鏈,構建大灣區一小時乃至半小時經濟圈的新格局,同時助力打造環珠江口100公裡“黃金內灣”。深中通道的建設,構成瞭珠江口跨海的“內三角”,港珠澳大橋是珠江兩岸的“外三角”,而地處中間位置的深珠通道,則正好成為一個中型三角形,在“黃金內灣”發展融合上能夠發揮出更穩定的多重疊加優勢。

  將實現每年客流超1億人次

  鄭天祥建議,粵港澳攜手共同做好“黃金內灣”新規劃,可明確將香港北部都會區等納入,與前海、河套等重點平臺連成線,發揮香港獨特優勢,吸引大型合作項目落地,在促進“+香港”高質量合作發展的同時,形成“黃金內灣”超級城市群。

  軌道交通是區域聯動發展的“大動脈”。如今,大灣區軌道建設“三鐵並進”,國傢鐵路“大發展”、城際鐵路“大建設”、城市軌道“大跨越”。根據規劃,未來粵港澳大灣區鐵路、城際軌道等線路將超過30條,運營裡程將超過5000公裡,將實現每年客流量超過1億人次旅遊、商務和購物的共享共利。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