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今天(6月25日),國傢郵政局發佈數據,今年以來我國快遞業務量已達600億件,展現瞭快遞業的發展強大韌性。

國傢郵政局數據顯示,截至6月24日,今年以來我國快遞業務量已達600億件,比2022年達到600億件提前瞭34天。

今年以來,從2月8日我國快遞業務量超100億件起,每個月快遞業務量都以百億件為增量。28天,快遞業務量從100億件到200億件(3月8日),29天達300億件(4月6日),28天從300億件到400億件(5月4日),27天達500億件(5月31日),從500億件到600億件(6月24日)隻花瞭24天。

6月份以來,全國多個電商平臺陸續啟動年中促銷活動,帶動瞭快遞業務量的新一輪增長。國傢郵政局數據顯示,6月1日—6月18日電商大促期間,快遞日均業務量突破4億件,市場規模進一步擴增。

       國傢郵政局市場監管司副司長 邊作棟:展現瞭快遞業的發展強大韌性,更彰顯出我國消費市場持續恢復,消費規模擴大、結構升級的態勢。

冷鏈建設下沉 多環節提升生鮮服務質量

入夏以來,新鮮的水果、小龍蝦、冰淇淋等生鮮產品寄遞需求激增,快遞企業加大城市和鄉村冷鏈設備設施投入,多種運輸方式聯動,將更多的生鮮農產品從鄉村運抵城市。

近日,載有178件水果的C6026次列車從貴陽北站出發前往成都東站。這些水果分別存放於高鐵快運櫃、大件行李處、列車座椅後,並派專人值守,以定期檢查的形式保障運輸期間的食品安全。

中國鐵路成都局成都客運段C6026次列車長 肖利娟:我們對水果進行分類存放方式,避免在運輸過程中受到擠壓和摩擦,還采用瞭冷鏈箱運輸方式,最大限度確保水果在運輸過程中的新鮮度和口感。

記者瞭解到,不少快遞企業除瞭通過“高鐵+公路”運輸模式外,還會通過開通直飛航線等方式減少運輸時間,並對部分易變質水果使用冷鏈箱運送,確保鮮味直達。

此外,快遞企業還將冷鏈服務網絡推動向鄉村下沉,擴大農產品的銷售范圍。在重慶市江津區先鋒鎮花椒基地,新鮮的青花椒一大早被村民們采摘後就直接送到種植基地旁邊的冷庫內進行預冷、分揀、包裝。而緊鄰冷庫不到100米的位置,快遞企業就設置瞭冷鏈物流攬收點,當天下午就可以通過物流冷鏈車輛運送到全國各地。

中通冷鏈重慶公司總經理 董偉:以前的冷鏈物流網絡地級市以下我們都沒有設點,農產品物流半徑也隻能在周邊的300公裡范圍內。現在,我們把網絡下沉,在村鎮也都設瞭點,農產品也都可以順利地銷往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以及東三省這些地方。

就地保鮮和全程冷鏈物流帶來的不僅僅是供應半徑的擴大,還提升瞭農產品品質的競爭力。

重慶市江津區先鋒鎮花椒加工企業總經理 朱樺:冷庫保存能讓青花椒保鮮期可達12個月以上,我們還可以根據行情選擇在合適的時機銷售,甚至出口海外,最高能賣到60塊錢一公斤。

       國傢郵政局市場監管司副司長 邊作棟:郵政快遞企業通過加大城鄉冷鏈設備設施的投入,推動運輸的陸空結合,開通綠色通道,優鮮派送、保鮮送達,提供延伸至產銷兩端的一站式綜合服務解決方案。

提升寄遞服務時效 構建區域次日達服務

在快遞業務量大的情況下,為瞭讓快遞及時送達到消費者手中,快遞企業大力提升數字化運營水平,優化中轉和派送流程,多方式提升寄遞服務時效。

晚上十一點,安徽蕪湖鳩江數碼倉裡燈火通明,倉庫裡的工作人員將一直持續工作到凌晨,隻為讓夜間十點以後消費者下單的包裹能夠在當天發出。

蕪湖鳩江數碼倉運營主管 陳浩然:以往倉庫隻管發貨,快遞隻管攬收,各管一段,但自營倉和快遞實現一體化連接作業,讓物流速度得到大幅度提升,可以讓全天九成的包裹達到次日達。

除瞭流程縮短、響應速度變快之外,倉配一體化作業也降低瞭快遞公司的運行成本。

蕪湖申通快遞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 陳賢忠:總部在轉運中心開通次日達綠色通道,即到即分;搭建瞭專門的幹線通道,定時發車;同時借助單量規模均攤成本,既提升瞭服務品質又未造成成本的上升。

目前,不少快遞企業將倉儲前置實現倉配一體化,消費者下單後大數據匹配出距離收貨地址最近的倉儲,快遞企業及時將包裹送出。為長三角和珠三角的主要城市提供承諾性的次日達服務。在部分貨量較多的小區或商圈,快遞企業還探索“智能快遞車+快遞小哥攬派接駁”的新模式,確保包裹的時效性,提升服務質量。

國傢郵政局市場監管司副司長 邊作棟:快遞企業大力提升數字化運營水平,優化中轉和派送流程,加快運用全自動分揀、無人倉、無人車、無人機等設備和技術,既保障瞭業務量大的情況下不發生爆倉,又完成瞭行業的產能升級。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