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6月23日電 題:江河奔騰看中國——中國治水方案對話世界江河治理

  新華社記者

  善治國者,必先治水。

  從大禹治水到都江堰工程,從“人工天河”紅旗渠到三峽大壩“高峽出平湖”,從古至今中華民族積累瞭豐富的江河治理經驗和智慧。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站在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戰略高度,提出“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治水思路,確立國傢“江河戰略”,新時代治水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

  江河安瀾,方能國泰民安。眾多國際人士對新華社記者表示,中國在水資源管理、保護和開發領域成就斐然,是國際上江河治理的優秀典范,其中既體現瞭傳承傳統的特色,也有中國的制度優勢,中國的做法和理念值得其他國傢借鑒學習。

  中國江河治理成就卓然

  大江滾滾,長河滔滔。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不斷完善流域防洪工程體系。中國水利部官員2022年在“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上介紹,中國近十年洪澇災害年均損失占GDP的比例,由上一個十年的0.57%降至0.31%;全國各類水情站點由2012年的7萬多處增加到2021年的12萬處,南、北方主要河流洪水預報精準度分別提升到90%和70%以上;十年來,中國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積58萬平方公裡,全國水土流失面積和強度實現“雙下降”。

  中國的大江大河,習近平總書記一直牽掛於心。

  2020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指出,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構建綜合治理新體系,統籌考慮水環境、水生態、水資源、水安全、水文化和岸線等多方面的有機聯系,推進長江上中下遊、江河湖庫、左右岸、幹支流協同治理,改善長江生態環境和水域生態功能,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

  2021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到黃河入海口考察時叮囑說,黃河是我們的母親河,保護是前提,要有始有終、鍥而不舍抓好黃河生態保護工作。

  今年4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黃河保護法》施行,為在法治軌道上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提供瞭有力保障。這與此前頒佈的長江保護法一起,為中華民族的兩條母親河提供瞭明確的法律保護,成為全面推進國傢“江河戰略”法治化的標志性舉措。

  法國尼斯索菲亞綜合理工學院教授、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特聘教授菲利普·顧博維爾指出,長江和黃河是世界重要江河,也是中國水安全的兩個關鍵組成部分。

  他表示,中國政府的行動目標明確、決心堅定,是國際上江河治理的優秀典范。中國高效地實施瞭許多解決方案,例如建立河長制來協調行動和管理。同時,中國有效管理和利用重要水利基礎設施,發揮其在農業灌溉和河道運輸方面的作用。

  埃及開羅大學地質與水資源教授阿巴斯·沙拉基博士說,中國在水利工程建設和水資源保護領域擁有悠久的歷史,在水資源管理、保護和開發領域經驗豐富。

  緬甸交通與通信部官員當倫說,中國分享的技術和經驗非常實用,值得包括緬甸在內的世界各國借鑒和學習。

  中外攜手國際河流治理

  共飲一江水,命運緊相連。

  中國幅員遼闊,在漫長的國境線上,與多國共享國際河流。在攜手治理國際河流、共享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方面,中國方案贏得瞭國際贊譽。

  中國和俄羅斯的界河黑龍江(俄羅斯稱阿穆爾河)註入鄂霍次克海。黑龍江流域面積廣闊,資源豐富。近年來,中俄兩國開展瞭積極有效的合作,在防治污染、漁業養護等方面持續密切合作。其中,中俄聯合監測界河水質,成效顯著。

  黑瞎子島位於中俄邊界黑龍江和烏蘇裡江交匯處。習近平總書記2016年來到黑瞎子島,登上東極寶塔塔基平臺視察黑瞎子島和黑龍江、烏蘇裡江概貌。他指出,黑瞎子島重在生態保護,在保護基礎上建設一些基本的基礎設施和發展旅遊。

  在中俄兩國元首共同關心推動下,2022年6月,中俄首座跨黑龍江公路大橋黑河-佈拉戈維申斯克公路橋正式通車。在大橋施工建設中,為防止對黑龍江水質造成污染,大橋上所有積水都通過管道排到地面的凈水池,凈化達標後再排放。

  青藏高原位於中國西南部,被稱為地球第三極,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瀾滄江出境後稱為湄公河,下遊流經緬甸、老撾、泰國、柬埔寨和越南。中國與相關國傢共同建立瞭瀾滄江-湄公河合作機制,水資源合作是瀾湄合作的旗艦領域。

  習近平總書記2017年對老撾進行國事訪問之際,在老撾媒體發表署名文章指出,瀾湄合作機制自2016年正式啟動以來取得瞭豐碩成果,體現瞭“瀾湄速度”和“瀾湄效率”,培育瞭平等相待、真誠互助、親如一傢的瀾湄文化。

  2020年,中國啟動瀾滄江全年水文信息共享,開通瀾湄水資源合作信息共享平臺網站,推動信息共享合作。為應對瀾湄流域嚴重的洪水和幹旱,中方通過科學調度瀾滄江梯級水電站,發揮“調豐補枯”的防災減災作用,與沿岸國傢共同守護這條“生命之河”。

  柬埔寨亞洲願景研究院湄公河戰略研究中心研究員通孟戴說,中國是湄公河水資源開發和環境保護的重要貢獻者。中國一直與湄公河流域國傢分享準確的全年水文數據,這有助於湄公河國傢更好地監測河流以及預報洪水和幹旱。中國還提供瞭有關水位和流量異常上升或下降的緊急信息,以及其他可能導致流域下遊發生洪水的因素等相關信息。

  老撾國會副主席宋瑪·奔舍那說,中國是負責任的合作夥伴,及時透明地與下遊國傢共享瀾滄江水文數據,針對旱澇災害開展應急合作。近年瀾湄流域發生旱災時,中國在自身同樣受旱、上遊降水量嚴重不足的情況下,克服困難,緊急增加瀾滄江下泄流量,幫助湄公河流域國傢緩解旱情,得到老撾人民和政府以及相關國傢的高度評價。

  中國治水經驗增益世界

  人類逐水而居,文明伴水而生。

  顧博維爾說,中國有長江黃河,法國有塞納河。兩國都面臨江河治理的艱巨任務,可以充分開展交流與合作。法國江河治理面臨設施老化、資金不足等問題,中國積累的豐富治水經驗可以給法國以及歐洲帶來啟示。

  沙拉基指出,埃中兩國在水資源領域開展瞭多方向、多層次的良好合作。埃及可借鑒中國在水資源保護方面長期積累的豐富經驗,保護河流,發展清潔能源,助推埃及和非洲大陸經濟社會發展。

  水既是生命之源,又是生產之要、生態之基。中國以占全球6%的淡水資源,保障瞭全球近20%的人口用水,創造瞭全球18%以上的經濟總量,同時加快復蘇河湖生態環境,越來越多的河流恢復活力,越來越多的流域重現生機。

  泰國朱拉隆功大學助理教授比蒂告訴新華社記者,中國通過長期規劃、基礎設施投資等手段實現對水資源的管理、防控洪災、保障用水等,對於那些長期面臨缺水困境的國傢而言,有很多經驗和做法可以借鑒。

  宋瑪說,中國在水旱災害防禦及水資源利用和保護方面積累瞭豐富經驗,有效防洪和保障供水安全的同時,還高度重視糧食安全和能源安全。中國統籌發展與保護的關系,以系統觀念科學治水,努力實現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中國的經驗值得學習借鑒。

  通孟戴指出,中國與湄公河流域國傢在共建“一帶一路”和瀾湄合作機制下的合作,為推動湄公河流域國傢的經濟社會發展提供瞭巨大機遇,對於增進人民福祉、縮小區域內發展差距、構建瀾湄國傢命運共同體至關重要。

  黃河落天走東海,萬裡寫入胸懷間。新時代的中國,願與世界分享治水理念、治水智慧和治水經驗,為完善水治理體系作出積極貢獻,為共同構建地球生命共同體描繪人水和諧的新畫卷。(參與記者:陳暢、姚兵、沈丹琳、徐永春、林昊、王媛媛、章建華、吳長偉、張東強、張曉茹,報道員:任芊)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