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的河套平原,處處孕育著生機與活力。走進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臨河區國營新華林場,隻見樹木蔥鬱、枝葉婆娑,村莊和農田好似休憩在青翠的搖籃裡。
直聳的楊樹在沙地上投下片片陰涼,齊膝的紫穗槐掛滿風鈴般的花朵,林業工人們帶領記者走進北疆大地這片樹林深處,暢談起林場治沙造林的歷程。
這是6月5日拍攝的臨河區國營新華林場一景。新華社記者 李志鵬 攝
這個林場位於河套平原腹地。河套平原是我國重要的糧油生產基地,然而農田卻一度飽受鹽堿化、沙化等問題困擾。“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春秋兩季黃沙滿天飛,種下的莊稼苗苗剛長出一拃高,沙塵暴一來全給埋瞭,莊稼要種三四茬才能成活。”新華林場場長杜文化回憶說。
“為瞭保護農田,為瞭多打糧食,必須要治沙造林。”新華林場1960年成立,1978年將防沙治沙作為主攻方向,先後開展瞭“三北”防護林體系工程、京津風沙源治理等生態工程,累計造林面積3.9萬畝,目前林場內的森林覆蓋率提升至65%。
撫摸著一棵20多米高的楊樹,杜文化說:“這棵樹是1978年栽的,正是‘三北’工程開始的那一年。幾十年來,經過林場三代職工的努力,才有瞭這片鬱鬱蔥蔥的林子。”
6月5日,臨河區國營新華林場工人在管護林木。新華社記者 李志鵬 攝
建場當年,李貴河成為林場第一代職工。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種樹全靠人力。李貴河和同事們像不知疲倦的老黃牛,白天黑夜地在沙地裡彎著腰挖坑、栽樹、澆水,他在那時落下瞭腰疼的毛病。林業工人們形容“種一棵樹要磕三個頭”,由於條件艱苦、成活率低,大傢苦苦渴望小苗盡快在沙地裡長成小樹。
李貴河的兒子李長青,1986年來到林場,接過父親手中的鐵鍬與水桶,繼續植樹造林。“老一輩林業工人那種勇擔使命、不畏艱辛的精神,一直激勵著我。誰都知道造林苦,但為瞭兒孫不吃環境的苦,我們一定要把造林工作堅持下去。”
隨著現代科技融入造林工作,造林效率和質量得到大大提升。李長青說,父親那時候挖一個60厘米深的樹坑至少十分鐘,我們用挖坑機20秒就能挖好一個樹坑。北鬥衛星導航系統也參與進造林工作中,為森林資源規劃設計提供參考,在森林防火監控時進行導航定位。
常年手捧樹苗與風沙“搏鬥”,林業工人們摸索出一套符合當地實際的造林方法。高大的楊樹周圍,有一座座一米多高的小沙包,上面長著灌木。新華林場副場長葛文斌指著這些小沙包說,這個地方西北風多,我們把樹種在下風口的沙丘之間,排排小樹就像水閘攔水一樣將流沙攔住,沙子越積越多,沙丘間的低窪地就變成瞭土包,實現瞭沙地鎖邊治理。
“以前造林成活率不到50%,有人質疑我們栽樹是白費力氣,但我們想,既然有樹能活,說明這片地能栽樹,隻是我們還沒找到科學的方法。”杜文化說,“通過不斷嘗試,現在終於找到瞭一套因地制宜的方法,講究樹木高矮、粗細、喬灌搭配,成活率也在不斷提升。”
6月5日,臨河區國營新華林場護林員登上瞭望塔準備開展巡護工作。新華社記者 李志鵬 攝
正說著話,樹叢中傳來窸窸窣窣的聲音,杜文化笑著說:“可能是野兔出來遛彎瞭。”隨著森林覆蓋率的提升,新華林場所在地區的生態環境明顯改善,有狐貍、斑鳩等84種野生動物和36種野生植物、10餘種魚類在林場安瞭傢。
沙地中一簇簇白花隨風舞動,柔軟又堅韌。“這是中藥材苦豆子,農民們常說‘苦豆子生長的地方,可以開地種莊稼’,這一片的土壤環境已經得到改善,不再是貧瘠的沙土瞭。”看著眼前的苦豆子,杜文化暢想起林場的未來,“林場正在謀劃發展林下經濟,可以種植肉蓯蓉、枸杞,還可以養牛,牛糞還能給樹木施肥。”
新華林場是祖國北疆治沙造林的生動寫照。內蒙古自治區林業和草原局黨組書記、局長王肇晟說,像這樣的國營林場,內蒙古共有292個。從1978年至2020年,全區累計完成“三北”防護林體系工程建設任務1.19億畝,占全國的25.1%。
“我們林業人將繼續綿綿用力、久久為功,努力把北疆綠色長城、生態安全屏障構築得功能完備、牢不可破。”杜文化堅定地說。
新華社記者張麗娜、魏婧宇、王靖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