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6月10日是2023年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今年的主題是“文物保護利用與文化自信自強”,主場城市活動將於6月10日在四川成都舉行。
新時代對文物保護利用提出瞭更高要求,越來越多的新材料、新科技、新理念,被應用到文物保護和利用領域,讓散落在廣闊中華大地上、綿延於歲月長河中,承載燦爛文明、傳承歷史文化的珍貴文物和文化遺產得到更好的保護,成為賡續文明根脈、增強文化自信自強的深厚根基。
“三館一院” 考古遺產活化利用服務大眾
在重慶市渝中區枇杷山上,重慶考古標本陳列館、重慶考古虛擬展示體驗館、重慶故事館,這三個館以及枇杷山書院,一起被稱為重慶考古遺產活化利用的“三館一院”。結合近兩年文旅融合開發,這裡已被稱為重慶歷史文化獨特魅力的一張名片,吸引瞭越來越多重慶市民和外地遊客前去體驗。
重慶考古標本陳列館就在重慶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樓,面積1400平方米,包括重慶古代墓葬復原、重慶考古出土雕刻藝術標本、重慶考古標本三個基本陳列。以復原、裸展、庫展形式展出文物標本2280件,並創新利用“半藏半展”形式向公眾展示重慶考古出土遺跡和標本。
總面積約600平方米的考古虛擬展示體驗館,運用數字化模擬化方式進行互動體驗,開展考古公眾科普,展示“考古是什麼、考古幹什麼、考古發現瞭什麼、讓我們來考古”四方面內容。
重慶故事館則以考古文化、復古風韻為主線,深度挖掘文物屬性和文化價值,積極創新探索文旅融合的新路徑。
將重慶豐富的歷史文化很好地利用起來、呈現出來,是文化與旅遊融合發展的創新之作,也是重慶考古人“破圈”的誠意之作。考古部門還在繼續推進三峽、釣魚城等多處考古遺址公園的建設,支持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發展,最大限度釋放考古活力、服務大眾。
枇杷山書院:與市民共享考古文獻資料
“三館一院”中的“一院”就是枇杷山書院,這是一傢很特別的書院,因為它是重慶首個以考古文博圖書為主的圖書館。開放近兩年來,這裡已經成為考古專業人員和考古愛好者的閱讀交流空間,也吸引瞭越來越多的市民遊客前來打卡,感受考古的魅力。
這棟三層的小樓就是枇杷山書院。走進這扇小門,迎面而來的就是數米高佈滿“巴蜀圖語”的墻壁。登上三樓,一排排書架上裝滿瞭琳瑯滿目的各種圖書。
作為一傢科研機構,重慶文物考古研究院主動打造瞭一個社會公眾閱讀空間,把考古研究的各項資料向社會開放共享,是文物和典籍資料活化利用的創新之舉。希望普通老百姓也能“在歷史中閱讀優美文化,在文物裡感受優秀傳統”。當然,這傢考古書院承載的功能還不止於此。
重慶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公眾考古中心主任 吳廣:說到書院,大傢可能想到的就是閱讀,實際上我們在這裡還做瞭很多配套的工作。很多實習的大學生在這裡做課題研究、做畢業論文,一些做文化服務的企業、團體在這裡做文創開發。我們除瞭書的供給,實際上還有很多考古研究的內容轉化,以及文物相關的闡釋,在這裡我們都會提供相關服務。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