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由於在人工耳蝸領域貢獻突出,李方平入選“國傢萬人計劃”。\受訪者供圖

  上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一批頭腦靈活的浙江溫州人發展個體經濟,成為全國第一批在市場經濟嘗試中先富起來的人。然而隨著1982年“嚴厲打擊經濟領域犯罪活動”的展開,有八人以“投機倒把”罪入獄,史稱“八大王”事件。一年後,“八大王”相繼平反出獄,有人再度創業,有人遠赴他鄉。“八大王”之一、“合同大王”李方平則選擇研制造福全球的國產人工耳蝸,為此吃盡千辛萬苦,但他卻說:“與貧窮相比,吃苦算得瞭什麼?”\大公報記者 俞晝

  在李方平的眼中,做生意是要靠“闖”的,“錢不會自己走著送到你傢裡來”。當時做“供銷員”時,他就專門闖到犄角旮旯的地縣去碰運氣。“犄角旮旯的地縣,路遠又難走,別人懶得去,我的機會就多些”。憑借“鄉鎮包圍城市”的戰略,他的業務越做越大。

  “有一回,柳市一傢服裝廠做的勞保手套成瞭滯銷品,廠長求我把手套帶在身邊,看看能不能順道賣一賣。沒想到還真有煤礦廠要買,價錢也公道。”漸漸地,來找李方平代銷商品的工廠越來越多,為瞭方便現場拍板,不少工廠就將空白合同交予他保管,一旦價格合適能立馬簽約下單。

  吃得苦中苦 方為“王中王”

  由於走到哪兒都隨身攜帶著合同,李方平在柳市被譽為“合同大王”。1979年結婚時,李方平蓋起瞭四層小樓,次年又買瞭一輛小轎車,成為溫州第一批擁有私人轎車的人。

  1982年,隨著“嚴厲打擊經濟領域犯罪活動”的展開,個體經濟發達的溫州柳市首當其沖,八位私營戶紛紛入獄,“合同大王”李方平也被關進瞭看守所,史稱“八大王”事件。1983年,中共中央頒佈《當前農村經濟政策的若幹問題》,“八大王”獲得平反。

  出獄後,李方平到上海另起爐灶。但由於80年代末的經濟秩序整頓,再次被調查。雖然做的是合法生意,也躲過瞭這場風波,但被“抓怕瞭”的李方平決定離開中國,最終輾轉到加拿大過起“半退休”的生活。上世紀90年代後,改革開放進入“快車道”,“我便動起瞭回國創業的念頭。”

  失敗怕什麼 再難還能難過當年?

  2005年,李方平認識瞭在美國留學的曾凡鋼和傅前傑教授,他倆擁有多項人工耳蝸的專利。為瞭將研究成果帶回中國應用,兩位教授曾先後找過臺灣、香港和內地的投資人,但都因投資金額高、風險大而婉拒瞭提議。

  彼時,中國中度聽障人士有7000萬人以上。但中國的助聽設備應用卻不足5%。“全球僅有三傢企業掌握人工耳蝸生產技術。產品定價很高,每套要二三十萬元,很多中國傢庭負擔不起。”

  李方平坦言,起初他投人工耳蝸項目的理由很簡單,“人活一輩子,總要做一些有意義的事”。2006年,李方平成立“諾爾康”,開啟瞭人工耳蝸的研發進程。“我唯一沒想到的是,搞科研竟然這麼燒錢!”“到2009年年初,公司已經‘燒’掉一個億瞭。”為瞭籌錢,李方平請來瞭親戚朋友共同註資。“忐忑肯定有,但我一輩子吃瞭那麼多的苦,什麼時候服輸過?失敗怕什麼,再難還能難過當年?”

  一年後,研發總投入超1.5億元的國產人工耳蝸終於問世,中國成為世界上第四個能生產人工耳蝸的國傢。2011年8月19日,國傢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諾爾康”人工耳蝸進入市場,產品定價為7.8萬元。“我們的產品一上市,那些國外企業隻能跟著降價,把進口人工耳蝸的價格從25萬元降到瞭15萬元。”如今,越來越多的省份將“諾爾康”人工耳蝸納入醫保,這為更多原先被價格擋在康復希望門外的患者,重新打開瞭“有聲”世界的大門。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