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放軍反潛巡邏機更新換代
國產最新型反潛巡邏機近期首次曝光。載機平臺由運-8升級為運-9,機頭雷達合二為一,機尾磁異探測儀、機身“刀片”傳感器佈局進行瞭優化調整,機翼翼尖加裝整流罩,從而具備瞭更強大的對潛探測能力、更長的航程,可更好地遂行反潛攻潛任務。\馬浩亮(文)
航空反潛是最高效的反潛手段。同樣一款反潛裝備,安裝在高空平臺,其發揮效能比在水面艦艇上高出五百倍。而在空中反潛平臺中,大型固定翼反潛機借助飛行高度、飛行距離優勢,亦遠超反潛直升機。以運-8“鴻鵬”運輸機為改裝平臺的空潛-200反潛巡邏機,是解放軍現役最重要的反潛探測裝備,單次巡邏飛行海域可達30萬平方公裡。按照新的戰機命名規則,反潛機統一以“海雕”命名。
近期亮相的新型反潛巡邏機與現有型號相比進行瞭一系列優化調整。首先是載機平臺從運-8升級為運-9“麒鵬”,動力、航程等指標均有所提升。2021年,西部戰區空軍曾出動運-9,連續飛行近40小時,航程1萬馀公裡,打破運-9列裝以來的多項紀錄,檢驗瞭遠程作戰性能,保障遂行任務。
機頭雷達具綜合射頻功能
從外觀看,新“海雕”的“身材”“顏值”也有多處變化。現有空潛-200最鮮明的兩處特點,一是“大下巴”,即機鼻下方的大型整流罩;二是“大尾巴”,即機尾粗大的磁異探測儀。這在新反潛機上均進行瞭修身處理。
運-8型反潛巡邏機頭部有兩個雷達整流罩。一個是在機鼻處的小型整流罩,內置氣象雷達、導航雷達;二是“下巴”處的大型整流罩,內置海搜索雷達,用以搜索探測潛艇的潛望鏡、綜合光電桅桿等。而運-9型新反潛機,雷達罩整合為一,機頭雷達更換成瞭多功能有源相控陣雷達,具備綜合射頻功能,一部雷達可用於搜索、追蹤、導航、通信、氣象等多樣化任務。同時,這樣的改造也節省瞭機載設備體積和重量,降低瞭飛行阻力,相應增加瞭航程。
運-8型反潛機機尾的粗大磁異探測器,在新機型上變得更細、更短。磁異探測器主要靠探測感知潛艇周圍海域磁場變化來追蹤潛艇。如今,反潛機主要靠空投聲吶浮標陣列來搜索潛艇,而準確性、靈敏度相對較差的磁異探測器作用下降。因此,新型反潛機將其作瞭瘦身優化,但仍予以保留,與其他探測手段輔助互補。
翼尖加裝電子偵查設備
空潛-200可攜帶100枚聲吶浮標,機身上下均安裝大量刀片型高頻天線,用以進行通信以及接收聲吶浮標信號。這些刀片分佈佈局,在新型反潛機上也進行瞭微調,如機背前部的刀片陣列位置前移,且刀片間距擴大,提升通信性能。
運-9平臺新型反潛巡邏機還在機翼翼尖加裝瞭整流罩,表明翼尖也加裝瞭電子設備。一般而言,翼尖設備主要是電子偵察系統,可用於測量輻射源位置,對抗敵方雷達。這為反潛機執勤提供瞭更全面的支撐。
“海雕”反潛巡邏機察打一體,既可以為驅護艦艇提供指引,也可直接實施攻擊。其機腹有一個大型彈艙,可攜載反潛魚雷、自導深水炸彈、反潛導彈等,有力地織密中國海疆防范外軍潛艇窺探的反潛網絡。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