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燈初上,位於甘肅張掖老街的甘州有禮甘州味道特產銷售中心一派忙碌景象。

  金花寨小米、烏江貢米、藜伯伯藜麥、臨澤小棗、金銀花菊花茶……顧客們在櫃臺前仔細挑選著各種特色商品。

  “我們這裡集中瞭張掖各縣區40多個廠傢的400多種農特產品,大傢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甘州有禮甘州味道特產銷售中心店長王宥溪一邊向顧客介紹產品,一邊忙著打包。

  “這兩天的日營業額都在6000元左右,有外地遊客購買,也有當地市民購買快遞給朋友們。我們還在為一些網紅主播供貨。”王宥溪說,因為店鋪毗鄰甘泉公園,遊客會在遊玩結束後過來購物,這些地域特色濃鬱的農特產品成瞭最好的選擇。銷售旺季,日營業額能達到1萬多元。

  在位於張掖山丹縣的五彩山丹夜市,劉玉珍炒撥拉門店老板麻利地將半斤羊肚、3兩羊腰子、3兩羊心和切好的洋蔥絲、青辣椒放在大圓鏊子上進行翻炒,一時間香氣撲鼻。

  “每天都有遊客慕名而來,還有一些老顧客加微信詢問新搬遷的店址。”劉玉珍說,隨著天氣轉暖,她的生意越來越好。

  走進位於甘州區萬壽商業街的“遇見甘州名吃”小吃店,不僅包廂早已滿員,大廳雅座上座率也達到瞭80%。晚上8時30分,仍有食客不斷前來品嘗美食。

  各檔口,廚師們顛勺烹飪,甘州搓魚子、甘州排骨、手搟面、面皮、張掖油糕等各種美食一一出爐,讓食客們大飽口福。

  “沙棗面饃饃、玉米油圈和沙棗金蹄卷今天做瞭1000多個,最多的時候能做2000多個。”面點工袁玉琴一邊給新出爐的沙棗金蹄卷刷油一邊說。

  “這邊的小吃很有特色,很好吃,我要帶一些讓親朋好友品嘗。”剛剛用完餐的蘭州遊客張林又購買瞭4盒沙棗金蹄卷。

  “今天一天已接待瞭近80桌客人。最高峰時,門口這一臺桌子翻臺瞭7次,食客排隊,一桌難求。”“遇見甘州名吃”創始人劉建玲介紹,甘州名吃共有12個檔口,集合瞭張掖5縣1區及全國各地的200餘種名優小吃。在甘州名吃大堂穿行,不管是包廂還是雅座,均座無虛席。

  “我們就是想把這裡打造成張掖人的會客廳,能吃飯的博物館,旅遊人的打卡地。”劉建玲說,她們正在打造北區,以“劉姥姥的傢常飯”為定位,集合能滿足一傢人不同需求的面食、兒童餐等餐飲品類,為暑期旅遊高峰的到來做好準備。

  在張掖市甘州區甘州巷子美食街區,又是另一番熱鬧場景。

  “今天賣瞭40單左右,隨著旅遊業的復蘇,外地遊客越來越多瞭!”山丹炒撥拉檔口老板曹興明一邊為食客烹飪一邊對記者說。

  不斷前來的食客們在搓魚面、牛肉小飯、香頭面、炒撥拉等攤位前徘徊。

  “這麼多好吃的,都想嘗一下,真不知該選哪一個。”來自福建的遊客黃麗感嘆說。

  “今天的營業額達到18萬元,早中晚共接待瞭600多人次。”張掖古瓦巷餐飲文化管理公司總經理祝成龍說。

  張掖市甘州區商務局市場科工作人員王芳告訴記者,甘州區大力發展“夜經濟”,以國傢文化和旅遊消費試點城市建設和全國旅遊標準化試點城市建設為抓手,重點發展夜遊、夜演、夜宴、夜購、夜娛、夜宿等業態,精心打造甘泉文化街區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科學規劃設置特色小吃、文旅商品等經營攤位,開展內容豐富的文藝演出和娛樂活動,推出形式多樣的購物、餐飲、文化、健身、休閑等夜間酬賓促銷活動,鼓勵街區內各場館、經營門店延長開放時間,促進夜間消費,做活夜市經濟,激發市場潛力與活力。

  “自4月中旬起,各縣區夜市相繼復市營業,各夜市客流不斷,生意紅火,極大地方便、豐富瞭廣大市民和外來遊客的夜間消費,極大地繁榮活躍瞭張掖夜間經濟。”張掖市商務局內貿發展科科長郭振春介紹,張掖市全市建成包括甘州巷子夜市、明清街夜市在內的13個夜市,總經營面積約6.1萬平方米,總攤位約520個,吸納就業人員約2000人,年經營額約9000萬元。 (經濟日報記者 趙 梅)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