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後,接下來就要與空間站進行交會對接,在距離相隔上萬公裡的太空中,飛船既要找到空間站,還要對得準。更為關鍵的是,此次神舟十六號還要從空間站下方進行徑向交會對接。交會對接如何實現?據瞭解,飛船入軌之後,神舟十六號大約需要6.5個小時來完成此次交會對接。

  神舟十六號與火箭分離後,將進行多次變軌,來到與空間站相同的軌道上。

  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載人飛船系統項目技術副經理 邵立民:飛船入軌後,通過北鬥導航信息進行絕對的定位,就是確定飛船在軌道中的位置,然後控制飛船要執行6次軌道控制任務,這個的過程大概是(繞地球飛行)3圈的時間。

  據介紹,神舟飛船繞地球飛行1圈大約需要1.5小時,經過3圈的飛行,也就是約4.5小時後,神舟十六號飛船將來到相距空間站50公裡位置。

  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載人飛船系統項目技術副經理 邵立民:50公裡的時候飛船自己的交會測量敏感器,像微波雷達、空空通信設備這些就能跟空間站建立交互瞭,這時候我們飛船實際上是瞄準空間站這個目標來走的。

  接下來,神舟十六號飛船就要不斷地確認位置關系,調整自己的姿態和速度,逐漸靠近空間站,來到距離空間站約2公裡的“中途瞄準點”。對於此次徑向交會對接任務來說,這是一個非常關鍵的節點。在過瞭“中途瞄準點”之後,飛船就要開始進行姿態的調整,做好徑向對接的準備。

  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神舟飛船制導與控制分系統副主任設計師 張一:(神舟十六號)從水平對地的飛行會逐漸將船頭朝向上方完成一個90度的這樣一個動作,然後到它(空間站)的下方的200米處。

  此時,飛船將完成姿態調整,處於和空間站垂直的方向。到瞭這一步,神舟十六號還不能直接與空間站對接,而是還需要進行一個轉身。

  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神舟飛船制導與控制分系統副主任設計師 張一:在200米保持的期間,它還有一個滾動180度的這樣一個調姿動作,也就是它要轉個圈,主要是為瞭適應對接機構的方向。

  在最後對接過程中,神舟十六號將不斷靠近核心艙徑向對接口,在相距19米的時候,飛船還要進行短暫的停留,對最終狀態進行確認。最後,神舟十六號緩緩靠近核心艙,此時飛船上的主動捕獲裝置,在對接時會提前伸出,就在與核心艙的對接機構接觸的一瞬間,緊緊抓住並拉回再鎖死,最終完成對接。這一系列動作全部都由飛船自主完成。

  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載人飛船系統項目技術副經理 邵立民:我們有能夠達到毫米級的測量的敏感器,就是一些光學敏感器,能夠測量兩個航天器之間的相對位置和相對姿態,然後我們的控制精度也到厘米級,(飛船)一直往上走,直到對接機構導向板互相插合,它就是一個自動控制的過程。

  “小船”對接“大站”  挑戰百噸級交會對接

  神舟十六號發射入軌後就要去找空間站組合體並和它交會對接。此次交會對接,是8噸重的神舟飛船首次與百噸級的空間站組合體實施徑向對接,任務難度高,對接機構是否能經受考驗?

  神舟十六號發射後,將通過快速交會對接的模式,經過約6.5小時的飛行,從空間站徑向對接口也就是空間站的“下方”與空間站對接,對接百噸級的航天器,為對接機構的研制帶來瞭不小挑戰。

  航天科技集團八院神舟載人飛船系統副總指揮 丁同才:一方面就是在通過地面的試驗來驗證我們的捕獲能力,另外一方面也驗證我們的(交會對接鎖)同步性,這樣的話看看能不能滿足我們現在(空間站任務)的要求。(前期)充分的試驗證明,我們目前神十六對接機構能夠滿足我們新的技術狀態的一些變化。

  據介紹,在神舟十二號飛船研制之初,科研人員就考慮到瞭神舟飛船對接大噸位空間站的情況,並進行瞭一系列的升級。目前,神舟飛船具備與8噸級到180噸級航天器進行對接的能力。

  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載人飛船系統總體主任設計師 高旭:這個也是我們批產的一個思路,我們並不是隻針對本次任務去做驗證,而是針對整個空間站階段所有可能遇到的飛行模式、對接模式來進行驗證,後續即使是對接目標繼續增長,這個載人飛船都是能夠適應的,這樣也大大節省瞭我們驗證的成本。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