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廣東省中醫院近日完成全國中醫系統第一例“人工心臟”植入術,中西醫結合為患者“重啟”生命。圖為在醫護陪伴下,患者黎先生可以自由活動。\受訪者供圖

  “感覺我又活瞭一次!‘重生’的感覺太好瞭!”在廣東省中醫院大學城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重癥監護室(SICU),“人工心臟”植入手術後的黎先生23日得知自己即將康復出院時,十分興奮。這是全國中醫系統第一例新一代磁懸浮“人工心臟”手術。廣東省名中醫、廣東省中醫院副院長楊志敏告訴大公報,廣東省中醫院今年來已經組建中西醫聯合診療小組為多起術後患者進行康復治療。“大量臨床診療實踐證明,中醫藥在圍手術期可以幫助患者快速康復,降低並發癥出現概率,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大公報記者 盧靜怡廣州報道

  “我以前連完整的一句話都很難說,一直在喘,隻能逐字逐字地說。你看,我現在能站在這裡,像正常人一樣說話、活動瞭!”患者黎先生換上“人工心臟”後,經過中西醫護理康復後,如今在醫護人員的陪伴下,已經可以自由行走。黎先生年僅44歲,來自廣西,此前被當地醫院診斷為“擴張型心肌病”,並建議保守治療。隨著病程發展,黎先生的活動能力越來越差,隻能長期臥床休養,甚至連在病房外的走廊裡散步都成瞭奢望。黎先生告訴記者,他此前曾經尋求過心臟移植手術的機會,但器官配對無果。

  廣東省中醫院心血管大科副主任范小平告訴記者,黎先生到該院看診時,病情已經不容樂觀。盡管黎先生年紀不大,但是其左心室射血分數經過多次檢查確認隻有19%,連正常值的1/3都不到,心肌收縮能力非常弱,屬於擴張型心肌病終末期心力衰竭,必須盡快手術治療。

  “人工心”重量僅180克

  4月26日,范小平醫生團隊為患者開展瞭左心室輔助裝置植入術,僅用2個小時,這顆人工心臟順利植入黎先生體內並開始運轉。生命“重啟”瞭。此次醫院團隊使用的最新一代左心輔助裝置,是我國自主研發的第三代“全磁懸浮人工心臟”,厚度26毫米,直徑50毫米,重量僅180克。該全磁懸浮裝置沒有實體的軸承,減輕瞭對血液成分的破壞,降低瞭術後出血和血栓並發癥的發生率。

  “‘人工心臟’可以為黎先生爭取更長生存、更高生活質量,術中對心臟瓣膜病變進行修復,矯正其心臟畸形,手術後中醫藥促進患者恢復治療,也許幾年之後,摘除‘人工心’不是夢想。”范小平醫生說。

  此次換心手術為全國中醫系統第一例新一代磁懸浮“人工心臟”手術,其特別之處在於整個圍手術期均有中醫藥參與。楊志敏說,此次圍手術期中醫藥“針藥聯用”大顯身手。黎先生初入院時,由於長期心衰,身體狀態不能馬上進行手術,專傢團隊成立中西醫聯合診療小組,為其量身定制瞭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案。

  在術後治療上,楊志敏帶來醫院治未病科團隊,聯合科室護理團隊,根據患者術後體虛疼痛及胃腸功能失司的病情特點,為患者辨證進行中醫經方和耳穴壓豆、中藥熱奄包、皮內針、腕踝針等調理,並結合藥膳調養,為黎先生提供全方位的中西醫結合康復治療,改善患者術後胃腸功能紊亂、術後疼痛、心理焦慮等問題。患者很快渡過瞭術後感染這一難關。

  術後5天可下床行走

  楊志敏告訴記者,患者術後胃腸功能紊亂得到瞭明顯改善,術後疼痛以及心理焦慮等問題也得到瞭一定程度的緩解。術後4天,黎先生就可以進食,5天就可以下床行走,2周後就能自由活動。目前患者術後各項指標良好,即將出院回傢。楊志敏表示,大量臨床診療實踐證明,中醫藥在救治急危重癥和疑難復雜疾病方面大有可為。“中醫藥在圍手術期可以幫助患者快速康復,降低並發癥出現幾率,提高患者生活質量,而且大大增加瞭中西醫結合學科的發展前景。”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