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歷經十馀年發展,廣東氫能產業從探路到進階,出臺全國首個加氫站建設運營及氫能源車輛運行扶持政策等舉措,打開氫能產業萬億市場。圖為參觀者在第五屆廣州新能源智能車展上瞭解氫能源技術。

  5月20日至5月23日,2023大灣區科學論壇在廣州南沙舉辦。本屆論壇以“智匯灣區,灣和世界”為主題,聚焦人工智能、納米科技、高能物理、生物醫藥與健康、信息與通信、“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等重要領域,向全世界展現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最新進展和廣東科技創新的最新成果。全球近百位院士及各領域專傢共同探討科學前沿熱點,有與會科學傢指出,大灣區擁有優秀的制造基地,冀灣區科企可以與美國企業建立更多的夥伴關系,打造新的合作聯盟,開發新的清潔能源技術。\大公報記者 黃寶儀、帥誠南沙報道

  “在清潔能源發展領域,粵港澳大灣區大有可為。”在2023大灣區科學論壇上,專註於可再生能源研究的美國科學傢丹尼爾.卡曼對清潔能源在大灣區的實際應用印象深刻,如廣州的電動巴士車隊、深圳的“綠色”出租車車隊等,丹尼爾.卡曼認為這些應用說明清潔能源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取代化石能源。

  聯手醫藥科企 掘金銀發經濟

  在丹尼爾.卡曼看來,大灣區有活躍的港口、優秀的制造基地、出色的大學,並且區位優勢突出,他希望大灣區科創企業與美國企業之間建立更多的夥伴關系,建立新的合作聯盟,開發新的清潔能源技術。同時,他期待看到大灣區與美國、歐洲的研究機構和大學有更多合作項目,讓學生加深對全球清潔能源市場的瞭解。

  香港科技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葉玉如在主論壇上進行演講時表示,針對中國老齡化程度加深的問題,大灣區可攜手通過科技和創新手段,應對人口老齡化帶來的挑戰。她認為,大灣區擁有眾多知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醫療機構,老齡化研究資源豐富。同時,眾多醫藥企業、生物技術公司等,也可為老齡化研究成果轉化提供合作機會,通過跨領域、跨地域、跨界別的合作,推動大灣區建設成為老齡化領域的科技創新中心。

  香港理工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滕錦光在演講中指出,目前香港的創科產業要素主要集中在大學(基礎)研究的導向(經費和評估)、應用研究和轉化研究平臺、政府支持的產業投資基金、土地及產業鏈、人才政策等方面,但仍有許多需要改進之處。尤其是香港沒有人才住房政策,吸引人才有一定難度。

  倡北都建設大學城 築巢引鳳

  “土地和住房政策是香港未來吸引人和發展的關鍵。”滕錦光認為,應充分利用北部都會區來改變這些現狀。“北部都會區擁有約300平方公裡,無縫連結大灣區的土地空間和產業鏈,同時輻射全國乃至全球市場,有望成為香港的新經濟區。”他建議在北部都會區的土地規劃中預留以大學為核心的空間佈置,不僅要設計大學城、大型應用及轉化研究機構、創科產業用地等配套,更要有人才住房以及醫療、教育等生活配套設施。

  滕錦光還提出設立大灣區研究資助基金,由11個城市共同出資,共同使用,支持大灣區研發平臺建設和研發項目,設立一批大灣區實驗室,共同建設大科學裝置,設立短期(1個學期至1年)的教師交換機制和增加學生交流交換機會等,進一步提升大灣區的科技合作。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