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西部戰區空軍某雷達站駐守在西藏色季拉山,這裡海拔5000多米,每年大雪封山期最長達6個月,被稱為“生命禁區”,官兵們常年堅守在皚皚雪山之巔,時刻緊盯祖國空天防線。近日,來自空軍預警學院雷達士官學校的骨幹教員組成教學分隊,冒著風雪前往高原雷達陣地一線,探索雷達裝備在“兩高”地區高效運行的特點規律。
前往雷達站的車輛沿著蜿蜒的盤山路一路行進,當海拔超過4000米後,部分路面開始被積雪覆蓋。距離雷達陣地不到2公裡的時候,路面結冰濕滑,駕駛員不得不放慢速度,小心謹慎駕駛。
空軍某雷達旅某雷達站駕駛員 畢文富:這樣的路面已經好很多瞭,在大雪封山的時候,路面積雪通常達到3米左右,鏟車根本推不開路,我們基本上都是徒步上山的。
教員們下車後,海拔已超5000米,他們還需要攀登194級臺階的戰備通道,才能到達雷達陣地所在的山頂,臺階坡度達到60°。
空軍某雷達旅某雷達站副站長 張博:我們站傳承瞭多年的優良傳統,要想在海拔5000多米的陣地上紮下根,首先就是要戰勝這194階的臺階。
登上瞭194級天梯,距離雷達陣地還有一段積雪路,大傢又艱難前行瞭一個多小時,終於抵達陣地。教員們克服高原缺氧的不適,迅速組織雷達官兵分組展開教學研練。經過數小時的教學和摸索,雷達兵們逐漸從生疏到熟練,不僅掌握瞭雷達裝備實操技能,還積累瞭“兩高”地區裝備修理維護經驗,提升瞭對裝備的運用水平。
空軍某雷達旅某雷達站技師 蔡興巧:教員們通過逐個零件拆解、逐個零件講解,使我們對裝備的構造、電路的走勢有瞭更加清晰的瞭解,在對故障的查找排除方面積累瞭寶貴經驗。
空軍預警學院雷達士官學校教員 楊光:我們跟一線的裝備保障人員進行瞭深入交流,充分瞭解瞭高原、高海拔地區裝備使用特點,收集瞭一批高海拔地區裝備故障案例,帶回到院校,進入到我們後期的裝備實踐教學,力爭為部隊培養出一批適應新型裝備作戰運用與維修保障的“神醫妙手”。
擔負戰備值班,開機即戰鬥,在雷達兵的眼裡,雪域藍天由一圈圈雷達輻射波重疊交叉而成。“山高標準更高,缺氧不缺鬥志”是他們的座右銘。
空軍某雷達旅某雷達站副站長 張博:我們無比堅信,戍守在“生命禁區”,我們的青春有雪山見證!紮根在鋼釬也打不進的雪山陣地,是我們人生中最大的一筆財富。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