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據中通社報道:根據中國載人航天官網公佈的2023年度載人航天任務基本情況,5月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也將發射,屆時,神十五和神十六兩個乘組六名航天員將會師空間站,也將是中國空間站的第二次兩個乘組在軌交接。

  預計在5月30日,“神舟十六號”將由“長征二號F”遙十六運載火箭從酒泉發射場載人工位發射升空,船箭分離後飛船將采用快速交會對接模式上行,最終對接於“天和”核心艙徑向端口。

  “神舟十六號”飛船就位後,空間站將形成主體三艙為骨架,“神舟十五號”、“神舟十六號”和“天舟六號”貨運飛船分別對接於“天和”核心艙前向、徑向和後向端口的6艙(船)組合體,這是自空間站建站以來的第24個構型,構型構成與“神十四”、“神十五”在軌交接階段相似,組合體在軌質量將超過100噸。根據2023年中國載人航天任務安排,5月發射神舟十六號之後,今年還要在10月發射神舟十七號。

  另據中新社報道:由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美國佈朗大學等高校13位科研人員組成的研究團隊,通過綜合分析“祝融號”火星車獲取的科學數據,首次在火星表面發現海洋沉積巖巖石學證據,證明火星北部曾經存在過海洋。

  火星北部曾是海洋 “祝融號”將探索

  研究認為,早期火星曾存在大量液態水,並在古海洋區域形成瞭特殊的海洋沉積地質單元,被稱為“北方荒原組”,但是缺少原位探測數據支持。2021年,“祝融號”火星車成功著陸於火星烏托邦平原南部邊緣,正好位於前人所提出的北方荒原組。著陸以來,“祝融號”對沿途出露的北方荒原組地層展開觀測,傳回的圖像詳細記錄瞭附近許多巖石的表面形態與構造特征。

  “該研究為重塑火星的歷史提供瞭新的啟示。”肖龍說,未來“祝融號”對該區域的深入探測和采樣返回,將加深人類對火星宜居性和生命痕跡保存的認識。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