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廣東在人才等方面加快推動粵港澳科技交流合作。圖為香港城市大學深圳福田研究院科研人員做實驗。

  【大公報訊】記者黃寶儀廣州報道:自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啟動以來,廣東主動協同港澳,不斷深化粵港澳科技創新規則銜接、機制對接,從要素、平臺、項目、人才等方面加快推動粵港澳科技交流合作。截至2022年底,廣東全省科研經費跨境撥付累計超過3.7億元(人民幣,下同)。即將於本月20日至23日在廣州南沙召開的2023年大灣區科學論壇將展現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最新進展和廣東科技創新的最新成果,進一步深化粵港澳科技交流合作,同時探討打通粵港科研成果轉化“最後一公裡”。

  廣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16日在廣州舉行2023年大灣區科學論壇新聞發佈會。記者從會上獲悉,本屆論壇以“智匯灣區,灣和世界”為主題,將聚焦人工智能、納米科技等重要領域。本屆論壇還搭建起科學傢、科研院所與粵港澳大灣區內學校、學生之間溝通的橋梁,進一步深化粵港澳科技交流合作。

  廣東將解決大科學裝置共享難題

  記者從廣東省科技廳獲悉,2022年,廣東全省研發經費支出約4200億元,研發人員數量、發明專利有效量等主要科技指標均保持全國首位;區域創新綜合能力連續6年全國第一,“深圳─香港─廣州”科技集群在全球創新指數排名連續三年位居第二。下一階段,廣東將深化與港澳合作,著力破解科技成果雙向轉化、大科學裝置共建共享等方面的堵點難點問題,持續推動科研資金、儀器設備、數據資源等創新要素跨境流動和開放共享,加快推進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切實暢通三地人才往來的便利機制,吸引更多的國際化專業化人才。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