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入唐求法巡禮行記》記載使團西渡時多次因無風受阻。

  日本仁明天皇於承和元年(834年,唐大和八年),在時隔30年後,決定向中國委派遣唐使,即第19次遣唐使,也是最後一次。這次在日本遣唐使歷史上十分不同尋常,使團規模前所未有地達到651人。

  歷經唐代三朝 詳述所見所聞

  在經歷兩次渡航失敗後,公元838年(唐開成三年)7月8日,第19次遣唐使船隊啟航,45歲的圓仁以請益僧身份參與遣唐之行,他的《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從這一天動筆記錄。歷經周折,圓仁一行在公元838年7月27日到達位於今日南通如東的國清寺。圓仁在國清寺生活15天後,從國清寺乘船經過如皋掘溝運河到揚州。

  自西渡到東歸,圓仁在中國歷時9年7個月,歷經唐文宗、武宗、宣宗三朝,撰寫的《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四卷詳細記述瞭他在求法過程中的所見所聞,涉及唐代地理、行政制度、社會經濟狀況。

  圓仁回日本後帶回佛教經論、教法、傳記等585部794卷,及胎藏、金剛兩部,高僧真影、舍利子等法門道具,還有五臺山取得的土石。此外,圓仁還帶回瞭可觀的中國詩文集和各類雜書。圓仁帶回日本的佛像,對日本的繪畫藝術產生瞭一定影響。圓仁的《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多年來吸引瞭一批又一批日本友人專程來江蘇南通訪古尋蹤。\大公報記者陳旻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