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全民航虧損超兩千億元,今年民航市場呈持續恢復態勢,目標全行業實現扭虧平衡。

  5月10日,中國民航局發佈2022年民航行業發展統計公報(以下簡稱“公報”)。在經濟效益方面,公報指出,據初步統計,去年全行業累計實現營業收入6328.9億元,同比下降15.8%;虧損2174.4億元,同比增虧1374.6億元。

  澎湃新聞記者以此計算,去年全民航累計虧損增超1.7倍。

  具體來看,去年航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364.8億元,同比下降20.5%;虧損1771.2億元,同比增虧1143.4億元。機場實現營業收入770.1億元,同比下降18.5%;虧損476.2億元,同比增虧228.0億元。保障企業實現營業收入2194.0億元,同比下降6.2%;利潤總額73億元,同比減少3.2億元。

  據初步統計,去年民航全行業應交稅金300.3億元,同比減少23.5億元。民航固定資產投資總額1906.09億元,其中,民航基本建設和技術改造投資1231.38億元,同比增長0.7%。

  公報中還提及,2022年,新冠疫情對民航運輸生產影響的深度和持續性遠超預期。

  具體來看客運方面,去年全行業完成旅客運輸量2.52億人次,同比下降42.9%。國內航線完成旅客運輸量2.5億人次,同比下降43.1%,其中,港澳臺航線完成46.92萬人次,同比下降20.8%;國際航線完成旅客運輸量186.08萬人次,同比增長26.0%。

  2018年至2022年民航旅客運輸量。來源於2022年民航行業發展統計公報

  機場方面,去年全國民航運輸機場完成旅客吞吐量5.20億人次,同比下降42.7%。年旅客吞吐量1000萬人次(含)以上的運輸機場有18個,其中,北京、上海和廣州三大城市機場旅客吞吐量占全部境內機場旅客吞吐量的15%,同比降低3.0個百分點。

  2018年至2022年民航運輸機場旅客吞吐量。來源於2022年民航行業發展統計公報

  值得註意的是,航線網絡方面,去年我國航空公司國際定期航班通航50個國傢的77個城市。

  中航集團、東航集團與南航集團是我國三大航空央企,去年三大航及其子公司運輸總周轉量占比各航司總運輸周轉量近七成。

  2022年各航空(集團)公司運輸總周轉量比重。來源於2022年民航行業發展統計公報

  受市場持續低迷、國際地緣沖突、人民幣貶值、油價高企等多重超預期不利因素的影響下,三大航去年生產經營遭受嚴峻挑戰,營收共計1860.68億元,同比下降約23.52%;歸母凈虧損創歷史新高,合計1086.87億元,同比擴大超1.65倍。

  值得註意的是,國航、東航、南航三大航空央企業績今年一季度已迎來“翻身”。三大航營收均超百億元,分別為250.68億元、222.61億元、340.55億元,同比增超九成、七成以及增近六成,營收環比均實現倍增。盡管三大航均未扭虧,但均實現虧損大幅收窄。

  而春秋航空、吉祥航空、海航控股三傢民營航司整體表現亮眼。一季度春秋、吉祥航空一季度營收均實現歷史同期的新高,海航營收水平已高於2016年及之前的水平。值得註意的是,三傢航司均實現扭虧為盈。分別為3.56億元、1.65億元和1.58億元,同比倍增1.8倍、1.3倍和1倍。

  今年1月6日,2023年全國民航工作會議明確,2023年預計完成運輸總周轉量976億噸公裡,旅客運輸量4.6億人次,貨郵運輸量617萬噸,總體恢復至2019年的75%左右水平,力爭實現盈虧平衡。

  多位央企航司的證代人員於今年1月底向澎湃新聞記者表示,今年航空市場發展明朗,期待公司會有相對較好的業績表現。此外,也有央企航司和民營航司的高管曾向澎湃新聞記者表態,今年目標是要實現扭虧為盈。

  今年五一假期已落下帷幕,作為2023年春節後以及出境團隊遊試點恢復後的首個長假,民航市場在五一假期迎來“大爆發”。多傢上市航空公司的主要指標基本恢復至2019年同期水平,民航業內也稱加速實現航司全年扭虧為盈。

  據民航局5月4日發佈的數據顯示,2023年4月29日至5月3日,“五一”假期民航共運輸旅客941.2萬人次,日均運輸188.2萬人次,同比2019年增長4.2%,比2022年增超5倍。

  此外,據中國航空運輸協會(中國航協)4月13日發佈的消息,中國航協常務副理事長潘億介紹,在“分階段有序恢復”的政策引導下,今年一季度航空公司效益總體持續回升,一月份實現盈利,一季度同比大幅減虧,客運收入快速反彈,環比增長一倍以上,客運收入占運輸收入的比重顯著回升。預計今年第二季度的航空客運市場需求仍然處於持續向好的周期通道中,國際客運市場將保持恢復態勢,預測第二季度的整體客運航班量將恢復至疫情前的98%以上,旅客運輸量恢復至85%左右。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