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女士在36歲那年生下二胎,就在一傢人都沉浸在喜悅之中時,朱女士的身體出現瞭異常。

一直在定期隨訪的甲狀腺結節突然變大瞭,去醫院檢查被確診為甲狀腺未分化癌,這是甲狀腺癌中危險性較高的一種。

患癌這件事,在朱女士傢中並不是罕見事,因為她的傢裡足足有8位癌癥患者,包括爺爺、哥哥、兩位姑姑以及堂哥堂弟均有癌癥病史。

到底是什麼原因讓癌癥如此“青睞”朱女士一傢人?

01

超過1/8的人具有癌癥相關的可遺傳基因

癌癥是一種由基因突變導致的細胞功能異常,細胞會變成快速、無限制生長的惡性腫瘤。雖說癌癥是一種基因病,但其的確有一定遺傳的可能性,所有癌癥中約有5~10%有明顯遺傳傾向。

傢族內有遺傳致癌突變的話,那麼很可能會導致傢庭內多個成員共同患上同一種癌癥,臨床上稱之為傢族性、遺傳性癌癥。但大部分癌癥還是後天因素所致,占比達到瞭90%左右。

2016年頂級臨床醫學刊物《美國醫學會雜志》曾發表過一項研究,研究稱至少有22種癌癥屬於遺傳疾病,會在傢族之間世代相傳。當傢族內的兄弟姐妹罹患這些癌癥的時候,那麼你罹患同樣癌癥的幾率會比普通人增加33%

無獨有偶,《JAMA Oncology》上的一項研究指出,參與研究的受試者中有1/8以上的癌癥患者體內有癌癥相關的可遺傳基因突變。

圖源自網絡

但癌癥遺傳的其實並不是癌癥本身,而是癌癥的易感性。南方醫科大學腫瘤中心主任羅榮城表示,首先可以明確的一點是癌癥屬於基因病

正常的細胞在一些特定因素,如輻射、化學致癌物以及病毒感染等的作用下被異常激活,轉變成瞭致癌基因,讓細胞發生瞭癌變。

而基因是遺傳的基本單位,確實會導致一些癌癥發病率增加。但這種遺傳與普通的遺傳不同,不是我們認知中的父親患病,小孩也會遺傳的那種遺傳。癌癥所導致的遺傳,可能會出現多人罹患不同癌癥的現象出現

02

父母若得瞭這5種癌癥,

可能會傳給下一代

如果你的父母罹患這幾種癌癥的話,那麼你患癌的風險會比普通人高許多,對此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1、乳腺癌

普通女性一生中罹患乳腺癌的風險在1%左右,有BRCA1/2基因突變攜帶者的患癌風險則會增加到23~54%。建議傢族內有病史的女性,在40歲之前開始進行乳腺篩查,防患於未然。

2、卵巢癌

臨床約有20~25%的上皮卵巢癌發生與遺傳因素相關,尤其是有BRCA基因突變攜帶的人群,建議30~35歲就開始進行相關篩查。

3、腸癌

遺傳是導致腸癌發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傢族性腺瘤性息肉的遺傳概率約有100%,而這種息肉演變成癌癥的風險極高。確診腸癌的患者中,約有15%與遺傳因素相關。建議傢族內有腸癌病史的人,1~3年進行一次腸鏡檢查

4、胃癌

傢族內有胃癌病史的人,罹患胃癌的風險會比普通人高2~3倍。青少年罹患胃癌的患者中,大部分都與遺傳因素相關。

5、胰腺癌

胰腺癌根據遺傳背景可分為傢族聚集性和散發性兩種,前者占所有胰腺癌的3%左右,有早現遺傳現象,在年紀較輕的人群上較為多見。且發病越早,癥狀越重、預後越差。

03

若有癌癥傢族史該怎麼辦?

雖說癌癥具有一定的遺傳傾向,但對此也別過於驚慌。傢族內有癌癥病史的人,可以通過這些措施來預防癌癥發生。

1、判斷自身患癌風險

想要判斷自己患癌風險,需要看三個方面,分別為多發,近親內一人罹患多種癌癥或多個近親患癌;少見,近親罹患有罕見癌癥,如男性罹患乳腺癌;年輕,傢族內有近親30歲以下患癌。

2、減少接觸致癌因素

建議盡早接種HPV、乙肝疫苗,對預防癌癥發生有一定的幫助,有職業暴露史的人,要做好自身防護工作並定期體檢。

3、堅持健康生活方式

癌癥的發生與不良的生活方式,如飲食不健康、作息不規律、抽煙酗酒等也有很大關系,預防癌癥需要從這些細節上進行改變。

4、定期體檢及時篩查

傢族內有相關病史的人群,要盡早進行早期篩查,如肺癌要進行低劑量螺旋CT、胃癌進行胃鏡檢查、腸癌進行腸鏡檢查等。

癌癥的發生並非不可預防,我們能做的就是從生活中的細節去進行改變,並長期堅持下去。

參考資料:

[1] 《這8種癌容易遺傳下一代!有傢族史的人趁早做幾件事》. 生命時報 2022-08-02

[2] 《一傢人中有8位癌癥患者,癌癥遺傳的概率到底有多大?》. 健康時報 2022-08-15

[3] 《三分之一的癌癥可預防!關鍵在於掌握正確預防方法》.未來醫生官方號 2022-05-05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