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是脾胃最為脆弱的時候。

這倒不是說胃怕熱什麼的,而是怕瞭咱們這張嘴。冰涼可口的還是麻辣鮮香的,一頓宵夜都往肚裡送,這麼飲食脾胃哪能受得瞭?

中醫認為人體的氣血是由脾胃將食物轉化而來。

脾胃若正常運轉,則人體能時時得到營養的補充,獲得源源不斷的生命力;

脾胃若受損失調,則說話無力,身體羸弱,疾病叢生。

為什麼夏季易傷脾胃?

1、過食冷飲

在古代,隻有像皇帝這些貴族才有可能享受冷飲,而現代社會冷飲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瞭。特別夏季氣溫高,人們極易貪涼過食冷飲,恨不得什麼都吃涼的。

中醫認為,過食寒涼很容易傷害脾胃,特別是脾陽,長期就會造成脾胃虛寒,機能衰退,出現不欲飲食或者腹痛、腹瀉。

2、情緒不佳

“胃是情緒晴雨表!”

《黃帝內經》中有提到一個觀點:“思慮過度,脾氣鬱結,久則傷正,運化失常。”意思就是說心情會影響脾胃。

天熱容易引發不良的情緒,導致胃腸功能紊亂,會令胃酸分泌增多,讓人消化不良。

3、過量飲酒

到夏季,路邊燒烤、夜宵攤檔的生意火爆,三五知己喝酒擼串兒,逍遙自在,但是辛辣油膩的燒烤及酒精對脾胃的傷害也不容小覷,這些食物對食管和胃黏膜的損害很大,長時間可能造成胃黏膜損傷糜爛,重則導致消化性潰瘍。

夏季養胃要註意什麼?

1、暑氣重,莫貪涼

炎熱夏季,不要過於貪圖寒涼,居住環境不要過於潮濕,不要過多吃冰凍及涼食、涼茶,夜間空調的溫度不要開得太低,最好在26度以上,不要在露天及陰冷的地方過夜,在夏季更應該註意預防受涼。

2、吃飯規律,細嚼慢咽

有規律的飲食作息,是養胃的關鍵和基礎。一日三餐定時定量,你的胃就會運轉正常。每天讓它按時接受定量的食物,它工作起來也會規律。

細嚼慢咽也是養胃的重點,好好運用牙齒,把食物碾碎,這樣食物到胃裡也就會容易消化。

不要過多食用酸性食物,如山楂、酸奶、西紅柿、烏梅、橘子等,過酸容易克伐脾土,妨礙脾胃的消化功能。

3、多飲水,補充鹽和鉀

夏季體內的水分、體內的鹽分及鉀離子等電解質丟失過多,要及時補充,宜喝多水,而且是溫水比較好。

水在人體內起著至關重要的作明,維持著人體正常的生理功能,若不及時補水就會嚴重影響健康,易使皮膚幹燥,皺紋增多,甚至造成機體電解質紊亂。

4、情緒舒暢,減少刺激

日常生活中,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緒穩定,避免緊張、焦慮、惱怒等不良情緒的刺激。同時,註意勞逸結合,防止過度疲勞而殃及胃病的康復。

5、運動保健,調理脾胃

無論有無胃病都應該加強運動鍛煉。

為瞭避免中暑,可以在上午9~10點,下午4~5點等陽光不強烈的時間段進行鍛煉,多舒展筋骨,可以增強脾胃的功能,促進消化。

3個健脾益胃的“特效穴”

生活中,有很多人在脾胃出現不適時會選擇按摩穴位來緩解,廣為人知的穴位包括神闕穴、中脘穴、天樞穴、足三裡等……

其實,除瞭這些常見穴位,我們身上還有3個健脾益胃的“特效穴”常被錯過,一起看看吧!

1、腹哀穴

腹哀穴位於腹部中線旁開四指,肋骨下緣的地方,觸摸肋骨下緣會摸到明顯的顆粒感,是足太陰脾經的穴位。

【按摩手法】把手掌放在肋骨下緣,手掌凸起來,用掌指關節骨頭位置,放到肋骨的邊上,沿著肋骨的邊緣擦。

【作用】加速胃腸蠕動,緩解胃腸不適。

PS:不要隔著太厚的衣服,最好直接放在皮膚表面,速度不限制。

2、鳩尾穴

在臨床中,很多人會感到心口窩下脹滿不適,感覺心口窩下憋瞭一口氣,脹滿不舒,中醫稱之為痞滿,心下痞或心下痞堅。

對於這種情況,可以選擇既能治胃又能治心的穴位——鳩尾穴。

鳩尾穴位於胸腱聯合的下方,是橫膈肌韌帶的附著點。按一按,可以松懈腹直肌,養心又暖胃。

【按摩手法】用刮痧板圓潤部分從上往下刮拭,松解腹直肌,改善胃腸功能。一般刮5—10分鐘,有酸脹感為宜。

【作用】對同時有心慌、氣短、胸悶及胃脘部的一些癥狀的人特別適用。

3、章門穴

章門穴是脾的募穴,屈肘,雙手夾住兩脅,肘尖平行過去,和肋骨交界的部位,十一遊離肋端就是章門穴。

遊肋:在吸氣的時候可以摸到肋骨,而且往下摁會動,這就是十一遊離肋。

章門穴是腹壁附著的外側附著點,越是脾胃功能異常的人,這個位置越酸痛。

【按摩手法】雙手放在髂骨和肋骨之間,有節奏的捏腰,稍微用一些力,左右兩邊交替進行,力度以出現酸痛或刺痛的感覺為宜,經常按一按,沒有時間限制。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