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小來
眾所周知,醫生的職稱晉升,不僅科研要「卷」,還有門診量指標、基層服務或院前急救要求等等。
但晉升是否隻能過這一座獨木橋?協和玩出瞭新花樣。
10 月 19 日下午,國傢衛生健康委以「公立醫院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組織召開新聞發佈會。發佈會上,記者問及北京協和醫院的人才培養與激勵舉措,北京協和醫院副院長韓丁介紹瞭協和的職稱評聘改革試點:
「改革職稱評聘制度,試點醫師類職稱增設瞭醫療型、教學型、醫教研復合型崗位。我們也開展瞭科研人員自主評審,使職稱晉升的通道越來越寬,醫師的職業前景也更加多樣。」[1]
圖源:參考資料 1
分類評職稱,減少臨床工作量成為可能
據協和醫院官網顯示,協和的臨床醫生可以通過「多賽道」參與考核。具體而言,分為「純臨床型」「臨床教學型(D+E)」和「臨床科研型(D+R)」三種。
「純臨床型」的考核體系並不意味著完全不科研。在這條賽道的考核標準裡,臨床能力、臨床工作量、臨床質量、臨床服務四個維度是考核的重點,同時,也要對科研教學業績進行考評。
「臨床教學型(D+E)」和「臨床科研型(D+R)」則允許臨床工作減量,側重評價教學業績成果以及科研能力成果。[2]
根據國傢規定,臨床工作量,以當前職稱受聘時長和量化的晉升工作量為硬性指標,比如,晉升副高需要 400 單元門診量。此外,病案、績效考核、工作時間、成果代表作等也是晉升的評審依據。[3]
由此可見,醫生的職稱晉升關系多項指標,而分類評職稱或許帶來多條路子,不用去「擠一根獨木橋」。這一思路在今年初北京市發佈的職稱制度改革相關文件中也有體現。今年 3 月,北京市人社局和市衛健委發佈《北京市深化衛生專業技術人員職稱制度改革實施辦法》,其中指出:
對於二、三級醫療衛生機構衛生專業技術人員,按照臨床為主和科研為主進行分類評價:以臨床為主的,重點評價其臨床醫療醫技水平、實踐操作能力和工作業績等;以科研為主的,重點評價其科研創新、成果轉化應用、新技術推廣應用等能力和專業貢獻。
此外,北京市的職稱改革還要求完善跨系列晉升。比如,一名臨床醫學博士可以先走科研序列職稱,按規申報副研究員職稱(副高級),在聘主治(中級職稱)滿 5 年之後,再申報副主任醫師。[4]
四川華西、上海交大也曾試水
除瞭協和,過去也有醫院做出過類似探索,在人事管理中適當區分臨床、科研等崗位。
在 2018 年的一場公開論壇上,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院長李為民表示,華西近年來就有純靠臨床水平晉升高級職稱的醫生,「我們沒要求任何文章、任何課題,因為他們的臨床優勢技能,也就是 CMI 值突出、過硬」。
圖源:參考資料 5
李為民介紹,華西醫院的職稱評定近年對醫療工作有重點要求,「擔任亞專科學術帶頭人,亞專業標志性手術或操作國內領先,優質高效完成醫療任務;外科性質科室每年 RBRVS 值在本亞專業排名第一,內科性質科室每年 CMI 值在本亞專業排名第一;培養與優勢技術相關標志性手術或操作人才原則上不少於 3 人等指標符合後,不需 SCI 論文就可以晉升主任醫師。」[5]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則是提出瞭「研究型醫師」計劃,在 2015~2020 年間遴選培養 100 名臨床醫學研究型醫師。不過,這項計劃並未與職稱晉升掛鉤,主要是在待遇方面給有研究需求的人才提供瞭空間。
據其人事處官網介紹,「研究型醫師」的申報面向副高級以上職稱,要求從事臨床工作 10 年以上,不擔任醫院行政崗位職務(不含科主任)。
聘為研究型醫師後,醫生可獲得 10 萬/年的額外崗位津貼,由醫學院發放。此外,醫學院還為研究型醫師配套一次性科研啟動經費 50 萬,各附屬醫院需要提供按照 1:1 比例配套。[6]
而和「不拘一格選人才」的培養思路相對的是,一線醫生更期待詳細、量化的崗位分類評審方案。據協和臨床一線醫生反饋,對於三種崗位的劃分標準「不太瞭解」,認為如果隻是似是而非地給出新概念,那麼大傢還是會想「每條路都嘗試一下的」,最終會更加「卷」。
在丁香園社區,有網友分享瞭同學的經歷:因為擔心職稱改革將課題要求納入其中,今年科室 9 個人都申請瞭課題,8 個中選。並將此場景形容為「腥風血雨的晉升之路」。
丁香園社區截圖
北京協和醫院整形外科醫生李雙(化名)表示:「除非你想做研究員,完全不幹臨床,就可以隻做科研,但應該不可以在臨床上完全不做科研,晉升會有阻礙。」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