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乙酰半胱氨酸

哈佛醫學院的一篇論文,居然被 257 位科學傢聯名要求撤稿?

爭議焦點的這篇論文名為 Triggers for mother love,發表在美國國傢科學院院刊(PNAS)上,作者為美國國傢科學院院士、哈佛神經科學傢瑪格麗特·利文斯通(Margaret S. Livingstone),該研究也是當選院士就職論文特別系列的一部分。

圖源:PNAS

研究一經發出,就遭到瞭大量激烈的反對,學者們聯名致信要求 PNAS 撤稿,並希望哈佛大學終止利文斯通的研究。

讓剛出生的猴子與母親分離,以研究母性依戀

Triggers for mother love 這一研究旨在探究靈長類動物的母性依戀的觸發機制。

在實驗過程中,研究者的首個觀察目標為 8 歲的初產雌性恒河猴,通過觀察她產下死嬰後的反應。研究者發現,這隻猴子在獸醫處理死嬰後表現出明顯焦躁,在產後十天裡,研究人員通過毛絨玩具安撫瞭她,「(雌猴)收養瞭這個玩具作為她的孩子」。

母猴在產後對毛絨玩具表現出母性行為,她持續握住玩具並在研究者靠近圍欄時保護它;圖源:參考資料 1

在後續的實驗中,研究人員又將多組生產完的雌猴的嬰兒立刻取走,替換成大小、顏色、質地和粗糙形狀上與正常嬰兒相匹配的毛絨玩具,但毛絨玩具不具備任何其他嬰兒特征,如氣味、發聲、運動、抓握或哺乳。

母猴選擇瞭懷中的玩具而非自己生產的嬰兒;圖源:參考資料 1

5 個觀察組中,有 3 個觀察組對毛絨玩具出現瞭強烈且持續的依戀。此外,其中一組在認領玩具後,當研究人員把嬰兒送回時,母猴在玩具和孩子之間選擇瞭玩具。

擔心猴媽媽可能會攻擊真正的幼猴,研究者沒有進一步做全面的嬰兒與毛絨玩具的對比實驗。

研究結論認為,「那些看似基於復雜、獨特的依戀紐帶,實際上也可能基於或至少由簡單的感官線索觸發。觸摸柔軟的物體可能具有一定的鎮靜、治療作用。」

257 位科學傢聯名要求撤稿,質疑實驗手段過於殘忍

盡管作者在研究中已經聲明,報告的所有觀察結果均符合哈佛醫學院機構動物護理和使用委員會批準的方案,並符合 NIH 實驗動物護理和使用指南中提供的指南。但論文一經發表,仍遭到多傢組織機構與專傢提出的強烈反對。

動物權利組織(PETA)發文,指出這不是利文斯通第一次在實驗過程中使用殘忍手段,稱她曾暫時縫合幼猴的眼瞼,以觀察失明一年對大腦和視力發育的影響。

PETA 要求哈佛大學終止利文斯通的研究,並要求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取消對這項工作的資助。

圖源:PETA

聖安德魯斯大學靈長類動物學傢凱瑟琳·霍拜特(Catherine Hobaiter)向 PNAS 遞交瞭 257 個科學傢簽名的反對信,要求撤回這篇論文。其中一位簽署者直指這項研究復制瞭美國心理學傢哈裡·哈洛(Harry Harlow)在 20 世紀中葉進行的臭名昭著的「恒河猴實驗」。

圖源:參考資料 8

有學者認為,這項實驗並無學術上的必要,「它忽略瞭我們已經擁有的關於依戀理論的所有文獻。」

霍拜特表示:「我們不能征求猴子的同意,但我們可以停止使用、出版、推廣故意造成極度痛苦的殘忍方法。」

該論文其中一位審稿人回應稱,「隻有在沒有其他方法可以回答問題的情況下,才會批準實驗。…… 但利文斯通的工作是『合乎道德和合理的』,這不是對動物不必要的虐待,而是批判性研究。」

但霍拜特卻認為,倫理學在不斷發展,「僅僅因為你的大學倫理委員會設定瞭最低標準,並不意味著你不能做得更好。」

圖源:Science

哈佛大學法學院對隔壁醫學院的這項研究也持反對態度。哈佛大學法學院的動物法律與政策診所在一份倡議中呼籲哈佛醫學院「審查相關協議,結束這些不必要的實驗,以符合學校減輕痛苦和改善健康和福祉的使命」。

圖源:參考資料 6

哈佛回應:研究將使人類獲益

風波持續近一個月後,哈佛大學與利文斯通本人均發表官方聲明,為這一研究辯護。

在利文斯通本人的聲明中,她認為自己的工作被誤解瞭,而這些反對的聲音正演變成威脅,「我越來越擔心自己和傢人的安全」。

圖源:哈佛醫學院

在聲明中,利文斯通表示,對母性依戀的研究,能夠讓其他以猴子為實驗對象的研究者在工作中找到安撫猴子的措施;對人類而言,也提供瞭有價值的參考信息,以幫助婦女面對流產或死產後的創傷。

同時,她也回應瞭其他引起爭議的實驗設計:

在 2016 年的獼猴雙眼縫合實驗中,研究人員使用瞭可溶解縫合線對獼猴進行瞭兩次可逆眼瞼閉合手術。該手術也適用於患有某些眼部腫瘤的人類兒童和嬰兒,同兒科手術一樣,她的團隊也為嬰兒獼猴提供瞭麻醉和止痛藥,以確保它們不會經歷疼痛。

這項實驗是為瞭全面瞭解暫時視力剝奪對整個大腦的影響。但這次實驗之後,團隊沒有再實行過這一手術,也沒有計劃再次對猴子實施眼皮縫合,實驗室現在使用完全非侵入性技術來研究早期視覺體驗。

哈佛大學醫學院也力挺利文斯通。

圖源:哈佛醫學院

學院在聲明中表示,利文斯通過往和正在進行的研究有助於開發阿爾茲海默癥和膠質母細胞瘤的治療方法、闡明瞭某些大腦區域的缺陷如何可能導致面部失明和自閉癥譜系障礙中的某些社會問題。

「在生物醫學研究中人道和受監管地使用動物模型對於瞭解導致疾病的生物過程,設計新的療法和幹預措施以改善健康,並確保此類治療安全有效仍然是必不可少的。這些知識在人類和獸醫學中產生瞭許多改變生命和拯救生命的治療方法。」

動物權益受損的另一面,是人類不斷從此類實驗中獲益。動物福利的保障,與人類科研領域的絕對收益和實驗效率,或許是擺在研究者們面前永遠搖擺著的天平。

目前,動物實驗研究遵循 3R 原則,即:

替代(replacement):盡可能采用其他方法而不使用動物進行實驗,或者優先使用低等動物而非高等動物進行實驗;

減少(reduction):在不影響科研目的的情況下,盡可能地減少實驗動物的使用數量;

優化(refinement):改進實驗條件,優化實驗技術路線,避免或減輕對實驗動物造成的痛苦。

策劃:yuu.|監制:gyouza、carollero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