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國產創新藥“出海”捷報頻傳。醫藥企業license out交易火熱,據不完全統計,僅上半年就高達39項,且交易量和交易額都高於同期。而另一方面,今年以來,國產創新藥出海“退貨”已達8例。

在出海與退貨的變數之中,填滿瞭無數國產創新藥的疑問。

關於“當下中國創新藥出海究竟還是不是必選題?走出去,又該如何做好路徑規劃?是借船出海還是造船出海?”的討論已成為行業關註焦點。

“雖然‘走出去’不容易,但受到國內價格打薄和產品內卷,以及收入來源單一的限制,出海已成為很多創新藥企戰略規劃的必選題。”中國醫藥創新促進會執行會長宋瑞霖在參加9月25-27日第八屆中國醫藥創新與投資大會期間表示。

出海是必選題 中國創新藥可以造福全球

“中國創新藥出海是必須的事情。中國的醫藥市場雖然大,但是全球的市場肯定更大。”百濟神州總裁、首席運營官吳曉濱對鳳凰網健康等媒體表示,做藥“研和發”的沉沒成本很高。科學無國界,疾病無國界,做藥為什麼要有國界?百濟的澤佈替尼在美國做瞭優效性實驗,這也證明瞭澤佈替尼在BTK抑制劑領域中是best in class。中國的好藥出去造福於國外的患者也是非常好的。

截止今年9月,已有包括百濟神州、加科思、基石藥業等在內的多傢生物醫藥公司和跨國藥企的License-out項目以“退貨”收尾。通過梳理今年退貨案例能發現,合作方調整管線項目佈局或為合作授權終止的主要因素。

對此,亞盛醫藥總裁楊大俊表示,海外BD合作主要看臨床價值、市場需求和臨床數據等維度。這個判斷也跟時間有很大關系,三年前是需求、有很大競爭優勢的,三年後再做評價,可能就沒有瞭,內部管線也可能做停止等決策。

借船出海仍是主流 產品必須是全球性創新

會議期間,醴澤資本管理合夥人李凱軍也對鳳凰網健康等媒體表示,現階段,創新藥出海還是以合作模式(BD)為主,且一定是全球性創新,否則,在整個產業鏈中就沒有足夠價值,資本也就不會投資。當下的很多“出海”,不是賣產品,更像是一種“賣知識產權”的模式,更不是去占領市場。

“做出高質量的、全世界范圍內的創新已成行業共識。”君實生物首席執行官李寧也對鳳凰網健康等媒體表示,特瑞普利單抗能夠在東南亞、中東、南美等新興市場,甚至是歐洲跟跨國大公司進行同臺競爭,也是基於產品的高質量。

臨床佈局要用全球數據 產品商業化要跟當地人合作

基於百濟神州跟諾華等企業的合作案例,中國藥企走向世界有何重要經驗可借鑒?吳曉濱表示,醫藥出海有兩點需註意,首先,臨床佈局一定要做全球試驗,國外註冊除極特殊情況外,一定要用全球的、多人種的數據。其次,商業化一定要跟當地人合作。當地人對美國等地區的熟悉程度及網絡,都能迅速幫助產品商業化。

對中國企業出海來說,很多時候都是先借“船”出海。與跨國大藥企進行授權合作,是很多本土企業的首選合作模式。一方面能在研發階段就實現優勢互補、降低研發風險,另一方面,還能借助跨國藥企的銷售網絡,使創新藥更快打入國際市場。

王磊表示,阿斯利康一直在幫助中國醫藥企業走向世界,比如助力康泰生物出口到印尼,助力綠葉把血脂康帶到烏茲別克斯坦、新加坡、巴西、中東等市場。

作為一傢中西合璧的公司,阿斯利康一直用開放的態度跟包括競爭對手在內的藥企合作,包括全球市場合作、早期技術投資、診療一體化合作以及帶園區出海等,一起幫創新藥走向國際市場。

FDA要求有很多變化 藥企要跟FDA多溝通

對中國創新產品出海來說,除瞭地緣政治因素,FDA在技術角度和法律法規的要求方面也有很多變化。蘇慰國介紹到,一是對研究人群要求非常高。如果在美國獲批,除極特殊情況外,在安全性和療效上,都要求有更多美國人群的數據。二是對最優劑量選擇的要求變得非常高。這也是近一兩年內的變化,需要國產藥企特別關註,從而更好滿足申報要求。

中國創新藥企做國際多中心臨床試驗,也需要跟FDA打交道。思路迪醫藥首席醫學官肖申曾在FDA做瞭20年評審相關工作。他坦言到:“創新藥企跟FDA打交道要註意一些細節:一是要跟FDA多溝通。準備越充分,溝通效果越好。二是要隨時關註FDA每周、每月出的各項指南。三是中美時差有12個小時,可以要求FDA把他們一般設置在下午二三點(北京時間凌晨二、三點)的會議時間改為上午的九、十點(北京時間晚上九、十點),這樣大傢會舒服很多。”

(鳳凰網健康 郭妍)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