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吞吞
重慶,渝中區,社區麻將館。
人群的中心,是一張牌桌和一位大爺。大爺身穿黑色夾克,頭戴一頂黑色鴨舌帽,身體軟綿綿地靠在椅背上。
血壓 168mmHg/105mmHg,左側肢體無力,伴言語含糊,伴嘔吐,到場的急救醫生裴彧判斷患者為中風,需要馬上送往醫院進行溶栓治療。
救護車上,隨行的麻友回憶起剛才的突發狀況,還覺得心有餘悸:
「還好發現得早,剛才發現他把腦袋歪著,臉色都變瞭。二四條靠起,他把三條拿出去打瞭,我說不行不行,我馬上就給你打 120。」
網友:相當於鬥地主 34567 順子,你把 5 單張打出去瞭;相當於你有一雙筷子,然後把其中一根丟瞭吃面
這是紀錄片《中國救護》鏡頭記錄下的一幕。這部紀錄片聚焦院前急救,24 小時紀實跟拍真實急救現場,自 9 月 30 日在 B 站開播以來,已經躍升紀錄片熱榜第一,站內評分 9.8 分。凌晨一點,仍有 500 多人在線觀看。
B 站紀錄片排行榜
診療,發生在一切場景裡
院前急救,即從第一救援者到達現場直至病員送達醫院急診室之間的階段,這是急救體系的第一環節。
第一道難關,是抵達。
山城重慶,階梯蜿蜒。最好吃的火鍋,往往藏在最深的小巷裡。深夜,火鍋店打來一通報警電話,一名男子突然失去意識昏倒。
但救護車隻能開到馬路邊,急救人員拎上箱子和擔架一路小跑沖上臺階。
心肺復蘇、測量血壓、拉心電圖,判斷下壁心梗,需要盡快送醫。抬起一個失去意識的成年男子,急救人員再次沿著長長的樓梯快速返回。
也有不清不楚的電話,讓人急得團團轉。
男子報警表示自己母親失去意識,但因醉酒無法準確描述患者情況,也遲遲未告知患者姓名及準確地址。
小區裡的鄰居給急救人員指瞭路,但門鈴按瞭又按卻沒人接聽,急得醫生們隔著窗喊話一樓住戶幫忙開門。好一會兒過去,報診人才從另一頭走出來帶路。
當鏡頭轉向醫院之外,事故會發生在哪裡,難以預料;沒有足夠的空間和條件,就更考驗急救醫生的技術。
患者失去自主呼吸,需要氣管插管。但在急救現場,老房子燈光昏暗,患者口腔內全是鮮血,完全看不到聲門,沒有視野的情況下,急救醫生憑借經驗和技術插管成功。
呼嘯而過的救護車,也是分秒必爭的急救現場。心肺復蘇,司機拉起二級警報,話筒喊話前車讓路。一個急彎讓車裡的人失去重心,但手上的按壓還不能停下。
看見醫生的「無力」時刻
我們也很少在一部紀錄片裡,見到如此高濃度的遺憾。
院前急救,能救回來的不多。
95 歲爺爺,上廁所時突然失去意識,急救人員到場時,患者已無自主呼吸,換瞭幾人連續心肺復蘇,第 22 分鐘,患者的心率回復到瞭 128。
然而,在搬抬途中,由於上下樓梯,患者的血流動力學發生改變,情況再度逆轉。入院半個多小時後,臨床醫生宣告患者死亡。
鏡頭一轉,病房的一隅,在慟哭的傢人背後,曾短暫救回過患者的急救醫生許媚神情落寞。回到急救站,許媚仍在復盤,再遇到這種情況,要在下樓過程中再放平做幾次心肺復蘇,「要是他們傢有個電梯多好啊,就可以跪在擔架上按。」
面對突發情況,沒有任何心理準備的傢屬大多會陷入慌亂不安。跟著急救醫生的視角,鏡頭不僅記錄下醫療決策,也記錄下生死面前,醫生如何扶住一個搖擺的傢庭。
早上起床,妻子發現其丈夫呼吸心跳驟停,急救醫生到場時,男子身上已經出現屍僵,許媚判斷已無搶救指征。
一切發生得太過突然,媽媽有些無措地給傢裡長輩打電話,兒子還不完全明白發生瞭什麼,在房間外小聲地問,「我爸爸要死瞭嗎?」現場沒有人能夠回答一個八歲孩子這個問題。
急救醫生調低瞭房間空調溫度,外婆把孩子帶走後,許媚坐下來陪傢屬解決眼下的問題:
「我給你開死亡調查表,你到社區那邊開死亡證明,今天也能開、星期五也能開,今天開掉算瞭,一次性搞定;拿著死亡調查表、死亡證明、打殯儀館電話,他們會來接的;有空的時候,到派出所去一下,把戶口註銷掉。」
直到電梯門合上,許媚才露出悲傷的神情:「太小瞭,36 歲,他和我一樣大。」
也正是因為見過太多遺憾,才會在那些小概率的成功出現時,升騰起純粹的喜悅。
救回一例心梗患者後, 出車的醫生和護士開心地互相比起大拇指;得知患者介入手術成功,三個大男人靠在救護車旁以汽水代酒慶祝;回憶起心肺復蘇看到患者有心跳那一刻,駕駛員興奮地一躍上車。
紀錄片立項之初,導演組在急救中心和所有醫生、護士、司機、擔架員溝通,詢問大傢工作過程中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什麼?沒有一個人說自己獲得的榮譽,大傢說起的都是在出警過程中,哪個危重病人被救活瞭,或者哪次明明已經很努力瞭,但結果卻還是讓人遺憾。
3 個人,1 輛車,無數悲歡離合
經歷 3 年,攝制組總共拍攝超過 600 次的急救任務,並從中選擇瞭 38 個案例構成瞭《中國救護》目前的 9 集內容。(截至本文發佈,已播出 4 集)
這不是總導演任茹第一次接觸 120 這個題材,2017 年,導演團隊聯合出品並參與制作瞭紀錄片《生命時速·緊急救護 120》,豆瓣評分高達 9.4。
《中國救護》選擇瞭重慶、杭州、天津三個人口超千萬的特大城市,駐紮一線急救工作現場;得到三地衛健委支持、三地急救中心協助拍攝 ,並獲得中國醫學救援協會行業支持。
急救人員辛苦奔赴的背後,也有強大的信息支持系統,院內急診隨時做好準備。
以重慶為例,院前院內信息交換與預警聯動一體化信息系統投入使用,醫院大屏顯示患者嚴重程度分級、急救車牌、重要指標、臨床診斷、預計到達時間,實現患者「上車即入院」。
根據各地要求,院前急救救護車通常應當配備三名以上醫療急救人員,包括一名醫師或護士、醫療救護員,以及駕駛員、擔架員等急救輔助人員。
這樣的人員配置似乎還略顯人手緊張,拍攝過程中,攝影師有時也需要搭把手。全國范圍內,急救資源仍然非常緊缺,有網友表示,自己所在城市,僅有 6 臺救護車處於隨時備用狀態。
B 站留言區截圖
紀錄片播出後,盧驍醫生在微博發文推薦,「院前急救醫生真的非常不容易,也能看到好多悲歡離合,世間百態。」
盧驍微博截圖
在第一集的評論區,不少急救人員曬出自己的照片,表示在紀錄片裡看到瞭自己的工作日常。
B 站留言區截圖
影片內外,結束這片刻休息,工作還要繼續,人間的生老病死仍在上演。
「又來單子咯。」「那走噻。」
策劃:yuu. | 監制:gyouza、carollero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