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間,為減輕傢長負擔,有效緩解學生暑期“看護難”問題,部分學校、社區開展暑期免費托管,為學生提供作業輔導和素質課程等服務,讓孩子們度過一個快樂、有意義的假期。 圖為7月10日,在石傢莊市陽光小學,學生進行足球訓練。張曉峰/攝(新華社發)

7月10日,在安徽省合肥市肥東縣店埠鎮新城社區暑托班上,志願者在給孩子們上書法課。阮雪楓/攝(新華社發)

7月10日,在石傢莊市融創中心第一小學,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飛行模擬駕駛。張曉峰/攝(新華社發)

進入暑期,很多網友刷短視頻時,突然發現一堆所謂“老師”,都在苦口婆心地告訴傢長“暑假有多可怕”“如果不努力就會被拉開差距”“這就是殘酷現實”,接著便開始賣書、賣課。

“制造焦慮的炒作!”這是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看到這些視頻時的第一感受。作為教育學者,他擔心,傢長們看完這些視頻會加重教育焦慮,被賣書賣課的賬號騙瞭錢,“最擔心的還是這些短視頻制造的焦慮,會影響傢長和孩子的心理健康”。

當前,“雙減”政策落地正處於承上啟下的關鍵階段,校外培訓治理工作取得積極進展,但學科類培訓“隱形變異”、非學科類培訓協同監管不足等問題依舊存在。為此,教育部辦公廳近日發佈《關於做好2023年暑期校外培訓治理有關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要保持工作力度不減、韌勁不松,努力鞏固學科類培訓治理成果,深化非學科類培訓機構監管,防范化解各類風險,切實減輕學生假期負擔,讓廣大中小學生度過一個健康、平安、充實而有意義的假期。同時,要求各地要引導傢長理性看待、慎重選擇校外培訓,多關註孩子身心健康,不盲目跟風報班。

守護好孩子暑期心理健康,是當前刻不容緩的問題。

  “暑假最可怕”短視頻的實質是販賣焦慮

北京的馬女士有一雙兒女,兒子上初中,女兒上小學,面對小升初以及中高考的壓力,她有時也非常焦慮。她覺得,“暑假最可怕”的視頻會加重傢長的焦慮。“短視頻忽悠傢長給孩子報班,就是火上澆油。”

“這些短視頻宣傳的所謂‘暑假最可怕’,就是在販賣焦慮。”仔細分析這些短視頻後,熊丙奇一針見血地指出。他認為,這就像實施“雙減”政策之前,培訓機構打出的“你不去培訓,就培訓你的對手”廣告語一樣,都是在刺激學生和傢長,讓學生和傢長不淡定,“這種焦慮心態,顯然不利於學生度過一個有意義的暑假”。

王婭莉也同意熊丙奇的觀點。作為陜西省語文學科帶頭人、陜西省安康市漢濱初中高新校區語文教研組組長,她認為,“暑假最可怕”的渲染,其實是一些商傢在利用傢長對孩子的教育期待,制造教育焦慮。她分析,短視頻主播主要抓住瞭傢長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心理,促使傢長加大孩子的學習壓力;同時,迫使傢長千方百計為孩子買書買課,從而拓展商業運營空間;最後,再將中高考的壓力傳導到小學,形成關於教育資源的搶奪與恐慌。

作為一線教師,她發現雖然實行瞭“雙減”政策,有的傢長還是會給孩子報七八個補習班,導致孩子沒有休息時間。

從長期的教學實踐中,王婭莉發現,學生的焦慮其實主要來自於傢長,而非學校。傢長施加的壓力讓孩子沒有喘息機會,甚至無法完成學校的基本學習任務。

中國礦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博士段鑫星感到,這些短視頻的背後藏著一個大“坑”,讓有育兒焦慮的父母不自覺地入“坑”。

在上海生活的吳女士有一個上小學的兒子,她認為,短視頻創作者通過視頻內容綁架傢長的思想,進而導致傢長綁架孩子的時間,讓孩子隻專註於學習,忽略瞭其他方面的發展,肯定會對孩子的心理健康發展有影響,“孩子心理出現問題,是我們最擔心的”。

  傢長要有拒絕“販賣焦慮”的定力

仔細觀察和分析瞭“暑假最可怕”短視頻後,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教授陳祉妍認為,這主要是主播或商傢制造學生及傢長的教育焦慮,從而達到賣書賣課的目的。

“這類廣告視頻讓傢長看完之後內心形成落差感,產生焦慮和不滿,從而考慮購買教育產品。”她說,心理學有研究發現,如果一個人看廣告的頻率和數量高於他人,會導致自我滿意度和自我價值感下降,“我們看多瞭‘暑假最可怕’的視頻,就會被焦慮感操控”。

陳祉妍認為,面對鋪天蓋地制造教育焦慮的短視頻,緩解傢長焦慮的最好方法是改變傢長的觀念,避免盲從。

“教育焦慮的本質是盲目競爭的焦慮。”她認為,每個孩子的成長和發展,最好的方向是成為最好的自己,而不是走別人的路,因此在假期裡面,如果傢長因焦慮而盲目跟風,並不利於孩子發展,還可能給孩子帶來痛苦,傢長因為焦慮也會變得痛苦。

她建議,孩子在學校學習階段,可以跟著學校老師的進度。假期是孩子探索自己並發現自己的最好階段,不要給孩子報很多輔導班,不要讓孩子做很多試題,而是要支持孩子的自我探索,讓孩子有機會做想做的事情,“這樣孩子不辛苦,傢長也會減輕焦慮”。

熊丙奇認為,“雙減”的目的,就是讓學生獲得更多的自主空間,發展自己的興趣,提升綜合素養。要讓“雙減”在落實過程中不走調變形,需要全社會形成合力,尤其是轉變傢長的育兒觀。

“當前要讓孩子過一個有意義的假期,關鍵其實在傢長。”他說,由於評價體系不能夠在短時間內改變,而隱形、變異學科類培訓也不可能自然絕跡,這就需要傢長有對隱形、變異培訓的識別能力,以及拒絕“販賣焦慮”的傢庭教育定力。

他認為每個傢長都要意識到,必須把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放在首位,要把假期交給孩子,和孩子一起做好假期生活規劃。而不能還是把超前學習學科知識作為假期生活的主線。

王婭莉還有一個身份,是國傢二級心理咨詢師,她經常給傢長和學生開展心理咨詢。她認為,緩解傢長的教育焦慮,首先需要傢長正確認識教育的本質是良好的溝通、和諧的傢庭氛圍、自由成長的氣息,而非揠苗助長。傢長應該多創造和孩子對話的機會,瞭解孩子學習中遇到的真正困難,幫助孩子分化學習任務,解決成長困惑。

同時,她認為,傢長要看清商業炒作背後的利益鏈,避免被教育焦慮綁架。她觀察到,線下培訓機構取消後,很多機構開始推出網課,變相壓榨孩子們的時間,獲得商業利益。“還有一些平臺打著公益課名義,變相賣書,並非是真正的公益行為。”

“我也呼籲大傢做理智型傢長,孩子最好的老師是父母。孩子需要社會實踐、閱讀自然、經歷考驗,傢長要做的是陪伴和適度指導,而非給孩子報班報課。”王婭莉說。

段鑫星建議,在假期裡,傢長要與小學高年級孩子一起制訂可執行的暑假計劃,看(看書、看朋友、看電影等),玩(去遊樂園、遊山玩水看風景),學(完成假期作業、根據自己的興趣學習平時沒有時間學習的知識),休(充分睡眠、按時作息),假期以放松身心的興趣活動為主,以學習為輔。“孩子的暑假生活豐富瞭,學習效率自然而然就會提升,傢長的教育焦慮也會減少。”

  當孩子遇到心理困擾,要做到“四住”:站住、穩住、挺住、立住

陳祉妍認為,呵護孩子暑期的心理健康,傢庭、學校、社會應該攜手同行。她建議,傢長要聽聽孩子的想法和需求,與其讓孩子參加課外培訓或在傢刷題,不如帶孩子看電影、讀書、旅遊,探索外面的世界,發展興趣愛好,都是緩解孩子心理壓力的很好方式。

“學校老師也不要在假期給孩子留密密麻麻的傢庭作業。”陳祉妍自己也是一名傢長,她認為學校對孩子的假期生活要有引導,要給孩子足夠的個人空間,探索課外興趣愛好,“磨刀不誤砍柴工,這樣對於孩子新學期的學習會很有幫助”。

王婭莉建議,傢庭應該減輕孩子的學習焦慮,增加社會活動,制訂合理的成長計劃。學校應該減輕假期的書面作業,增加社會實踐作業,特別是小學,更要把假期時間還給學生。社會應該反對和抵制“販賣焦慮”,凈化網絡輿論環境,為孩子打造一個寬松的成長環境。

當孩子遇到心理困擾時,段鑫星建議傢長要做到“四住”:站住、穩住、挺住和立住。站住:停下來想一想,這個問題是什麼,對孩子有什麼影響;穩住:傢長是孩子的穩定器,傢長內心安定孩子才會有安全感,焦慮的父母會培養出更加焦慮的孩子;挺住:當孩子有情緒問題時,傢長要成為孩子的堅強後盾,與孩子一起面對成長的痛;立住:傢長是孩子心靈的主心骨,先不能搖擺,與孩子溝通發生瞭什麼,如何幫助孩子。

除此之外,她還建議自媒體要自律,相關部門要加強監管,不能為瞭獲取流量與利益不顧孩子身心健康。

熊丙奇認為,呵護孩子的心理健康,也需要社區的支持。他建議社區幫助中小學生過一個有意義的假期,提供更多有意義的去處。

他發現,“雙減”政策實施後,各地都提出要為中小學生提供暑托班,但不少暑托班並不受傢長歡迎,原因在於,這些暑托班交給學校舉辦,教師沒有積極性,暑托班提供的服務主要是照看,傢長認為這是浪費時間。

“學生過假期,應該接受更多的社會教育與傢庭教育,不能還是學校教育。”熊丙奇認為,社區要為學生提供暑托服務或者暑期活動場地、資源,發揮主體作用,“這樣才能讓學生的暑假生活有更多的選擇”。

( 記者 李華錫)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