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我的一個客戶生日,他是喜歡喝茶,你說我買點普洱送給他怎麼樣呢?”從事銷售行業的王大哥詢問同事道。

“不要啊!你不知道嗎?普洱茶超級臟的,細菌多,而且還有文章說它含黃曲黴素,有毒致癌呢!”

“不是吧,這麼嚇人,我還以為普洱是個高級貨,適合送禮呢,結果這麼臟啊!還好問瞭你。”

王大哥最終聽瞭同事的建議,沒有買普洱茶,換成送別的禮物瞭。

那到底普洱茶是不是如王大哥同事所說,不僅含有大量細菌,還有會致癌的黴菌呢?小九帶你來具體瞭解。

01

普洱茶含黃曲黴素,有毒還致癌?

普洱茶會致癌的說法是來自於方舟子發表的一篇文章,他在文章內“有理有據”的指出瞭普洱茶的多宗罪,認為普洱茶很容易感染黃曲黴素等真菌黴素,人在飲用後會增加身體的患癌風險。

那正常的普洱茶真的會含有黃曲黴素嗎?

對此,深圳市消委會特別進行瞭檢測,實驗人員隨機購買瞭市面上不同的10款普洱茶樣品,結果均未檢測出黃曲黴素。

無獨有偶,消費者報道也曾進行過檢測,分別選取瞭市面上8款不同的普洱茶,普洱的儲存時間從幾個月到幾年不等,結果也是均未檢出黃曲黴素。

圖片來源:消費者報道

華南農業大學食品學院教授趙力超表示,普洱的確是通過黴菌發酵生產出來的茶葉,但所使用的主要為黑曲黴,它與黃曲黴是完全不同的兩個物質。雖說黃曲黴在自然界內很常見,且在加工過程中可能會飛到茶葉上,但普洱的加工溫度並不適合黃曲黴生長,且黑曲黴也會抑制黃曲黴的生長。

對於愛喝普洱茶的人來說,日常完全可以放心喝,但要註意儲存好,避免因儲存不當而導致普洱茶發黴變質,這種茶葉內的確可能會有黃曲黴素滋生。

02

這2個茶葉流言也不能信

除瞭會致癌的說法外,關於普洱茶的其他傳言,這些說法是否有科學依據呢?

1、普洱茶黴菌多,喝普洱茶就是在喝臟水?

傳言稱,普洱茶在制作過程中需要多種黴菌的參與,人在喝普洱茶時,無異於是在喝細菌,會給健康帶來威脅。

不可否認的是,普洱茶在茶渥期間的確需要用到黑曲黴、青黴屬、酵母屬等多種菌,但這些菌大部分都對健康有益。其中數量最多的黑曲黴,在發酵時會產生果膠、多糖、蛋白質等多種有機物,不僅可以提升普洱茶的口感,還能提高營養價值。一些說普洱茶內細菌很多的說法,完全是無稽之談。

2、茶葉放瞭3、4年就不能喝瞭?

茶葉在過瞭保質期之後,是否還能飲用主要是取決於是否儲存得當,如果茶葉受潮、黴變的話,則不能飲用。反之,茶葉沒有出現變質,則可以正常飲用。

不同茶葉的最佳賞味期也不同:

綠茶屬於不發酵茶,在放置1-2個月後口感最佳,建議購買時選擇生產日期比較近的,並在1年內喝完;

白茶屬於微發酵茶,剛做出來的口感與綠茶相近,2-3年的白茶茶性溫和,香氣純和,放置5-6年後的白茶,香味會更加醇厚;

紅茶屬於全發酵茶,放置時間過長容易讓其香味減弱,一般建議1-3年內飲用完;

黑茶屬於後發酵茶,普洱也是黑茶的一種,一般建議普洱生茶在5年內飲用。熟茶則建議放置5年以上,越陳的口感越好。

03

49萬人研究:

每天喝2-3杯茶,或能延壽

《內科年鑒》上發表瞭一項由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國傢癌癥研究所進行的研究,研究人員對英國生物銀行內近50萬名受試者的數據進行瞭分析。

結果發現,飲用紅茶與降低死亡風險相關。具體來看,相較於不喝茶的人,每日飲用≥2杯紅茶的受試者,死亡風險會下降9-13%。同時,喝紅茶的受試者罹患心血管疾病、中風等病的死亡風險也會降低。

此外,喝茶還有這些好處:

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歐洲預防心臟病學雜志》上的研究指出,經常喝茶與降低心血管事件、全因死亡風險相關,尤其是長期喝茶、男性、喝綠茶的人群,健康獲益更顯著。

降低糖尿病風險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研究人員在《美國臨床營養學雜志》上刊登瞭一項研究,研究對我國50多萬成年人的數據進行分析後發現,經常喝綠茶對預防2型糖尿病有幫助,已經患病的人群,喝綠茶可幫助降低全因死亡風險。

降低癡呆風險

《自然》雜志子刊《轉化精神病學》上發表瞭一項我國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研究人員進行的研究,研究指出喝茶人群相較於不喝茶的,罹患老年癡呆的風險會下降16%。

04

喝茶雖好,但還要註意這4點

值得提醒的是,喝茶雖然可以給健康帶來好處,但這四種茶建議你最好別喝。

1、不喝過燙的茶

我們的食管黏膜能耐受的最高溫度為65℃,攝入過燙的食物會導致食管黏膜損傷,雖然黏膜具有自我修復的功能。但長期反復的損傷、修復,在過程中很容易發生突變,容易誘發食管癌發生。

2、不宜空腹喝茶

空腹狀態下喝茶,茶葉內的一些活性物質會與胃內的蛋白相結合,會對胃部帶來不良刺激,還可能會引起頭暈、心慌等癥狀。

3、少喝或不喝濃茶

濃茶內有大量的咖啡堿成分,過量飲用容易引起心臟負擔加重、頭暈、頭痛等發生,還會給胃部帶來不良刺激,對健康極為不利。

4、不飯後就喝茶

茶葉內的鞣酸在進入胃腸道後,會抑制胃酸與腸液分泌,容易誘發消化不良。還會與蛋白質結合,形成具有收斂作用的鞣酸蛋白,繼而容易引起大便幹燥。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