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在上海市科協青年科技論壇暨“First Talk”青年講壇上分享瞭他對新冠病毒的最新研判。

張文宏在當天的論壇上發言。鄭瑩瑩 攝

新冠病毒仍在奧密克戎“傢族”裡,

很難再突破出去瞭

“它(新冠病毒)最近的突破都在奧密克戎‘傢族’裡面,它很難再突破出去瞭。”張文宏說。

他認為,對於“碳基生命”而言,病毒傳播的R0值(基本傳染數)是有極限的,“到目前為止,我們看到比較好的是,它始終在奧密克戎‘傢族’裡。隻要在奧密克戎‘傢族’裡,我們就有交叉免疫,我們原來(接種)的疫苗、以往的感染,就有一定的作用。”

新冠病毒“異質性”很強,

不同的人反應完全不一樣

張文宏表示,“長新冠”是一個變化中的癥狀。隨著時間的推移,“長新冠”癥狀大多數會越來越輕,但仍有一小部分人會覺得癥狀“揮之不去”。

“這些問題比較復雜,它(新冠病毒)在不同的人當中有著非常強的異質性,也就是說,不同的人(反應)完全不一樣,而且沒有非常確定的臨床指標與之相符。”張文宏說。

“比如說,某個患者癥狀很重,我們查臨床指標可能一點都沒有;又比如說,某個患者沒癥狀,其臨床指標未必非常好。”他進一步解釋。

張文宏認為,隨著時間的推移,“長新冠”在衰減,而且“異質性”很強。

新冠病毒其實一直都“在”,

我們還是能監測到病毒的存在

三年過後,病毒就沒瞭?張文宏說,病毒其實一直在的。

他指出,我們說“大疫不過三年”,指的是我們的宿主免疫系統讓我們感覺到“大疫不過三年”,病毒其實始終在那。

“不監測,病毒就沒有。當你認為周邊都沒有病人的時候,我們還是能監測到病毒的存在。”他說。

張文宏在發言時還引用瞭達爾文的一段話:“能夠生存下來的物種,並不是那些最強壯的,也不是那些最聰明的,而是那些對變化作出快速反應的。”

編輯:王 真

審稿:楊小明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