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項來自 25 項隨機試驗 14,993 名絕經前女性乳腺癌的患者水平薈萃分析結果:
乳腺癌是全球發病人數最高的癌癥,年齡標準化發病率達到 47.8/10 萬。全球范圍內,每年有新發乳腺癌患者 2261419 例,我國每年新發乳腺癌患者 416371 例,占全球新發病人數 18.4%。
乳腺癌的發生和發展與雌激素水平密切相關,尤其是對於雌激素受體(ER)陽性的患者。生理情況下,雌激素和雌激素受體可以共同發揮作用,調控乳腺上皮細胞正常的細胞周期和生理功能。但是在病理情況下,雌激素和雌激素受體結合之後,可以通過直接或間接基因組信號轉導途徑,激活下遊信號通路,促進細胞的惡性增殖。
另外,有研究表明,病理情況下,雌激素受體和雌激素還可以分別通過雌激素非依賴性和雌激素受體非依賴性的途徑激活下遊信號,最終造成乳腺癌的發生和發展。因此,對於雌激素驅動型乳腺癌,有效抑制體內雌激素水平,可以改善這部分患者的預後。
卵巢分泌的雌激素是絕經前女性體內雌激素的主要來源,也正因如此,卵巢功能抑制(OFS)可以降低絕經前女性患者的雌激素水平,在絕經前乳腺癌患者的治療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目前,除瞭手術切除卵巢之外,也可以通過藥物的方式實現卵巢功能抑制。
絕經前女性通過下丘腦分泌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GnRH),與垂體細胞膜上相應受體結合後,可以促使垂體釋放黃體生成素(LH)和卵泡刺激素(FSH)作用於卵巢並釋放雌激素,進而促進乳腺腫瘤的生長。通過 GnRH 類似物可以抑制垂體分泌黃體生成素和卵泡刺激素,從而降低體內雌激素分泌水平,使患者通過藥物治療達到絕經狀態,有利於絕經前女性乳腺癌患者的治療。
目前已有大量臨床研究探索絕經前女性乳腺癌患者使用卵巢功能抑制的療效,因此,為瞭提供更可靠的結論,很有必要對這些臨床研究的數據進行匯總分析。而在 2023 年 ASCO 大會中,由著名的早期乳腺癌臨床試驗協作組(EBCTCG)發起瞭一項薈萃分析,企圖從患者水平的數據分析中提供更加可靠的答案。
該分析原始數據來自比較卵巢切除或抑制與不切除的隨機對照試驗。主要分析集僅包括小於 55 歲絕經前女性 ER 陽性(或未知)乳腺癌患者。按照未接受化療或化療後仍處於絕經前狀態,以及化療後絕經狀態未確定進行分層。使用標準 log-rank 法估計 ER 加權的年度復發事件率比率 (RR)。
結果顯示,27 項相關試驗中由 25 項可提供患者水平數據,包括參與隨機 15,195 例患者中的 14,993 例 (98.7%)。
總體而言,卵巢切除/抑制組的乳腺癌復發率低於對照組(RR = 0.82,95%CI 0.77–0.88;p<0.0001)。 相比化療後絕經狀態不確定 (n = 7,786) 的患者(RR = 0.91、0.83–0.99;p = 0.03),在卵巢抑制之前就明確為絕經前 (n = 7,213) 的患者(RR = 0.70、0.63–0.78;p = 0.0003)乳腺癌復發風險降低更明顯(p = 0.0003)。對於絕經前患者,15 年復發風險降低瞭 12.1%(28.9% vs 41.0%;p<0.0001)。15 年乳腺癌和全因死亡率分別降低瞭 8.0%(20.9 % vs 28.9%;RR = 0.69, 0.60–0.80;p<0.0001) 和 7.2%(26.0% vs 33.1%;RR = 0.73, 0.64–0.82;p<0.0001), 且無復發死亡人數沒有增加(RR = 0.88、0.67–1.14;p = 0.33)。相比 45-54 歲患者 (RR = 0.84, 0.70– 1.00;p = 0.045),45 歲以下絕經前患者 (RR = 0.63, 0.55–0.72; p< 0.0001),乳腺癌復發風險降低更明顯(p = 0.003),但其他記錄的患者或腫瘤特征之間沒有顯著差異。
分析結果證明,對於 45 歲以下的絕經前女性,卵巢切除或抑制可顯著降低 15 年乳腺癌復發和死亡風險,且不會增加其他原因引起的死亡。EBCTCG 的這項患者水平的薈萃分析為絕經前乳腺癌患者使用卵巢功能抑制,進而降低雌激素水平,控制腫瘤復發的治療方案提供瞭更有力的證據。
作者:彈殼龍;排版:林舒雅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