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淑牖,著名外科学教授,历任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外科主任、外科研究所所长。从事外科学临床、教学、科研工作逾70载,在肝胆胰外科领域闻名遐迩,精通普外科各项技术,发明了多功能手术解剖器、创立了刮吸手术解剖法、捆绑式胰肠吻合术,至今年逾鲐背的他仍精神矍铄地活跃在临床工作一线。彭淑牖曾任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胰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获国家发明专利17项,独创新术式10种,在国内外率先开展创新技术6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尤其是2项获得国家科技大奖的医学发明,对外科手术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荣获中华医学会肝胆外科学分会“终身成就奖”、国际肝胆胰学会“杰出成就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20余项荣誉称号。基于他对世界外科学所做出的卓越贡献,他先后当选美、英、法三国及欧洲外科学院荣誉院士。

扎根临床矢志创新

彭淑牖从事临床工作70余年,始终坚持自主学习,为解决临床问题主动创新。实习期间就与学长联合创新膀胱潮式引流术,解决了当时膀胱麻痹患者需要长期人工冲洗膀胱的临床问题。早年利用塑胶管进行注气,创新了一种安全的骶前腹膜后充气造影术。当时对指甲下血肿,普遍的治疗方法为拔除指甲,他创造性地通过指甲打洞引流就能立即止痛,瞬间恢复。在大隐静脉剥脱术的实施中,彭淑牖针对传统术式剥离器的缺点,自制了新型剥脱器,该器械不仅简便易行、成功率高、效果更好,还可避免手术误伤。大肝癌的切除是肝胆胰外科手术的巨大难题,针对剩余肝体积不足者,二步肝切除成为重要的技术;为克服传统术式的缺点,彭淑牖创新性地通过介入手段进行末梢门静脉栓塞,该方法创伤小,阻断效果好,术后并发症少,对患者能尽快进行二次手术。采用新的术式对200余例患者手术的疗效显著,随访1、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0.9%、72.7%和60.5%。

如何减少胰腺手术患者术后胰瘘的发生是一个困扰彭淑牖40余年的难题,当时胰腺手术后严重胰瘘的致死率为25%-50%,是胰腺手术最凶险的并发症。1996年,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和认真思考,他发现传统胰肠吻合术缝合时的针眼可能是导致胰瘘的关键风险因素,从而创造性地改“缝”为“捆”,发明了捆绑式胰肠吻合术。采用新术式后浆膜面完好无损,空肠浆肌鞘与胰腺表面紧贴,愈合迅速,并且避免了胰液泄漏致腹腔的风险,极大地降低了胰瘘的发生率。改“缝”为“捆”的一字之变,解决了困扰世界医坛70年的难题,被国外学者称为彭氏捆绑术。目前该术式已在国内外得到广泛推广,并获得2004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003年,在实施肝脏手术时,彭淑牖发现Belghiti教授提出的绕肝提拉法在应用中并不容易掌握。因此,他依据自己的智者哲思和多年临床实践经验,创新性地改进了该技术,研发出新型止血板和建立肝门分叉上方通道等方法。这一创新方法不仅有助于更清楚地显露肝正中裂界面内的管道,缩短了断肝的路径,还能大幅提高前入路肝切除的安全性,从而扩大了前入路肝切除的手术适应证。

肝癌合并下腔静脉癌栓侵入右心房,在国际上被认为是手术禁区。彭淑牖率先开展肝癌切除联合取栓手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2023年,老骥伏枥壮心不已的他,在心脏超声的监测下,用手指在心房外将栓子推至下腔静脉,然后切开下腔静脉取出癌栓,改变了以往需要通过心房切开取栓的高风险术式,患者术后6天即出院。术后随访2年,患者恢复良好,未出现转移复发等征象,这是一项国际上首创的重要技术创新。

创制器械为国争光

曾几何时,进口的超声分离器不仅价格昂贵且不能解决肝癌的分离切割问题。彭淑牖潜心研发,集多年临床经验之大成,化繁为简,将“七刀八剪”集于一把刀上。这把被誉为“神刀”的手术器械,就是他发明的彭氏多功能解剖器(PMOD),它集吸引、电凝、电切、刮扒、剥离等功能于一体,使各种外科手术化难为易、化繁为简。PMOD的应用,不仅解决了肝癌切除的止血问题,增加了淋巴结清扫的彻底性,缩短手术时间40%,减少出血量50%,提高了手术的质量;同时,PMOD自带吸引器,能随时吸出电凝时产生的有毒烟雾,避免手术室工作人员吸入后诱发疾病的风险。时至今日,PMOD已被广泛应用多个手术领域,使众多高难度复杂手术简易化,促进困难手术向基层医院的推广,该项成果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被卫生部列入“十年百项计划”面向全国推广。PMOD突破了现有外科手术的局限,使过去许多被列为禁区的疑难手术变成了常规性手术。现被全球近千家医院使用,被国外学者誉为“外科手术上的一场革命”。2005年,PMOD通过美国FDA认证,并远销美国、英国、日本、印度等国家,广受世界外科医生的好评,为推动国际外科事业的进步做出巨大贡献。

科研教学硕果累累

彭淑牖毕生致力于临床科研,获得丰硕成果,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780篇,主编和参编的中文学术专著34部,撰写英文著作3部,其中 Hepatic Caudate Lobe Resection (《肝尾叶切除术》)获“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奖。作为一位奖掖后学、甘为人梯的师长,在长达70多年的临床教学工作中,培养研究生50余人,建设出一支结构合理、精英荟萃的医学人才梯队,五代徒子徒孙形成在业界声名远播的“彭家军”,其中4人获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作为一位德艺双馨的杏林大家,为了弘扬人文精神、立德树人,彭淑牖对自己从医逾70载的工作心得与实践经验进行了言简意赅、朴实无华的总结:永远将患者的利益置于首位;仔细观察去发现问题;反复思考来分析问题;深入研究以解决问题;拒绝因循守旧,勇于改革创新;切勿迷信洋人,也不盲从权威;不断超越自我,赶超国际水平;不因事小而不为,莫为困难而却步;勤于积累资料,积极写作投稿;努力学好英语,坚持锻炼体格;尊重前辈,带好学生。

时至今日,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他仍精力充沛地工作在临床第一线,经常参与多学科疑难病例讨论、复杂手术实施和危重患者的救治,受邀在国际会议作大会报告90余次,介绍自己最新的创新成果和临床经验。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毕生以医学为志业的彭淑牖教授,如今依然殚精竭虑地为呵护普罗大众的健康和履行医者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而鞠躬尽瘁。

来源:吴阶平医学基金会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