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江西省下发《江西省集采药品“三进”行动实施方案》,表示将在全省范围内开展集采药品“进零售药店、进村卫生室、进民营医院”的“三进”行动。
集采药品此前只通过公立医院报量采购,江苏、山东等省份鼓励药店也采购集采药。但明确规定“三进”的,江西是第一个。
江西明确表示:入选的上千款药品能促进三类终端的相关药品价格“回归合理水平”。方案要求三大渠道对价格做出承诺:村卫生室实行“零差率”销售;零售药店、民营医院按承诺价格进行销售,允许在中选价基础上适当加价不超15%。
这意味着集采中选产品的销售,已经从公立医院逐渐向基层、零售延伸。按照这个趋势,产品无论在院内还是院外销售,未来可能都必须要参与集采。即使不进入集采,价格也不可能在院外渠道维持独立的高价。特别是那些不进集采的原研药,未来面临没有渠道可去的问题,所谓“县域市场”,今后可能就不复存在了。
不集采就“没活路”了?
健识局了解,在江西省同日发布的《江西省集采药品“三进”行动药品品种》和《江西省集采药品“三进”行动推荐配备药品品种》名单中,涉及产品覆盖的领域也比较全面。
“三进”药品品种共涉及591个品种、1467个产品。“三进”民营医疗机构推荐配备药品品种共333个,多达724个产品;“三进”零售药店、村卫生室推荐配备药品品种共223个品种、466个产品,涉及了心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及代谢类、泌尿生殖、全身用抗感染类、皮肤病等常见病、慢性病等领域。
江西规定,“三进”推荐配备药品品种药品选择占比原则上不低于60%。
图源:江西省医疗保障局官网
在具体实施中,“三进”单位除了要承诺销售价格之外,还要做好其他方面的“统一”。文件指出,要统一悬挂集采专识标牌,以便在醒目位置长期展示本单位配备的集采药品清单并动态更新;统一设置专区,规范集采药品管理;统一价格标识,采用双标签公示集采药品中选价格和销售价格;统一监督管理。
近年来,我国药品市场天平逐渐向院外、基层倾斜。据米内网2023年数据,七年内等级医院市场占比已经下降了7.1个百分点。大量处方外流,造成药品价格在不同渠道差异很大。尤其是集采之后,院内外市场分化十分严重。有数据表明,高血压类药物院外渠道规模已超同等级医院,占整个市场53%。
一旦大批集采药进入院外市场,不少药企的销售逻辑都要进行调整,院外、基层市场都将面临着大洗牌。
尤其是此次“三进”药品品种目录中有大量慢病产品,这部分药品在零售渠道有不小的销量。一旦廉价的集采药来了,非中选品种的销售会受到较大影响。影响最大的应当是那些不进集采的原研药或高价品种,可能之后连中国市场的大门都摸不到。
今年4月,河北省已经正式开始集采外品种清理工作,因价格高于“上海红线价”,不符合挂网条件的超20个原研药物都被撤网。而随着集采品种覆盖面的扩大,此后这些产品要想进院内外、基层零售,只会更难。
院外销售渠道的“门槛”
以“集采品种”统一划线,未来院外销售渠道也要有“门槛”了。
强调“集采药品进基层”是近两年发生的变化。7月15日,国家医保局官网发文称,国家医保局副局长施子海带队赴贵州、广西调研,实地考察基层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就是为了了解集采药品进基层、进药店和集采结算情况。
早在2021年,山东省医保局就率先在淄博试点开展集采药品进基层。彼时,经过三年实践探索,政策已经定下基调,按照“五统一”模式向患者提供集采药品。去年8月,山东开启首批“集采药品进基层”活动,覆盖了8488家零售药店,11314家村卫生室、233家民营医院、9家线上平台,同步启动面向群众正式开始销售集采药品 。
除了江西省外,已有许多试点跟进。据公开资料,包括广东、浙江、海南、内蒙古、新疆等地已积极以地级市为单位试点推广。其中,内蒙古阿拉善盟医疗保障局,公开遴选了12家定点零售药店作为“集采药品定点药店”,55种常用集采药品价格降幅达50%以上。海南、江苏、山东、江西等地则以省级为单位试点跟进推广。
可以肯定的是,随着政策组合拳的出击,全国整体医药市场将会越来越规范,各个承接单位也能迎来一大波“流量”。不过,对于不少没进集采的药企来说,就要考虑调整经营思路了。
从逻辑上讲,集采药品的"三进"单位的优先级应该高于那些没有资格的,未来医保等各方面可能也会有不同的待遇,大部分药店、民营医院都可能要归入“三进”范畴。所谓县域市场、广阔市场,今后就没那么好混了。
撰稿丨苗苗
编辑丨江芸 贾亭
运营|韩瑾睿
插图|视觉中国
声明:健识局原创内容,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