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这句诗出自宋代苏泂的《长江二首·其一》,诗人描写了处暑之后还不到三天,就已经有了阵阵凉风,这种舒服惬意的感觉是千金都买不来的。

今日迎来处暑节气,这是二十四节气的第14个节气,标志着酷热的天气即将结束,气温逐渐下降,昼夜温差增大。长沙市妇幼保健院中医科主任刘奇英提醒,处暑是自然界由热转凉的重要节气,无论是治病还是养生,都应根据个人、地域和时节的不同,采取适宜的方法。

“如果身处南方,湿热仍然较重,则应按照夏季养生原则,注重养脾化湿,同时清暑热,如果位于黄河流域,天气逐渐转凉,则应按照秋季养生原则,注重养肺润燥,同时兼顾养脾。”刘奇英建议,最近一段时间饮食应以清润为主,抵御秋燥,根据《黄帝内经·脏气法时论》的指导,“肺主秋……肺收敛,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在处暑期间,饮食上应“增酸减辛”,以助肝气,适宜多吃苹果、葡萄、柠檬、山楂等酸味食物。

由于处暑后空气湿度降低,人们容易感到皮肤、鼻腔和口咽干燥,甚至出现大便干结。此时,应多食用多汁的蔬菜和水果,例如黄瓜、冬瓜、百合、萝卜、秋梨、莲藕、香蕉、柚子等。特别要注意的是,随着天气转凉,应减少食用西瓜等寒凉水果。同时,为了防止燥邪伤肺,饮食上应避免煎炸、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在缓解“秋乏”方面,生活上应相应调整,保证充足的睡眠,改变夏季晚睡的习惯,每天提前一小时入睡,最好在晚上10时上床,最晚不超过11时,做到早睡早起,遵循自然规律。

秋季是健身的好时机,可以适当增加户外运动,如散步、长跑、太极拳、气功、登山等,每天坚持30分钟左右,有助于缓解“秋乏”,增强体质,提高耐寒能力,补养肺气。

出伏之后,尽管温度变化不明显,仍在30℃左右,但这样的温度为霉菌提供了适宜的繁殖环境。同时,雨水增多,霉菌容易在潮湿环境中生长。夏秋交替之际,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下降,加上干燥的气候,皮肤问题频发。三伏天期间,由于空调使用频繁,室内通风次数减少,病菌容易积聚。

因此,出伏后,不在家时应保持室内通风,及时将衣物从箱中取出,挂在通风干燥的地方。有条件的话,可以用电熨斗熨烫衣物,减少水分。衣物挂放时应保持适当间隔,确保良好通风。若皮肤感到不适,应及时就医,排查可能的皮肤疾病。

处暑过后,适当按摩穴位可解秋乏。

太阳穴:位于眉梢与眼外角连线中点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用手指合拢轻轻按摩,感到局部轻微酸胀即可。

百会穴:位于两耳连线与头顶正中线的交点,用双手拇指或食指叠按穴位,缓缓用力,以感到酸胀为宜。

风池穴:位于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的凹陷中,相当于耳垂齐平的位置。头后仰,用拇指环形转动按摩穴位1分钟,感到明显酸胀感,重复5次。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