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5日将正式开启三伏天。三伏指初伏、中伏和末伏,约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这一时段。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俗话说:“夏养三伏,冬补三九。”中医认为,三伏天人体阳气外散,毛孔开泄,会通过出汗应对暑热。如果过度贪凉使寒邪入侵,或体内寒湿积聚,会导致阳气受损,引发中暑、肠胃不适等病症。因此,三伏之时养护阳气,不仅可以增强人体抵抗力,预防疾病,还可以使一些因阳气不足而在冬季发病的慢性病得以好转。在此,推荐一些中医调理方法,帮助大家在三伏天有效防暑,安然度夏。

中药茶饮。中药茶饮一般是通过冲泡多种药食两用的中药材,起到调理体质和预防疾病的作用,具有简便、有效的特点。三伏天酷热难耐,人体易受暑热和暑湿侵扰,出现中暑、肠胃不适等情况。以下3个中药药茶的药方,可以帮助机体在高温条件下保持较好状态。选择中药药茶时,最好咨询专业中医,以确保所选药材符合个人体质。

益气养阴方。若三伏天有多汗、疲乏、倦怠等表现,可应用益气养阴方。取西洋参6克、麦冬10克、甘草6克,煎煮15分钟即可饮用。

化湿解暑方。若三伏天常感觉头昏、肌肉酸胀、精神不振,可应用化湿解暑方。取香薷、荷叶、陈皮各10克,辅以适量姜、枣,煎煮15分钟后饮用。

理气开胃方。若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胀等表现,可应用理气开胃方。取陈皮、山楂、乌梅各10克,辅以适量冰糖,煎煮15分钟后饮用。

中药配膳。中药配膳既保留了药材的功效,又赋予了食物独特的口感。需要注意的是,不同体质人群在饮食上有不同的禁忌,应根据个人情况合理选择。在此,为大家介绍3款中药药膳。

羊肉汤。入伏前2~3日,取适量羊肉,搭配山药、陈皮、生姜熬汤,可健脾益气,有效预防夏季腹泻、困倦不适及乏力疲劳等症状。

绿豆汤。取适量绿豆、红豆,加入百合、莲子各10克和适量冰糖,熬煮成汤,可以起到祛湿健脾的作用。若长时间在室外工作,体力消耗大且胃口不佳,可喝些绿豆汤,有较好的解暑效果。

生姜红糖水。在初伏、中伏、末伏当天,用生姜、炙甘草各6克,红糖、陈皮、红枣各10克,熬煮成汤,可以起到温阳健脾的作用。体质阴寒的人群(畏寒乏力、腰膝酸软及容易腹泻、痛经的人群),可适量饮用生姜红糖水。

艾灸。艾灸可以起到温经散寒、温阳补气的作用。若三伏天因过度贪凉或过食冷饮出现受凉感冒、精神不振、畏寒怕冷等症状,可通过艾灸的方式缓解。在午后时分,将艾灸盒置于腹部肚脐周围、腰背脊柱两侧,艾灸15~20分钟,有助于激发体内阳气,提升机体活力。进行艾灸时,要注意用火安全,控制艾灸时间,避免烫伤或出现皮疹。若条件受限,可用热敷艾灸贴,贴敷于腹部、腰背或关节疼痛处,亦有温阳补气之效。注意皮肤易过敏者要慎用,贴敷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引发皮肤疱疹。

三伏贴。三伏贴即在三伏天时,将药物制作成的贴敷膏,贴于人体特定穴位,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中医认为,三伏天自然界阳气最为充沛,但人体阳气易耗散。此时,阳虚体质的人群更易受到外界寒邪和湿邪的侵袭,导致身体出现各种不适症状。在三伏天贴敷三伏贴,不仅可以顺应时令变化调养气血,还能强健体质、抵御阴暑和寒湿侵袭。建议阳虚体质的人在头伏、中伏、末伏当天,前往医院贴三伏贴。门诊医师会根据个人体质或具体病症,选择合适的穴位和贴敷剂进行贴敷。需要注意的是,贴敷穴位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与疗效;咳血者、孕妇及过敏体质者应禁用三伏贴。

三伏天除了可以采用上述中医药方法调理身体、预防疾病,还要注意以下生活细节:避免空调、电扇直吹头部、腹部;少食冷饮,防止增加体内湿气;保证充足睡眠,增强免疫力。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