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工作中,我们常常能看到按着胃部,忍着疼痛坚持工作的同事,或者自己也曾是其中一员。“医生,我近来总感觉胃不舒服”。而求助医生之前,许多人很可能已经忍受了较长时间,或是自服了胃药,但效果不佳。

《2023打工人胃健康洞察报告》显示,94%的受访人群(曾)有过胃部不适症状,73%的受访人群(曾)确诊过功能性消化不良、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胃溃疡等胃肠道疾病。

胃部不适症状常见的有疼痛、腹胀、嗳气、反酸等等。多种疾病可能引起胃痛、胃胀等胃部不适。

引起胃痛的原因很多,有的是胃本身的问题,有的是其他部位的疾病但是以胃痛的形式表现出来。

80后、90后胃病高发

值得关注的是,在不同年龄段的受访人群中,80后、90后中确诊过胃部疾病的人群比例最高,约77%,年轻的00后中也有66%的人群确诊过胃病。

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李景南介绍,每个人在不同的年龄段几乎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胃病,但近些年来发现,二十多岁、三十多岁的年轻人,胃病的发病率明显升高,有年轻化的趋势。

胃肠道疾病已成为我国人群的常见病、多发病,俗话称“十胃九病”,这也是当代打工人的胃健康现状。

胃本身问题导致的胃痛

痉挛:吃了冰凉的、刺激性食物,引发胃肠痉挛,有可能导致胃痛。

炎症:不正确的服用阿司匹林或者急性胃炎发作,有可能导致胃痛。

糜烂:大量白酒直接损伤胃黏膜,引起胃黏膜糜烂,有可能导致胃痛。

萎缩:胃黏膜萎缩,消化能力减弱,吃饭后容易出现胃痛。

溃疡:感染幽门螺杆菌,有可能引起胃黏膜损伤,消化能力减弱,吃饭后容易出现胃痛。

癌变:胃部肿瘤如果侵犯了神经,有可能导致胃痛。

其他内脏问题导致的“胃痛”

上述问题有可能引发胃痛,但胃痛不一定就是上述原因导致的。

首先,我们只是感觉到胃区疼痛,但对于疼痛部位在哪里是个人主观判断,不能准确定位病变的部位。和皮肤哪里受伤哪里痛不同,内脏的疼痛很难准确定位,比如阑尾炎、肝硬化、胰腺癌等本身不是胃的问题,也会产生胃痛的症状。

阑尾炎:一半以上的阑尾炎患者发病早期都表现为“胃痛”、肚子痛,待发病几小时后疼痛才慢慢集中在右下腹,医学上称为转移性右下腹痛。

肝硬化:以门脉高压性胃病为代表,肝硬化后,食管、胃底及整个消化系统的静脉回流入肝受阻变缓,表现为胃肠道淤血,继而出现胃痛、食欲差等胃肠道不适的症状。

胰腺癌:胰腺位于胃后方,深在腹部,周围布满神经丛、淋巴结,胰腺癌又特别容易侵犯神经,引起疼痛。胰腺癌之所以难以早期诊断,是因为它的早期表现和胃病很相似,临床上胰腺癌在确诊之前很多人自我感觉是胃痛。

胆囊结石、胆囊炎:胆囊位于右上腹,与胃窦部相邻,胆囊结石、胆囊炎发作常表现为上腹疼痛,患者诊断明确前常常以“胃痛”描述。

肠痉挛:内脏疼痛定位不准确,肠子占据整个腹腔,痉挛起来常常痛得让人分不清究竟是胃痛还是肠绞痛。

心脏病:冠心病导致的心肌缺血、心肌梗死会产生剧烈疼痛,典型的疼痛位置在胸口,但疼痛范围可从口腔到腹部,因此上至口腔、下至腹腔的疼痛都要警惕冠心病的可能。

动脉疾病:主动脉从心脏发出,经胸腔至盆腔,如果发生撕裂或动脉瘤会引发剧烈疼痛。疼痛部位与病变部位往往一致,上腹部剧烈疼痛不能排除动脉撕裂、动脉瘤、动脉栓塞的可能。

情绪问题导致的胃痛

很多人在情绪焦虑或者精神压力大时常伴有胃痛发作。人长时间处于工作压力、心理负担过大的状态,对胃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精神压力过大导致自主神经紊乱,进而导致胃液分泌失调、胃黏膜血供减少等,轻者表现为胃痛、胃口差,严重者可导致胃溃疡。

不建议“胃痛了先去药店买点胃药来吃”

胃痛常见,却没那么简单,医生不建议“胃痛了先去药店买点胃药来吃”这种做法,万一疼痛是由心肌梗死、动脉撕裂这种随时可能致人死亡的疾病所致,或者是由胃癌、胰腺癌等恶性肿瘤引发,上述草率的做法都会让人追悔莫及。看似简单一个胃痛都这么复杂,同样道理,如果遇上原因不明的腹痛也不要擅自做主,明智的选择是及时就医。

护胃要趁早,早餐很重要

《报告》显示,打工人对早餐的重视程度普遍不够,有约43%的人群并非每日吃早餐。对此,专家提醒,年轻人应该保持良好心态,再忙也要保持规律的生活习惯,一日三餐不可少,尤其要重视早餐,不吃早餐对胃和胆囊都会产生不良影响。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早餐如果包括谷类、动物性食物(肉类、蛋类)、奶及其制品、蔬菜水果等四类食物,则为营养充足。

“护胃要趁早,早餐很重要。”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医师陈伟教授表示,营养均衡的早餐,应该包含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可以吃点蛋,喝点牛奶或豆浆,配合一部分主食为身体提供充足的能量,此外,还可以添加一些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和膳食纤维。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