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倒地瞭,扶還是不扶?”
在大多數人看來,這是個難以回答的靈魂拷問。面對他人急需幫助,但無法預估會給自己帶來何等風險的時候,到底是置身事外,還是伸出援手?
對於曾益祥來說,他一定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後者。
原因很簡單,純粹是他喜歡照顧別人,甚至是渴望被人需要。
為瞭滿足這種內在的心理需求,他對自己也很嚴苛。不僅要求自身變得越來越強大,成為“能者多勞”的存在,還巴不得幫助身邊所有人,將他們納入“保護傘”之下。
以至於,這些年他幹瞭不少令人感到費解的事情。
比如,把傢裡僅有的客房改造成瞭“通鋪”,專門供親戚朋友借宿,一間不到90m²的老破公寓,最多的時候住瞭14個人。
後來,他索性把自傢市區的房子騰出來給別人住,帶著身患絕癥的妻子和還在上學的兒子,搬到交通不便的郊區山上。
聽上去這樣的行為自私又不負責,但當你聽完這傢人的故事後,或許會徹底改觀……
生活在臺灣省新北市的曾益祥,今年48歲。
從事科技產品行銷的他,前半生的履歷卻和這個行業八竿子打不著——
彩妝師、水電工、高山向導……可謂是十八班武藝樣樣精通,業餘時還經常去登山、露營,完全不像個工科宅男。
在生活中,他也是個全能型選手,做飯、幹傢務、修電器都不在話下,甚至還會幫妻子紮針灸。
曾益祥的妻子郭人志,小他7歲,是一個從小到大都非常努力用功的學霸。
她曾經在3個月內,自學考取瞭不動產經紀人資格證 (每個月租賃出去都最少有一萬臺幣的收入) ,如今在一傢建設公司當財務經理,收入還算穩定且優渥。
夫妻倆育有兩個孩子。
大兒子曾德騏16歲,是一位手機不離身的遊戲高手,曾和同學一起參加比賽奪冠,獎金數目還不小,整整有10萬臺幣。
小兒子曾雋翰13歲,雖然平日惜字如金,但卻能文能武,不僅成績優異,還熱衷於在籃球場上奔跑流汗。
在外人眼裡,這無疑是一個幸福美滿、條件優渥的傢庭。但走進他們的房子,卻又叫人大吃一驚——
一間位於市中心的86m²公寓,被他們住得破破爛爛。 三室兩廳的原始格局,且不說公區幾乎為零,甚至都不能讓每個傢庭成員擁有各自的私人空間。
而這背後的原因,就不得不提到曾益祥那樂於助人的性格瞭。
其實,曾益祥對房子的定義很簡單——
一個傢庭,有多少人都可以住。
所以,即便傢裡有三個臥室,他也堅持規劃出瞭一間專門讓親戚朋友留宿的客房,導致妻子和兩個兒子被迫“買單”,居住條件不算樂觀。
走進這個傢,所謂的公區也就隻是一個小小的客廳,還兼具瞭餐區的功能,平日一傢四口和同住的嶽母就圍在這裡吃飯、聊天,很是擁擠,但好在熱鬧。
而正兒八經的餐廳,則被曾益祥規劃給瞭嶽父。
這並非不孝順,而是餐廳其實是最適合嶽父休息起居的區域。
因為他患有癌癥,卻酗酒成癮,需要在所有人可以隨時看得到的公共區域生活。並且,他本人也不喜歡睡床,就中意硬沙發,覺得這樣才夠自在。
客房則打造成瞭通鋪,目前主要是嶽母在使用。平日有任何人上門做客,都會留宿在這裡,曾經最多睡下瞭8個人……
兩個男孩的房間,是最小的那間次臥。
衣櫃+書桌+上下床便是全部傢具,唯一的窗戶也被堵上瞭一大半,基本沒有自然采光,孩子之間也毫無隱私可言。
夫妻倆的臥室則相對寬敞,放下各種傢具後也不至於特別擁堵,還有個小陽臺,既能作為晾曬區,也能曬曬太陽。
平日,這裡還是一傢四口享受傢庭時光的空間。窩在床上一起看劇、看電影、看綜藝,享受生活慢下來的小確幸。
不難看出,這個不到90m²的老公寓,在住下6口人後難免顯得有些擁擠。加上偶爾還有各種親友上門做客留宿,更是變相壓縮瞭全傢人的生活空間。
看上去,這個傢庭的居住窘境,都是由於男主人的過分好客而導致的,以至於呈現出收入和居所不匹配的尷尬情況。
曾經也有人指責過曾益祥,認為他為瞭自己在外面口碑好,就不管不顧妻兒的感受,是一種很自私的表現。
但其實,他這麼做並非是為瞭好面子、充大頭,而是打心底裡想要無私幫助所有的親友。
在曾益祥很小的時候,就對貧窮帶來的所有苦難深有體會。
因為沒錢,所以他們隻能住在木頭屋裡,光是臺風過境就被吹垮瞭兩次,平日條件更別提瞭。
後來為瞭住進水泥房,父母向親戚朋友借瞭很多錢,為此要拼命打工很久,才能還完這些欠款。
對於年幼的曾益祥來說,童年的記憶中,隻有父親早出晚歸,推車擺攤的背影,以及母親面露疲憊,操持全傢的心酸。
如今提起那段記憶裡的父母,他都情不自禁地有些哽咽。
所以,當時初入社會的他,唯一目標就是讓父母退休。
為此,他拼瞭命的提升能力,第一份工作的薪資待遇就遠超同齡人,每月到手足足有3萬臺幣,而工資的三分之二,他全都給瞭父母。
不僅如此,曾益祥還會利用一切空餘時間去兼職,曾經同時幹瞭4份工。
後來,條件越來越好,他買瞭市區的房子,娶妻生子,實現瞭世俗意義上的跨越原生階層。
但他的初心卻始終沒變——向每一位需要幫助的親友伸出援手。而騰出傢裡的客房、方便他人長住,便是其中一種方式。
不過,曾益祥並非不在意妻兒的感受。
為瞭還傢人一個舒適寬敞的居住空間,他索性把現在市區的公寓讓給嶽父嶽母住,自己則另買瞭一套位於山上的二手別墅。
當初,曾益祥第一次在社群上看到這套別墅掛牌信息時,就立馬決定要買下來。
寬敞的客廳、明亮的陽臺、動線便捷的廚房,以及充足的客房,光是想象一下住在裡面的模樣,都覺得很滿足。
於是,他在簡單征求妻子的意見後,就買下瞭這套別墅。
這個舉動,瞬間引來瞭兩個孩子的不滿。
他們可以忍受傢裡擁擠又昏暗,但是不能接受要搬到交通不便的山上生活,這樣不僅會導致之後升學要面對各種擇校困難,還會交不到什麼朋友。
但向來尊重孩子意見的曾益祥,卻沒有妥協,反而還帶著二人一起去新房子搞裝修,完全無視瞭他們沉默的反抗。
其實,促使曾益祥買下這個交通不便的別墅的最大緣由,是他的妻子。
去年,郭人志被檢查出瞭乳腺癌。
盡管還不需要化療治療,但抗癌之路卻不知何時才是盡頭。
所以,曾益祥才那麼想要買一套環境好、風景美的大房子,讓妻子能在一個舒適的空間裡對抗病魔。
為此,他甘願承受兒子不解的目光,也情願再多打幾份工來還貸。
有人覺得,曾益祥就是一個自以為是的大男子主義,但他那看似奇葩的每一個選擇,其實背後都藏著一份深層的愛與責任。
不管是讓有恩於自己的親友住進傢裡、讓出市區房子給一直租房生活的嶽父母養老,還是帶妻兒搬進山上的別墅,即使不被理解,他也抗下瞭所有壓力,每一步都走得堅定又樂觀。
人生或許不會一帆風順,前路也不會總是坦途,但你永遠可以選擇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面對考驗和求助,坦然接受、樂觀面對也好,徹底消沉、直接擺爛也罷,隻要勇敢為每一個決定負責,便是當下最有力的選擇。
正如曾益祥一直堅持的那樣:“我寧願犯錯,也不願什麼都不做。”
(文章來源:裝個好房子,如有問題請及時溝通)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