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有多巴胺,秋天有美拉德。冬天最流行的穿搭,東北大花必須榜上有名。
當薛之謙穿著東北大花西裝亮相某衛視跨年晚會,將《演員》的歌詞套入《走四方》《好漢歌》《大花轎》的曲中,這喜感、這勁頭,一下子就上來瞭。
“土嗨”神曲串燒,當然得配上“土潮”時裝。(圖/江蘇衛視跨年晚會截圖)
電視劇《繁花》裡神秘且魅惑的李李辛芷蕾,褪下王傢衛牌濾鏡,曾在綜藝《花兒與少年絲路季》中穿東北大花亮相,本色出演東北大妹子,那一顰一笑,怎麼不算是另一種時尚大片呢。
東北大花曾被視為“土”的象征,如今卻搖身一變成為潮品。 不僅明星們穿,大街小巷穿的人也開始多瞭起來,甚至火到國外。
如果說時尚的潮流是一個輪回,那麼,東北大花就是時尚圈的傳奇經典款。
東北大花, 潮起來瞭
去年年底,“讓東北大花征服世界”的話題曾登上熱搜。其中一個出圈視頻,內容是一名中國博主穿著東北大花T恤、戴著墨鏡走在國外街頭,引起旁邊許多外國路人側目,還有人主動上前合影。
這名博主名叫李美越,被稱為東北大花走向世界的“幕後推手”。他策劃瞭多期視頻,有的視頻裡他邀請瞭外國人穿上東北大花風服飾在街上走秀;他還將東北大花改成英倫風,配上東北大花紋飾的領帶、報童帽,走在倫敦街頭,回頭率爆表。
反差,流量密碼。(圖/李美越短視頻平臺截圖)
上一次東北大花引起這麼大關註,還是1992年鞏俐穿著東北大花旗袍連衣裙,亮相威尼斯電影節。32年過去,時尚一個輪回,東北大花重回聚光燈下。
鞏俐1992年穿東北大花亮相威尼斯電影節。(圖/網絡)
在《樂隊的夏天3》中,東北樂隊“二手玫瑰”摘得瞭冠軍。這個樂隊2013年專輯《一枝獨秀》的封面,就是東北大花。他們還將二人轉的曲風融入搖滾中,帶起瞭一波東北文藝復興的熱潮。其巡演所到之處,粉絲們必會穿著東北大花元素一起蹦迪。
如果說搖滾的精神是反叛,那麼“二手玫瑰”反叛的就是“東北大花=土”的刻板印象,他們把這種標簽以搖滾的方式演繹、砸爛,還原出的是東北大花本身的基因——熱烈、奔放、率直,這正是東北人的地域性格,也是搖滾的內核所在。
“二手玫瑰”的專輯,反叛的是刻板印象。/專輯封面截圖
東北大花的走紅,不光體現在服飾上。在電商平臺搜索“東北大花手機殼”,多傢門店月銷量顯示在1000個以上,火紅的顏色象征著來年的好兆頭,懷揣“暴富夢”的年輕人很難不心動,把最喜慶的祝願隨身攜帶。
東北大花手機殼,紅彤彤的。(圖/微博截圖)
越來越多車主將東北大花圖案印在車上,有的還停留在隻是印在前蓋上的階段,而最勇敢(顯眼包)的人,幹脆把整個車身都鋪滿東北大花,開在路上相當拉風。
用在車身上,回頭率拉滿。(圖/微博截圖)
潮流的本質,是態度的傳播度和感染力。這種感染力能擊破世俗的成見,還原本質。完美符合條件的東北大花,早就看破瞭時尚的假象,你潮歸你潮,我“土”,故我在。
廣東北大花進化史:
土與潮的二象性
東北大花誕生之初其實和東北地區並無關聯,而是首創於1952年的上海。彼時國人的服飾顏色比較單調,於是有關部門號召各地設計出符合中國審美的花佈圖樣。
上海華東紡管局設計室通過下鄉調研,在中式審美中結合動植物元素再創新,設計出“百鳥朝鳳”“農傢樂”“鴛鴦戲水”“孔雀牡丹”四種紋飾,後來又設計出瞭“紅牡丹”“錦鳳”“牡丹鳳凰”三種,現在最流行的東北大花圖案就從當時的“紅牡丹”改良而來。
上海華東紡管局設計的樣圖。(圖/網絡)
上海華東紡管局的前身中國紡織建設公司,旗下設計室本就是上世紀40年代上海著名的業內標桿,素來有眾多印染設計師慕名加入,而大部分的設計師均有海外留學經歷,把結合瞭中西美學的“海派”風格延續到設計作品的方方面面。
東北大花中的精髓設計——花佈, 拋開接地氣的外表不談,實際上花佈設計時參考的靈感是一項正兒八經的設計改革,由於對維多利亞時期“裝飾即設計”的理念大為不滿,英國工藝美術運動發起人、設計師威廉·莫裡斯推出瞭“自然主義”,對自然進行深入觀察,然後把花草藤蔓元素融入作品中。
莫裡斯的自然主義,是東北大花設計的靈感之一。(圖/網絡)
而威廉·莫裡斯的花樣設計,也間接受到瞭中國瓷器紋飾等東方美學的影響。最終誕生的東北大花,是在東西文化碰撞中產生的時尚火花。
至於後來這種設計會變成東北Icon,就不得不談東北的特殊氣候。東北地區冬季漫長,一到草木凋零的冬天隻有白雪和黑土兩種色調,大花佈豐富的紋飾提供瞭很好的色彩對沖。再加上當地的滿族群眾認為紅色可以驅邪避兇,久而久之,大花佈漸漸在東北民間普及。事實上,大花襖不光在東北,在山西、河北、陜西等地也很常見。
真正讓大花佈和東北產生強關聯的,是東北小品的輸出。這些小品往往以農村題材為主,在過去農村發展較為欠缺的背景下,東北大花逐漸沾染瞭土味的色彩。
東北小品帶火瞭東北大花,一定程度上也和其土味的刻板印象有關。(圖/趙本山小品截圖)
如今,東北大花反倒因為其鮮明的鄉土氣息和突出的文化符號,重新成為潮流的新寵。與其說東北大花在時尚圈打瞭一場漂亮的翻身仗,倒不如說東北大花代表的鄉土生活,也正在變得越來越好。
比起探討藝術風潮,我們把日子過好瞭,比什麼都重要。
東北流量爆火,
大花火上加火
這個冬天,東北文旅爆火。爾濱、小砂糖橘等成為熱梗,南北省際之間的互動尤其成為標志性現象。
#廣西小砂糖橘遊學哈爾濱# 剛上熱搜不久,真正的水果砂糖橘就整車發往哈爾濱,而哈爾濱則以10萬盒蔓越莓“回抱”;緊接著,南寧街頭也出現瞭東北大花紋飾的主題公交車,讓網友們直呼“嗑到瞭”廣西和哈爾濱之間的雙向奔赴。
南寧的東北大花公交,坐瞭的請舉手。(圖/新聞視頻截圖)
這一波東北流量中最火的冰雪大世界,也是許多e人蹦迪的最佳舞臺。冰雪大舞臺,有膽你就來。在某個下午,一位小哥穿著東北大花短袖出現在舞臺上,炸翻全場的東北范兒果然點燃瞭在場的每個人。
這名小哥來自蘇州,在臺上笑著說:“南方的冬天也很冷。”(圖/哈爾濱日報視頻號)
東北大花走紅之前,許多人會覺得穿這種“紮眼”的衣服有些羞恥,一件回頭率百分之百的衣服,同樣也意味著高濃度的尷尬。
而顯眼包的褒義化,卻讓年輕人們打開瞭新的格局:讓人關註,興許不是一件壞事。特別是進入冬天之後,“不是羽絨服穿不起,而是東北大花襖更有性價比”,也逐漸得到更多人的認同。
當景區裡,越來越多年輕人穿著東北大花打卡拍照,誰又能分得清網紅和土味的區別呢。
東北大花成為網紅產品包裝。(圖/微博網友@昕人民藝術傢)
符號學認為,符號是一種共同的文化記憶,所有文化形式都是符號形式。東北大花是怎樣的符號形式呢?形象上是自然主義的,顏色上是熱情飽滿的,設計上是鄉土風情的,源流上是中西兼容的,且結合瞭現代穿搭風格。
而東北大花這樣鮮明的“符號”,恰恰和德國社會學傢齊美爾對時尚的定義吻合:“通過某些生活方式,人們試圖在社會平等化傾向和個性差異魅力傾向之間達成妥協,而時尚便是其中的一種特殊的生活方式。”
東北大花圍脖,讓路人直誇好看。(圖/微博截圖)
一個人,平時再默默無聞、再內向,穿上東北大花的那一刻,都是這條街最靚的仔,享受著自信、熱烈在體內流動的感覺。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