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高千尺連著根,“厝”在根就在。 泉州是中國著名僑鄉,主要分佈在世界170多個國傢和地區的泉州籍華僑華人有950萬人,占福建省華僑總數的三分之二。從明末開始,許多泉州人就“下南洋”謀生,他們在異國他鄉努力拼搏、艱苦創業,但心中“起厝才會也大棟,無啥代志大膽創”的傳統觀念始終未變。事業有成後,他們在傢鄉建造起一幢幢風格各異的僑厝,成為當地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 黃昏時分的梧林村僑建築。 歷經百年風雨,這些僑厝成瞭一個時代的象征,它們承載著歷史文化的印記,是不可多得的文化遺產,更是海外華僑華人及其後代與故土的情感聯結。 保護和利用好這些僑厝,守護好僑文化的“根”與“魂”,才能講好新時代僑鄉故事,凝聚起海內外僑胞力量。作為一個時代新命題,世遺之城泉州一直在探索與實踐。 泉港區東張村僑建築俯拍。(黃浩瀚 攝)
蔡建輝帶著兒子打理“九十九間”古厝。 僑厝後人的守護與傳承 建築被稱為“凝固的藝術”,老建築是從時光裡走出來的藝術。 位於晉江市池店鎮柴塔村的“九十九間”稱得上是從時光裡走出來的藝術。來到這座近百年的建築前,時光仿佛慢瞭下來,主人蔡建輝每天重復著一件事:清晨,蔡建輝起床後的第一件事,便是推開祖厝大門,進入中堂給爺爺、奶奶上一炷香,然後開始打掃、修整這座古厝洋樓…… 這座僑厝始建於1932年,建造者叫蔡尚仁,是蔡建輝的爺爺。與許許多多“下南洋”謀生的閩南人一樣,孩童時期的蔡尚仁便跟隨父親登船前往印尼,父親時常對蔡尚仁提起傢鄉柴塔村,從那時起對傢鄉的眷念便深深種在蔡尚仁的心裡,回傢鄉建房子一直是他的念想。1932年至1937年,蔡尚仁從印尼通過海運運來瞭鋼筋水泥,從印尼請來建築師,並親自規劃一棟五層小洋樓,房子內設計有九十九個門檻,這也就是“九十九間”的由來。 不過,由於抗日戰爭爆發,最終隻建瞭兩層便停工瞭。盡管如此,這座僑厝依然氣派非凡,占地1000多平方米,規格好比閩南的“三開間”帶單邊護厝的古厝,房屋全部采用鋼筋水泥的框架結構,外墻采用閩南紅磚,柱子、窗戶、屋頂雕花等設計具有濃鬱的南洋風。 蔡建輝出生在這座古厝裡,雖然他見爺爺的次數有限,可每次爺爺從印尼回來,都會給蔡建輝講建這座古厝的艱辛與不易,並叮囑他“一定要守護好祖宅”。“親人散落在世界各地,我作為長孫還是要回來守護。”蔡建輝說,自從他奶奶2011年去世後,他便從香港搬回來,一直守著這座古厝。 由於面積大、質量好,在解放戰爭時期,這裡還曾作為解放軍的一個師級指揮部。而今,不少當年解放軍的後人會前來參觀,也有不少遊客慕名而來,蔡建輝都會熱情招待、細致講解。在他看來,有人來參觀,特別是解放軍的後人,讓他覺得守護好這座古厝更有意義瞭。 在泉州,有不少這樣的僑厝,房子已“人去樓空”,僑厝後人在努力地保護和傳承。 與蔡建輝一樣,傢住泉港區東張村的陳輝金每天都會回到祖宅“永福樓”,打掃、整理、佈置。如今,這座古厝已成為遠近聞名的青少年僑鄉文化研學基地。 這座兩層木石結構、中西合璧的南洋樓,是1972年陳輝金旅居馬來西亞的父親陳玉榮專門匯款回來建造的。房屋坐西向東,占地1000多平方米,大廳屏風兩側寫有藏頭聯“玉生昆崗開駿業,榮歸祖國展鴻圖”,既表明瞭屋主的身份,又表達瞭屋主報效祖國的心願。 如今,父親雖已在馬來西亞過世,但他渴望落葉歸根的心願,感染著陳輝金。“父親在世時曾說過,傢在根就在,就算我們兄弟姐妹在五湖四海難以朝夕相處,但隻要傢在,海外遊子的‘根’與‘魂’就會在。”遵從父親的遺願,陳輝金主動將“永福樓”免費借給村裡,作為僑鄉文化研學基地,他希望父親這份愛國愛鄉的情懷能感染更多年輕人。 一個人的守護,蔡建輝、陳輝金有時候也很迷茫。比如,蔡建輝僅靠出租自己在祖宅旁邊建造的普通住宅來養這棟老宅。雖然經濟不寬裕,但看得出他在老宅上很舍得花錢,門口的假山、魚塘、綠樹被打造得錯落有致。 “我們這一代人的情懷在這裡,下一代的情懷不知道在哪裡。”蔡建輝說,在柴塔村閑置的番仔樓有30多幢,很多是在解放戰爭期間華僑建造的,但由於年代久遠,再加上沒人居住,不少房屋已經破敗,如果不加以保護,這些番仔樓將失去時代意義。 在許多僑厝後人看來,房子太大,維護成本很高,靠他們一兩個人堅守很難。如果沒活化利用或者由政府來出資保護,隨著房子越來越老舊,維護也將更加困難。 如何保護這些僑厝?福建理工大學歷史建築保護工程專業教授姚洪峰認為,隨著鄉村經濟的發展,許多僑厝周邊建築密密麻麻,連點成片地保護與利用難度較大,但可以采取公辦民營的方式,讓這些番仔樓變身成為村裡一個僑文化的展示窗口。 位於泉港區東張村的永福樓。 遊客在參觀王起沃紀念館。 多管齊下守護傢國情懷 僑厝後人的守護,專傢的建議,泉州涉僑部門也一直在努力探索。 硬山頂、燕尾脊、刻花紅磚……這種傳統風格的紅磚古厝,在泉州各地隨處可見,是當地許多僑厝的主要樣貌之一。位於石獅市玉湖社區的王起沃紀念館便是如此。 推開厚重的木門,二進五開間的閩南古厝佈局一覽無餘,全館共有30間,全部為清代建築構造,一磚一瓦仿佛都刻滿瞭主人無盡的思鄉情愫。這裡的主人王起沃是旅居菲律賓的愛國華僑,也是石獅早期“下南洋”的代表人物。 由於傢境貧寒,13歲的王起沃漂洋過海到菲律賓謀生,從一名“米店學徒”成長為“米行老板”,後來更被譽為“菲律賓大米王”。身在異鄉的王起沃時刻不忘故土傢園,1900年,他回鄉興建瞭這棟1000多平方米的古厝。這裡,也成為“90後”姑娘楊靜儀人生記憶的起點。 “我是王氏第五代傳承人,我的外祖父王善胤是王起沃的孫子,我出生在這裡,現在我是這棟古厝的講解員。”楊靜儀帶著一群來自閩南師范大學的學子走進第一進,古厝的門楣上刻著“惟善為寶、讀書積德”幾個大字。楊靜儀介紹說,這是傢族的傢訓,王老先生十分重視教育,不僅在古厝裡創辦私塾,還為傢鄉孩童興建瞭當時有名的“湖東學堂”,帶動當地教育事業。 走進第二進,紀念館裡展示著主人過去的老物件,如木床、鋤頭、打谷機、小竹籃等,最後一排的展廳內則以瓷板畫的形式展示王起沃生平故事。2017年,由王起沃的孫女王清照等共同出資修繕建成紀念館並贈予石獅市政府。 在楊靜儀看來,這座老宅不僅記錄著一個時代的記憶,也影響著一批又一批參觀者。“特別是海外歸來的遊客,他們都有與王老先生相似的經歷以及對祖厝的情感,容易產生愛國愛鄉的共鳴,他們說‘老厝’是牽引海外中華兒女回傢的線。”楊靜儀說。 在當地政府和王起沃後人的努力下,這座僑厝已被活化利用,成為華僑文化展示館和傢風傢訓課堂,並列入“福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近年來,已接待遊客6.5萬人次。 “石獅是著名僑鄉,這些僑建築飽含著海外華僑的鄉愁記憶,更有著他們在故土投資興業的濃濃深情。”石獅市僑聯負責同志表示,王起沃紀念館是石獅僑建築的代表,他們希望以此為模板,做好僑建築的保護和利用,弘揚華僑精神,講好中國故事。 不僅是海內的學子,海外的遊子歸來後深受感動,也投入到瞭修繕南洋樓的隊伍中。不久前,泉港區界山鎮舉行“福傳南洋·情歸故裡”系列活動啟動暨《界山南洋樓》《心駐傢山》首發式。當日,63歲的陳明輝專門帶著兒子陳偉廷從馬來西亞回鄉參加首發式,這次他們還帶著一個使命,完成90歲老母親的心願——修繕祖宅。 陳明輝從小在馬來西亞長大,30多歲時第一次跟隨父親回到東張村,從那時起他就一直關註著傢鄉的發展。 “這幾十年來,中國發展得越來越好,東張村也越來越美。如今,村裡計劃將僑居修繕起來,讓海內外下一代知道村裡先輩的奮鬥史、愛國史。我們希望也能盡一份力。”陳明輝告訴記者,他們渴望修繕祖宅的心聲,受到泉港區涉僑部門的重視和幫助,目前已完成房子設計圖紙,接下來將由陳偉廷協助建築師們修繕祖宅,這意味著接下來有一段很長的時間陳偉廷將在傢鄉度過。 如何守僑“根”,留僑“魂”?泉州僑聯在保護和開發上不斷探索新的路子。 近年來,泉州發揮基層僑聯組織優勢,各級僑聯主動進行僑厝資料摸排,並整理編撰瞭系列華僑建築書籍,如《泉州華僑民居》鯉城卷、晉江卷,《僑鄉古厝故事》等。2015年,開始建設南洋華裔尋根謁祖綜合服務平臺,專業技術人員到全市采集僑厝古民居的3D影像上傳到平臺,創新打造“網絡留根工程”。此外,近三年來,對基層僑聯申報符合條件的僑史館建設,泉州市僑聯按照每個3萬~5萬元標準給予補助。 “泉州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海外僑胞成為促進‘一帶一路’共建國傢社會、文化和人文深度融合的重要紐帶。”泉州市僑聯負責同志表示,接下來泉州涉僑部門將組織開展各種涉僑主題活動,不斷提升僑厝聚集地影響力,發動各界共同守護“根”與“魂”。 身著南洋服裝的遊客在梧林村遊玩。 蔡燦藝在梧林村南洋咖啡館裡忙碌。 引入資源攜手築夢僑鄉 對於集中成片、條件較好的僑厝群,引入第三方資源進行保護與活化,是實現合作共贏的有益嘗試。 走進晉江市梧林社區,這座歷經瞭600多年風風雨雨的僑鄉古村,正以嶄新的面貌迎接八方遊客。漫步其中,濃鬱的南洋風迎面而來:穿著南洋服、帶著小花傘的姑娘,一身背帶西裝的小夥,穿梭在古厝洋樓間拍照留念,走累瞭便點上一杯南洋咖啡,靜靜地欣賞各式建築之美,感受根植於建築背後的傢國情懷…… 梧林留存有上百棟古厝洋樓,不僅有清朝官式紅磚大厝,還保存著明朝百福墻、西洋哥特式和羅馬式洋樓、番仔樓等各式建築,被譽為泉州的“華僑建築博物館”。 梧林常住人口1800多人,旅居海外華僑約1.5萬人,是閩南傳統村落與僑鄉文化的突出代表。然而,2017年以前,由於多數華僑旅居海外,村民以種田、打工為主,無人牽頭組織對古厝進行修繕,不少有價值的古厝、洋樓無人修繕、管理,梧林成為一個典型的“空心村”。 如何守護僑鄉文脈,以僑建築促進鄉村發展?2017年,晉江市政府按照“不改變原狀”的理念,啟動瞭對梧林的保護性開發,項目共分三期。第一期請老師傅采用老工藝、老材料對其中的132棟保存較好的建築進行修繕,並引入民宿、餐飲、文化體驗等業態進行活化。2021年春節,梧林傳統村落景區正式對外開放。 “我們按照不同的建築風格,打造瞭古村落核心區、大師工作室片區、梧垵溪生態休閑片區等7個景觀片區。同時,按照文物、歷史風貌建築、普通民居的類別,規劃不同業態。”項目運營方梧林青普文旅運營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洪綿綿介紹說。 2023年以來,梧林已累計吸引瞭90多萬人次遊客,不僅盤活瞭僑鄉資源,也吸引瞭許多年輕人回鄉創業。蔡燦藝便是最早回梧林創業的青年之一。 磨豆、沖泡、拉花……三年前,蔡燦藝從外地回到梧林開瞭一傢南洋咖啡館,為梧林的南洋風情增添瞭一道風景。“過去這裡偏僻破舊,幾乎沒有什麼人來,如今人潮不斷。節假日和旺季時,我們咖啡店的營業額一個月可達10多萬元。”看好梧林的發展前景、蔡燦藝已投資兩傢店鋪。 像蔡燦藝這樣的梧林年輕人還有許多。“接下來二、三期,我們還會進行業態的優化和開發,在保護老建築的同時,將梧林打造成一個‘慢生活的南洋風情度假地’,讓大傢在體驗南洋生活的同時,感受老一輩僑胞的傢國情懷,記住祖輩們對傢鄉的牽掛與期盼。”洪綿綿說。 在泉州,除瞭將僑厝開發利用為僑史館、鄉愁館外,引入第三方資源開發僑厝文旅產業前景、帶動僑鄉經濟發展的不在少數。 在泉州臺商投資區龍蒼村,為盤活番客樓資源,帶動鄉村發展,龍蒼村聯合區、鎮一級單位,成立瞭“龍蒼番客樓旅遊開發有限公司”,投入1600萬元,分批次對這些番客樓進行修繕、改造提升,並引進餐飲、住宿、茶舍、咖啡館等業態,讓番客樓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 保護和利用好僑厝,講好僑文化故事,對於凝聚海內外僑胞意義重大。去年11月底,福建省人大常委會會議表決通過《福建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加強古厝古建築保護利用工作的決議》明確,依托涉僑涉臺特色老宅、名人故居等古厝古建築,加強探源研究、價值挖掘和宣傳展示,講好中國故事、福建故事。 以此為契機,泉州市加強規劃設計,出臺保護與利用舉措。近日,泉州市出臺的《泉州市“刺桐僑厝”保護利用三年專項行動方案》提出,從2023年11月起,全面啟動華僑建築普查和試點示范打造工作,探索建立保護責任機制;至2025年,全市華僑建築保護利用工作成效明顯,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保護與活化利用經驗。 記者手記 形成合力,講好僑文化故事 深入泉州采訪僑厝,一棟棟精美絕倫的建築令人震撼。這些建築擷取中外多種建築形式的精華,糅合歐洲、東南亞和閩南建築風格,不僅有西方藝術氣息,更處處展現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 泉州僑厝數量豐富、地域特征強烈,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藝術價值和研究價值。其作為一種物質和精神的載體,反映瞭中西文化的互補與交融,體現瞭人類文化的多樣性,反映出愛拼才會贏的泉州人渴望回鄉建厝、榮歸故裡、光宗耀祖的傳統觀念,又體現瞭泉州華僑主動吸納、融合多元文化的現代思想。 僑厝是泉州這座世遺之城的一顆璀璨明珠,保護和開發僑建築,講好僑文化故事,意義重大。但由於泉州僑厝數量多、分佈廣,在保護和開發上還存在一定困難。比如,在僑建築文物界定上還是一個難題、一些僑建築產權不清、社會力量參與不夠等。 因此,充分認識僑建築傳承、保護和利用的時代意義與現實要求,讓政府部門及社會力量形成合力尤為重要。從僑建築普查、理清產權、夯實基礎、科學規劃等入手,充分挖掘僑鄉建築的文化底蘊,全力推動固態保護、活態傳承、業態提升,使其在與現實的社會、經濟、文化聯系中獲得自身的社會存在的意義與經濟價值。 一幢華僑建築就是一篇鄉愁故事,承載著閩南文化、僑鄉文化、海絲文化,講好先輩們戀祖愛鄉、樂善好施、敢拼會贏的故事,對於新時代講好僑鄉故事、凝聚海內外僑胞力量意義重大。本文來源:福建日報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