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飛龍友好生活在白堊紀時期的中國東北地區。巴西國傢通訊社

英國科學期刊《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12月21日刊發瞭一篇由巴西和中國研究人員聯合發表的文章,介紹瞭在中國發現的翼龍新物種。該物種被命名為“美麗飛龍友好”(Meilifeilong youhao),以紀念兩國在古生物學領域合作20周年。

巴西國傢通訊社報道,這篇文章由來自巴西和中國9個科研機構的14名研究人員共同完成,其中提到的新物種生活在白堊紀時期的中國東北地區,屬於朝陽翼龍屬(Chaoyangopteridade)。與該屬種的其他成員一樣,它沒有牙齒,平均翼展超過兩米。

本次聯合研究項目的巴方負責人是裡約熱內盧聯邦大學古生物學傢兼巴西國傢博物館館長亞歷山大·科爾納(Alexander Kellner)。他在一份聲明中指出瞭新發現的重大意義:“這是一個罕見的翼龍類群,而美麗飛龍友好是其中保存最完整的化石。”

值得一提的是,這一新發現也被視為巴西和中國20年來在古生物學合作研究中的一個裡程碑。在過去20年間,兩國合作產出瞭數十項科研成果,並且曾經刊登在《科學》(Science)和《自然》(Nature)等核心期刊。

項目的中方負責人、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汪筱林在一份聲明中表示:“20年來,我們的合作關系碩果累累、卓有成效。能夠在一起共事,我們感到非常開心,也為古生物學的進步做出瞭巨大貢獻,特別是翼龍,它是最早演化出飛行能力的脊椎動物。”

汪筱林還解釋瞭新物種命名的由來,其中的“友好”一詞象征著兩國研究人員的友誼。

與科爾納教授共同發起此項合作的巴西古生物學傢第歐根尼·德·阿爾梅達·坎波斯(Diógenes de Almeida Campos)也強調瞭巴中合作的重要性,稱“與中國同事的合作一直以來都是促進科學研究國際化的重要途徑”。

除中國科學院與巴西國傢博物館外,中國的中山大學、吉林大學和沈陽大學以及巴西的聯邦ABC大學、裡約熱內盧地球科學博物館、聖埃斯皮裡圖聯邦大學和普拉西多·西達德·努文斯古生物博物館也參與瞭此次研究。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