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八零九零》劇照 資料圖片
電視劇《對你的愛很美》劇照 資料圖片
電視劇《父輩的榮耀》劇照 資料圖片
電視劇《大考》劇照 資料圖片
【文藝觀潮】
隨著時代發展,傢庭作為社會基本單元,從結構、分工到觀念,實現瞭全方位的現代化轉型。這些變化直觀地反映在近年的傢庭劇創作中:《小滿生活》從一對夫妻決定換房後發生的故事入手,傳達何須多慮盈虧事,終歸小滿勝萬全的生活理念;《熟年》透過一傢三代人的生存狀態和現實困境,思考成年人需要面對的諸如婚姻、養老、職場等問題……這些傢庭劇如同人民精神面貌和時代精神氣質的一面鏡子,映照出多樣的社會表情、多種社會關系,蘊藏著當代語境下人與自我及他人的相處問題、人與傢庭和社會的關系問題及其背後所隱含的現代思想與傳統觀念的沖突與融合問題。因此,從傢庭的現代化轉型角度分析近年來傢庭劇的藝術特色和價值取向,將為動態把握傢庭劇創作軌跡以及中國社會發展現狀提供獨特視角。
傢庭結構:
從大同小異到豐富多樣
學界普遍將傢庭結構和傢庭關系的改變作為現代化傢庭的重要判定標準。這些年,基於城鄉間流動人口數量龐大、人口老齡化等原因,中國傢庭結構發生瞭深刻變化。傢庭規模有所縮小,由已婚夫婦和未婚子女兩代組成的核心傢庭,替代瞭由父母、一對已婚子女及其它傢屬組成的主幹傢庭,成為中國社會主流。“一人戶”“二人戶”占比大幅提升,獨居青年、空巢老人等特殊傢庭形式成為社會需要關註的重點。
傢庭結構的改變,反映在傢庭劇創作上,表現為諸如《小滿生活》《大考》等以核心傢庭為主要表現對象的傢庭劇大量湧現,以及聚焦“一人戶”的《故鄉,別來無恙》、聚焦堂姐弟關系的《龍城》等表現特殊傢庭形式的電視劇出現。這些作品呈現更加豐富多元的中國傢庭形態,並從“要不要生二胎”“父母怎麼養老”等與現實息息相關的話題切入生活肌理,構建社會問題的討論場域,從而激發大眾對傢庭現代化轉型過程中需要面對的諸如親子關系、夫妻感情、代際溝通等挑戰進行理性思考。
傢庭結構的改變影響著人們的傢庭觀念。創作者以敏銳眼光捕捉到這種社會思潮,在取材上與時俱進,不再拘泥於描寫傳統的有血緣關系的傢庭。《對你的愛很美》《以傢人之名》《八零九零》分別呈現“一女兩爸”“兩爸三娃”“兩個年輕人和一群老人”的特殊傢庭模式,表現在生活中相互陪伴,或具有養育之情的傢人故事,激發觀眾對“血緣和養育之情孰重孰輕”等話題的討論,詮釋“血緣無法定義親情,但愛可以”的主題。這不僅創新瞭傢庭劇的敘事形態,還深化瞭大眾對傢庭的理解,描繪出一幅廣闊的社會生活畫卷。
社會分工:
打破“男主外女主內”的模式
女性形象撐起瞭傢庭劇的“半邊天”。隨著女性社會地位不斷提高,越來越多女性就業、創業,活躍於各行各業,參與越來越重要的社會分工,也在傢庭事務管理上擁有更多話語權。相應地,傢庭劇的人物塑造也發生瞭深刻改變。以往一段時間裡,傢庭劇大多以男性角色為主導,女性角色以男性角色的從屬或男性凝視下的“他者”形象出現。近年來湧現的傢庭劇創作則跳出這種女性形象塑造標簽化的窠臼,正視女性堅忍不拔、能謀善斷、獨立自強的個性魅力,自覺回應“熒屏需要什麼樣的女性角色”的創作之問。《心居》中的顧清俞、《熟年》中的張春梅等一批性格鮮明的女性形象脫穎而出。她們勇於探索傢庭身份以外的人生可能性,無論在傢庭中,還是職場上,都擁有掌控自己命運的能力。
近年來,男女在傢庭中所扮演的角色也發生瞭變化。很多傢庭打破瞭傳統的“男主外女主內”模式,開始按照實際情況分配傢務勞動。《喬傢的兒女》裡的喬二強、《少年派2》裡的林大為,武能做飯、打掃屋子,文能輔導孩子功課。《對你的愛很美》中的王大山,《完美伴侶》裡的孫磊,更是把傢庭打理得井井有條,被網友戲稱為“傢庭煮夫”。傢庭劇創作讓越來越多男性角色參與傢務勞動,這種人物設置正視男性對傢庭事務的價值和貢獻,表現女性和男性作為一個傢庭共同體,在平等地位基礎上相互扶持,共同為社會、傢庭、生活努力奮鬥的故事,對營造和諧健康的社會氛圍做出有益嘗試。
創作觀念:
從聚焦矛盾到發現美好
進入新媒體時代,社交媒體和短視頻平臺成為劇集宣發的重要陣地,一部劇的話題越多,越有可能引發觀眾熱議和輿論關註,成為出圈爆款。有一段時間,部分創作者為提高話題度,把“一地雞毛”當成創作關鍵詞,刻意設置各種極致的戲劇矛盾和畸形的傢庭關系,放大第三者插足、婆媳不和等傢庭問題,一味渲染焦慮、憤怒等負面情緒。這種對傢庭危機的過度演繹、對社會問題的誇大描繪,潛移默化地影響著觀眾對傢庭、社會的認知,容易造成他們道德觀念和生活認知的偏差。近年來,創作者意識到這一問題,紛紛秉持溫暖現實主義的創作理念,使傢庭劇走出瞭“傢鬥劇”的泥淖,實現從憑空地想象生活向深刻地挖掘生活,從鋪陳一地雞毛向品味人間煙火,從聚焦尖銳矛盾或表現虛幻表象,向關註溫暖現實、思考人生意義的轉型。
《我們的日子》以三個傢庭兩輩人為縮影,展現傢庭這個緊密的小團體,無論是經濟上,還是精神上,都能為人們提供堅實後盾的重要作用。《小滿生活》裡中年夫妻面臨要二胎而房子不夠住、要換房而買房錢不夠等實際困難,始終彼此理解、相互扶持,一起承擔來自外界的壓力。還有《龍城》《熟年》等,傢庭成員之間雖有齟齬碰撞,卻也懂得溝通交流,彼此關愛照顧,成為對方的加油站和避風港。這些作品呈現矛盾時會努力尋找化解矛盾的良方,彰顯影視創作對傢庭生活乃至社會發展的積極影響。
關註溫暖現實,還要善於使用豐富的生活細節和獨特的藝術巧思直面矛盾、分析問題、化解沖突。《父輩的榮耀》中,梁鳳勤推動三道溝林場全面停伐、申報國傢公園的工作,給養父顧長山這位老林業工人帶來巨大的心理沖擊。劇中沒有過多地描寫顧長山對梁鳳勤的不理解和梁鳳勤對顧長山的勸說,而是以顧長山接待小學生參觀林場的劇情,使矛盾刃迎縷解。當顧長山自豪地向孩子們介紹伐木工作時,孩子們不但不崇拜他,反而說他是“光頭強”,破壞環境。這讓顧長山陷入沉思,慢慢意識到伐木對子孫後代生活的危害,以及生態文明建設在當下時代的重要意義。創作者用這種看似瑣碎的“閑筆”,編織敘事紋理,縫合故事情節,把傢庭與時代、小人物與大歷史聯系起來,回應人們普遍關切的問題、存在的困惑,進而提供價值引導與精神引領。
隨著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越來越關註自己的內心世界和情感體驗。在這種“個體信號強”的時代裡,傢庭劇在維系個體與社會的和諧關系,營造良好的傢庭乃至社會氛圍方面,面臨巨大挑戰。創作者應認識到,無論社會如何發展,傢庭對於中國人來說,都是內心最柔軟的地方。它不僅是食於斯、飲於斯、歇於斯之地,也是血脈、親情、人倫、精神歸屬的集合體,承載著“你從哪來”“你是誰”“你存在的意義”“你到哪裡去”等人生命題的答案。從這個角度切入創作,真實講述傢庭故事,深入思考社會問題,努力使“糟糕的個性化”變成豐盈飽滿、充滿正能量的人物形象,將“瑣碎的小情感”升華為人間大愛,把社會歷史嵌進世態人情的脈絡裡,將生活悲歡放到時代風雲的幕佈上,這應是未來傢庭劇創作應該堅守的根本方向。
(作者:張智華、王瑞彬,分別系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教授、網絡影視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師范大學珠海校區助教)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