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和中國之間有著頻繁的文化交流,兩國之間的許多文化相似之處。小編為大傢梳理瞭當地的中華文化印記,快來看看吧!
王勃廟駐越某知名企業負責人張先生在越南生活多年,對兩國文化的交流與交往有著獨特體會。在他的視頻中,記錄著越南王勃廟的景色,其中既有大象與花瓶的“吉祥平安”,也有影壁墻中“五福臨門”的美好期許。
相傳王勃曾在越南陪父親一起度過酷暑。秋八月,由藍江啟航踏上歸程,剛剛駛入南海,即不幸為風浪所吞噬。海水漲潮倒灌時,把王勃的屍體頂入藍江,被村人發現,認出是這位中土的早慧詩人,即刻通知他的父親。
王福峙強忍喪子之痛,將王勃遺體就地埋葬在藍江左岸。當地民眾出於對他的崇敬,為之雕像、修祠,作為紀念。
如今,不少中國遊客前往越南時,都專程前往王勃廟,來尋覓初唐四傑“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才氣。
王勃廟之外,中國的文廟、媽祖廟等傳統建築也能在越南找到蹤影。
媽祖信俗
越南媽祖文化董事會會長湯志強今年一直在為建媽祖廟的事忙碌,這座新廟位於越南同奈省。從莆田到越南打拼,事業有成的湯志強坦言“得媽祖庇佑”。湯志強說,越南生活著100多萬華人,有100多座天後宮,媽祖文化在傳播中與當地宗教信仰相互融合,成為民眾重要的精神依托。
“媽祖信俗隨著華僑華人的腳步傳播至越南,如今媽祖文化的精髓已融入當地民眾的日常生活中。”湯志強說,媽祖廟雖然集中在當地的華人區,但影響力是全國性的,很多媽祖廟本身就是旅遊點,信眾和遊客眾多,可以說媽祖廟已經成為展示中華文化的一扇窗口,華僑華人也會繼續促進媽祖文化的傳承和保護。
正在建設中的位於越南同奈省的媽祖廟設計圖。(湯志強供圖) 節日習俗 “越南的很多文化習俗與中國相似。越南也有春節、清明節、端午節和中秋節。其中,采祿是越南春節十分重要的習俗,寓意祈求富貴。采祿演化成‘采綠’,在大年初一將帶綠葉的樹枝采回傢供起來,直到枝葉枯萎。”鄭夏說,很多越南民眾對中國四大名著有所瞭解,中國的影視作品經常被翻譯成越語版在當地電視臺播放,受到年輕人的歡迎,也掀起中文學習熱。 鄭夏介紹,“我們的會員主要從事飼料、傢具、鞋業、紡織服裝、機械、五金、等行業的生產和貿易,憑借自身打拼,很多人都成為各自行業領域的知名企業傢。期待在越僑胞迎來全新發展機遇,也更有信心為兩國交往牽線搭橋。” 第20屆東博會越南國傢館內,展位上擺滿瞭造型各異的越南沉香。 蒙鳴明 攝 華文教育 越南同奈省隆慶市光 正越華初高中學校校長徐國鍠告訴小僑,20世紀90年代初,隨著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去到越南投資,當地對會中文、懂中文的員工需求量增大。很多華文學校在越南南部各省市、鄉鎮紛紛成立,很多員工通過學習中文找到瞭工作,也改善瞭生活。如今,中文成瞭熱門外語,當地很多年輕人為瞭找到收入可觀的工作,都會努力學習中文。
徐國鍠說:“希望隨著兩國的合作不斷深化,華文教育也能迎來新機遇。在師資培訓、志願教師交流、教材和教學設備等方面,我們期待有進一步的探討和交流,共同推動海外華文教育的發展,傳承中華文化根脈。” 文旅融合 越南中國商會安徽企業聯合會創始會長袁曉峰在越南從事媒體、電商和化妝品行業。“12年前,一次偶然的機會來到越南考察,發現當地這些領域的發展還處在起步階段,於是我下定決心紮根下來,不斷拓展自己的業務范圍。” 越南河內—中國南寧國際直達客運車輛經中國友誼關口岸入境。 宋健 攝 “越南農林水產品豐富,盛產火龍果,腰果,香水原料,咖啡等,中國是越南農林水產品第一大進口市場,也是越南第一大果蔬進口市場。”袁曉峰表示,“上個月,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舉行,越南燕窩展臺吸引瞭眾多中國代理商的關註。燕窩以低廉的價格和高品質贏得瞭很多人的青睞,成功簽約瞭很多訂單,這說明越南的優質產品在市場上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 袁曉峰介紹,近年來,隨著兩國關系不斷深入發展,文化交流也日益密切。中國遊客已經成為越南旅遊業的第二大客源,越來越多的越南民眾也將中國的麗江、昆明、上海等城市作為旅遊的首選目的地。 “未來,華商在為越南帶去先進的管理經驗和技術的同時,也將發揮優勢,積極促進兩國經貿合作。”袁曉峰說。( 徐文欣 金旭 吳侃)
本文來源:中國僑網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